□魏立寰 李新強
關于產業結構與高職生就業結構現狀的調查
——以河北省為例
□魏立寰 李新強
就業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作為河北省重點就業群體,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會穩定有著密切的關系。河北省現有的產業結構與高職畢業生的就業需求存在不平衡的狀況,導致目前河北省高職畢業生供給與市場需求出現脫節。從現狀出發,對河北省產業結構與高職畢業生就業現狀進行分析,提出結合產業結構有效配置人力資源的建議,促進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與量的提高,為政府制定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扶持政策提供參考依據。
河北;產業結構;高職院校;就業;對策
近年來,高職畢業生數量逐年增長,就業難成為社會各屆廣泛關注的問題。隨著河北省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完善,就業市場需求也在不斷變化,現有的產業結構不能很好地適應激增畢業生的就業需求,導致目前河北省高職院校畢業生供給與市場需求出現脫節,就業結構存在矛盾。產業結構的變動會導致就業結構的變動,研究并協調二者之間的關系,促進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穩定增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河北省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產業結構體系,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河北省三次產業總產值構成比例如表一所示。

表一 河北省2011年上半年國民經濟核算主要數據
第一產業基礎薄弱,科技與資金投入不足。新中國成立前,河北經濟以小農經濟為主,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通過科技興農,發展高效農業,農業生產發生了巨大變化。但與發達國家相比,科技含量、投入效果、相對勞動生產率均較低,農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不高,從1978年的28.52%,降低到到2009年的12.81%。
第二產業占據主導地位,資源依賴程度高。河北省第二產業占了地區生產總值的一半以上,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河北省重點國企集中在鋼鐵、煤炭、化工等領域,是河北省經濟發展的支柱行業,在全省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但其資源依賴度較高[1]。與發達國家相比,河北省工業技術薄弱,高技術產業比重較小,需要采用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高前沿產品的研發水平和關鍵技術的創新能力。
第三產業比重偏低,發展較為落后。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河北省第三產業比重在逐步增大,初步形成了行業門類齊全、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第三產業體系。近年來,河北省服務業取得了長足進展,發展速度明顯快于整體經濟,增加值從1978年的38.48億元增長到2009年的6068.31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78年的21.02%,提高到2009年的35.21%。但與發達省份相比河北省第三產業發展仍處落后地位,所占比重仍然偏低,且各地區發展水平差距較大[2]。就構成結構而言,仍以傳統的商業、服務業為主,一些郵電、通訊等基礎性第三產業及金融保險、信息、咨詢、科技等新興第三產業發育不足。
河北省2011年高校畢業生規模約為35萬人,其中高職畢業生占一半以上,至2011年9月底,初次就業率為80.8%,高于去年同期5個百分點,呈現平穩增長態勢[3]。但由于當前產業結構對人力資源的需求與高職院校專業結構及畢業生培養規模存在錯位,導致高職畢業生就業結構性矛盾進一步加劇,“十二五”時期高職畢業生就業壓力仍然很大。表二顯示隨著河北省產業結構的演進,就業結構發生的變化。

表二 按三次產業分的就業人員及構成
數據顯示河北省三次產業的就業人數自2000年以來總體保持上升勢頭,第一產業就業比重總體下降,第二、三產業就業比重呈上升態勢,三次產業就業比重的差距在逐漸縮小。在三次產業就業中,高職畢業生就業有相應的分布特點。
第一產業就業現狀:河北省第一產業就業總數呈下降趨勢,比例仍較高,其中主要是廣大農村人口,高職畢業生投身于第一產業的人數比例少,農業院校的就業壓力突出。目前政策上缺乏對農業科技人才的傾斜,對志愿參加“三支一扶”的大學生在激勵政策上力度不足、待遇偏低,對畢業生的吸引力小,愿意選擇欠發達地區或農村基層的僅占5.57%,造成河北省第一產業勞動力資源豐富而勞動者素質低下的現狀。
第二產業就業現狀:第二產業的勞動生產率高于第一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對于經濟的增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目前河北省工業生產增長較快,企業效益繼續提高,第二產業就業總數與比例呈平穩上升趨勢。近年來河北省高職院校工科類畢業生就業情況較好,簽約率較高的有能源動力、航海船舶類,其次為化工制藥、材料科學類,再次是電力技術、機械測控類,最后是通信、土建施工類畢業生。引進高職畢業生培養成為優秀產業技術人才,對于提高研發水平和關鍵技術,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助于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第三產業就業現狀:河北省第三產業經濟拉動就業增長的能量較強,接納勞動力的潛力大。隨著就業比重的不斷上升,第三產業已成為吸納就業的主渠道。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及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等是河北省第三產業中就業彈性比較大的行業,也是高職畢業生首次就業比較容易進入的行業。
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現狀:就畢業生初次就業的單位性質而言,42.68%進入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比例分別為20.77%和19.92%,選擇自主創業和到農村基層工作的只有6.19%和4.25%[4]。河北省民營企業總量發展較快、整體結構不斷優化、產業層次明顯提升,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為高職畢業生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但目前存在畢業生“就業難”與企業“招工難”并存的矛盾。
產業結構的變動會導致就業結構的變動,決定了高職畢業生就業規模以及就業結構,高職畢業生就業結構也影響著產業結構的發展。根據對河北省產業結構與高職畢業生就業結構現狀的分析,提出建議如下:
針對河北省第一產業農業科技含量較低,第一產業從業人員素質不高,農業科技人才缺乏的問題,需要引導高職畢業生尤其是農業院校畢業生投身于農業建設,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現實意義。
一方面要進一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大對農業科研的投入,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對從事基層農業生產人員在工資、保險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吸引高素質人才。另一方面各級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的扶持力度。制定有效的優惠政策,進一步提高參加“三支一扶”的畢業生的待遇,引導高職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就業。
第三產業的經濟增長能夠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河北省第三產業目前發展水平不高,新興服務業發展不充分,規模小、檔次低、行業失范是第三產業做大的制約因素,須進一步調整產業內部結構,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河北省第三產業的主導產業包括現代物流、批發零售、商務服務、旅游、房地產與租賃等。可通過制定產業政策,鼓勵支持重點產業的發展,支持主導產業的發展,提升我省第三產業的檔次。此外需要發展新興服務業,如金融業、科研技術產業、信息產業等,并進一步推進標準化,規范服務市場,建立市場規則,促進第三產業健康發展。
河北民營工業大多數是中小企業,分布特點是行業門類多、點多面廣,產業層次低,涉足高技術和高附加值的企業少。目前部分高職畢業生求職觀念示職觀念存在誤區,過于看重就業地區和就業單位,對于企業的環境、待遇等期待較高,往往把機關單位作為就業首選,而不樂于接受民營企業和小企業提供的就業機會。一方面院校要加強就業指導,培養畢業生良好的擇業觀,另一方面政府要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在市場準入、資金融通、減輕負擔、權益保護、依法監管等方面進一步扶持民營企業,促使民營經濟總量提升、規模擴大、水平提高,使民營企業成為河北省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為高職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隨著河北省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就業市場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而高教設置專業結構的滯后性,造成畢業生專業與用人單位需求不符,供給與市場需求出現脫節,有“招工難”與“就業難”并存的問題。即高職畢業生就業意愿和崗位不匹配,畢業生希望能學有所用,企業希望招到能直接上崗的工作人員而不愿意花精力培養。
建議高職院校秉承“根據本地區經濟結構設置專業,以就業為導向設置專業”的理念,進行專業設置調整。首先通過專業調查了解河北省的產業政策,明確哪些是重點產業、支柱產業及需要發展的新興產業。其次要掌握相應行業的現有規模、技術水平、崗位設置、發展趨勢及人才需求等情況,辯證分析“就業紅牌警告專業”和“就業綠牌發展專業”,及時調整學科專業設置。再次院校要根據自己的層次、類型設計好專業培養目標。
河北省的產業結構與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結構關系密切,互相影響促進,通過相應途徑正確處二者之間的關系,協調發展,將有力推動高職畢業生就業質與量的提高,進而促進全省經濟的發展,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
[1]許衛兵,郭建華.重點國企引領河北全省產業結構調整[N].河北日報,2011-12-05.
[2]楊恒.河北省產業結構及其調整研究[D].河北大學,2010.
[3]王麗.9月底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80.8%[N].燕趙都市報.2011-10-19.
[4]付薇,趙志國.河北省4成以上大學畢業生進入民企[EB/OL].http://www.yzdsb.com.cn.2011.09.24.
魏立寰(1979-),女,河北石家莊人,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高職教育;李新強(1979-),男,河北邢臺人,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高職教育。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1年度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課題“河北省高校各專業畢業生就業結構研究”的階段性成果(編號:JRS-2011-1063)。
G710
B
1001-7518(2012)20-0086-02
責任編輯 何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