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斐,胡安青
(鎮江市藥品檢驗所,江蘇鎮江212003)
復方青黛膠囊收載于國家藥品標準[1],處方由青黛、馬齒莧、白芷、土茯苓、紫草、貫眾、蒲公英、丹參、粉萆薢、白皮、烏梅、五味子(酒制)、山楂(焦)、建曲組成。具有清熱解毒,化瘀消斑,祛風止癢的功能。臨床用于熱挾瘀、熱毒熾盛證;進行期銀屑病、玫瑰糠疹、藥疹等治療。但在控制產品的質量方面,原標準采用薄層掃描法測定復方青黛膠囊中靛玉紅的含量,其操作過程復雜,重現性、穩定性、精密度均較高效液相色譜法差。而筆者以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復方青黛膠囊中靛玉紅含量,結果表明,方法簡便,專屬性強,可用于復方青黛膠囊的質量控制。
1.1 儀器 SK250LH超聲波清洗器 (上海科導超聲儀器有限公司);Waters高效液相色譜儀系統(1525泵、2487紫外可見光光度檢測器、Empower工作站);BP211D型電子天平(賽多利士)。
1.2 試藥 靛玉紅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10717-200204);復方青黛膠囊(陜西醫藥控股集團XX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批號:110202,101204,100406);甲醇為色譜純(Merck KgaA,Germany);水為純化水,其他均為分析純。
2.1 色譜條件 色譜柱:Kromasil C18(4.6 mm×250 mm,5 μm);流動相[2]:甲醇 - 水(70∶30);流速:1.0 mL·min-1;檢測波長:292 nm;柱溫:室溫。
2.2 溶液的制備
2.2.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靛玉紅對照品9.90 mg,置于100 mL量瓶中,加三氯甲烷-甲醇(1∶9)混合溶液使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靛玉紅對照品貯備液(含靛玉紅 99.0 μg·mL-1)。精密量取 1 mL,置于10 mL 量瓶中,加三氯甲烷-甲醇(1∶9)溶液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對照品溶液(含靛玉紅 9.90 μg·mL-1)。
2.2.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3]取本品10粒的內容物,精密稱定,研細,精密稱取適量(約相當于4粒內容物的重量),置具塞錐形瓶中,加乙醚20 mL,超聲處理30 min,濾過,用適量的乙醚洗滌濾渣和濾器兩次,合并洗滌液和濾液,再用10%氫氧化鈉溶液洗滌4 次(15 mL、15 mL、15 mL、10 mL),棄去氫氧化鈉溶液,取乙醚層揮干,殘渣加三氯甲烷-甲醇(1∶9)混合溶液使溶解,轉移至5 mL量瓶中,并稀釋至刻度,搖勻,用微孔濾膜(0.45 μm)過濾,取續濾液即得。
2.3 專屬性考察 按標準處方量及制法制得不含青黛的陰性樣品,按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備陰性對照溶液,進樣測定,結果陰性對照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上無色譜峰出現,表明陰性對照對測定結果無干擾,方法專屬性良好,結果見圖1(C)。

圖1 靛玉紅色相圖 (A)靛玉紅對照品;(B)供試品;(C)陰性對照
2.4 線性關系 精密吸取靛玉紅貯備液 1.0、2.0、3.0、4.0、5.0 mL,分別置于10mL量瓶中,加三氯甲烷-甲醇(1∶9)混合溶液使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分別進樣10 μL,記錄峰面積。以對照品進樣量為橫坐標,峰面積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結果進樣量在9.90~49.50 μg范圍內與峰面積呈良好的線性關系,回歸方程 Y=534.834X+0.010(r=0.999 9)。
2.5 精密度試驗 取同一對照品溶液,依法操作,連續進樣5次,每次10 μL。結果靛玉紅對照品峰面積的 RSD為1.0%,表明精密度良好。
2.6 重現性試驗 取同一樣品5份,按2.2.2項下的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分別進樣,依法測定峰面積,計算含量。結果靛玉紅對照品含量的RSD為0.5%(n=5),表明方法重現性較好。
2.7 穩定性試驗 在本試驗條件下,將樣品溶液每隔2 h進樣10 μL。靛玉紅峰面積的RSD為0.7%。
2.8 加樣回收率試驗 精密稱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批樣品(110202)約相當于2粒內容物的重量,共6份。分別加入靛玉紅貯備液(含靛玉紅 99.00 μg·mL-1)2.0、2.5、3.0 mL,混勻,同供試品溶液制備,照樣品測定方法測定,計算回收率,結果見表1。
2.9 樣品含量測定 取3批樣品,按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備溶液,進樣10 μL,記錄峰面積,按外標法計算靛玉紅含量,結果見表2。
3.1 在樣品溶液制備中,我們對比了回流提取、索氏提取和超聲提取等方法,以超聲提取時間短,提取完全,雜質較少;提取溶液用10%氫氧化鈉溶液洗滌后雜質明顯減少,有利于色譜的測定。

表1 回收率試驗結果(n=6)

表2 樣品含量測定結果(n=3)
3.2 試驗表明,本法在一定濃度的范圍內線性、精密度、穩定性和回收率結果可靠,方法簡便,快速,重現性好,可作為該制劑質量控制方法。
[1]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藥品標準新藥轉正標準(第63冊)[S].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70-72.
[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185.
[3]張俊燕.RP-HPLC法測定消炎退熱顆粒中靛玉紅的含量[J].藥學與臨床研究,2007,15(2):163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