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明,趙宇冰
(甘肅省電力公司衛生所,甘肅 蘭州 730000)
中青年患者左室舒張功能減退的相關影響因素分析
林麗明,趙宇冰
(甘肅省電力公司衛生所,甘肅 蘭州 730000)
目的 探討影響中青年左室舒張功能減退的相關影響因素及社區可實施的相關干預措施。方法 對2011年參加我公司單位體檢的253例職工,采用M型超聲心動圖及組織多普勒速度圖線檢查,評價左室舒張功能。結果 中青年左室舒張功能減退的發生與生活習慣、工作壓力、血脂等因素密切相關。結論 對左室舒張功能減退的中青年患者,應積極進行治療性生活方式改善,以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提高其生活質量。
中青年患者;左室舒張功能減退;影響因素
1.1 一般資料
以2011年7月至2011年9月參加我公司單位統一體檢的253例職工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209例,女性44例;年齡30~45歲,平均年齡37.4歲;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201例,大專8例。排除標準:(1)有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如高血壓,確診冠心病、瓣膜病變及糖尿病患者。(2)不能配合體檢及提供病史者。1.2方法
對所有入選者均采用美國LOGIQ E9彩色多普勒診斷儀進行檢查,探頭頻率2.0~5.0MHz。被檢查者取左側臥位,于左室長軸切面用M型超聲測量二尖瓣前葉曲線EF斜率,心尖四腔心切面將脈沖多普勒取樣容積置于二尖瓣瓣尖水平調整聲束方向與血流方向盡可能平行,獲得舒張期二尖瓣血流頻譜。分別測量舒張早期及舒張晚期的最大流速,即E峰和A峰最大流速及E峰的加速時間、減速時間,并計算E/A[1]。同時進行心電圖、血液生化檢查(血脂、血糖、肝腎功能、心肌酶學)、腹部超聲檢查,以及內外科常規體檢(包括身高、體重、血壓測量),病史采集。
左室舒張功能指標及正常值:(1)M型超聲測定:二尖瓣前葉EF斜率(MVEF):100±25cm/s。(2)多普勒超聲測定:舒張早期血流速度峰值(MVVE):73cm/s,舒張晚期血流速度峰值(MVVA):40cm/s,E/A>1,E峰加速時間(AT):89ms,E峰減速時間(DT):106ms[2]。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舒張功能減退指標:MVEF<70mm/s,MVVE<65cm/s,MVVA>60cm/s,E/A≤1,AT>126ms,DT>160ms。檢查發現,72例被檢查者左室舒張功能減退,其中男性69例,女性3例。通過病史采集、血液生化檢查等發現的危險因素見表1。

表1 通過病因采集、生化檢查發現的危險因素(例)
對左室舒張功能正常及舒張功能減退者合并的危險因素進行比較發現,兩者在性別、年齡、血脂代謝異常、肥胖、吸煙史、大量飲酒史、運動缺乏、精神因素等方面有明顯差異。左室舒張功能減退者合并的危險因素明顯高于正常人,同時合并多種危險因素者左室舒張功能減退的發生率明顯高于無危險因素者。
左室舒張功能減退是指左室心肌擴張和充盈的能力下降,目前除超聲外尚無早期評估舒張功能的可行方法,超聲測定左室舒張功能主要靠M型超聲心動圖和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左室舒張功能減退的主要原因是心肌僵硬度增加和心肌順應性降低[3~4]。而冠心病的病理改變是心肌細胞缺血缺氧致左室主動擴張性和順應性減低,心室僵硬度增大,導致左室舒張功能減退[5]。國內外已有諸多研究表明,血脂代謝異常、吸煙、大量飲酒、肥胖等因素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6]。目前,心血管系統疾病已成為全社會發病率、致殘率、致死率均高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在國內更有不斷升高的趨勢,發病年齡也逐漸年輕化。中青年由于工作和生活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無暇顧及健康問題,加之不良生活習慣(吸煙、飲酒、缺乏運動、肥胖等)及主觀缺乏疾病的相關知識和自我保健意識,常易發生本病。如何早期進行干預,減少疾病的發生已成為目前心血管臨床醫師面臨的重大挑戰。
體檢時,超聲檢查作為一種簡便無創的方法在評價左室舒張功能時重復性好,敏感性強,結果可靠,可早期發現左室舒張功能的減退,及早開始對患者進行干預性生活方式治療,建議戒煙、限酒、適當運動、控制體重等,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節約有限的醫療資源,具有很重要的社會意義。
[1]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學[M].第4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
[2]黃國喜,趙寶珍,熊文峰,等.組織多普勒成像和血流多普勒頻譜評價正常人左室舒張功能[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01,22(3):226-228.
[3]Chirillo F,Brunazai MC,Marbiero M,et al.Estimating mean pulmonary wedge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at rial fibrillation from transthoracic Doppler indexes of mitral and pulmonary venous flow velocity[J].Am Coll Cardiol,1997(30):19.
[4]Farias CA,Rodriguez L,Garcia MJ,et al.Assessment of diastolic function by tissue Doppler echo cardio graphy:comparison with standard transmitral and pulmonary venous flow[J].Am Soc Echo cardiogr,1999(12):609.
[5]Oki T,Iuchi A,Tabata T,et al.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wall motion velocities along the long and short axes measured by pulsed tissue Doppler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J]..Echocardiogr,1999(12):121.
[6]周玉蘭,田作軍,馮曉瑜,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0,16(6):645-648.
R195
B
1671-1246(2012)10-01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