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艷華
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腦病早期應用藥物治療的護理干預
婁艷華
目的探討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腦病早期應用藥物治療的護理干預。方法我院治療的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腦病患者72例,隨機分為護理組和對照組各36例。2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治療以及早期應用納絡酮治療。在此基礎上,護理組患者給予綜合性的護理干預,對照組患者只給予常規的護理。結果2組患者治療后PaO2、PaCO2較治療前均有明顯的改善(P<0.05),而護理組患者治療后PaO2、PaCO2的改善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同時護理組患者的意識恢復時間也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有效的綜合性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提高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腦病早期應用藥物治療的效果,加快患者肺功能的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慢性呼吸衰竭;肺性腦病;早期;藥物治療;護理干預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由于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等原因導致的中樞神經障礙被稱為肺性腦病,缺氧以及酸中毒會導致患者體內的阿片肽分泌明顯增加,從而對呼吸中樞產生抑制作用,納洛酮可是阿片受體拮抗劑,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缺氧以及酸中毒的情況[1],筆者對我院早期應用納絡酮治療的36例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腦病患者進行綜合性的護理干預,現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治療的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腦病患者72例,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43~82歲,平均(63.85±13.62)歲;入院時患者的動脈血氧分壓(PaO2)為(53.46±2.34)mm Hg,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為(62.53±2.15)mm Hg。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護理組和對照組各36例,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血氣分析結果待一般情況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給予常規治療,包括吸氧、補液、抗感染、平喘、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同時早期給予0.8~1.6 mg納絡酮加入到250 ml 5%的葡萄糖中進行靜脈滴注治療。護理組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綜合性的護理干預,對照組患者只給予常規的護理。
1.3 護理方法
1.3.1 心理的護理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讓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關懷與愛護,使患者的情緒保持穩定,減輕患者精神上的不良因素;當患者有焦慮、不安等不良情緒時,應該盡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幫助患者進行放松活動以促進心情的改善。向患者講解面罩的使用,當患者需要與人溝通時,可以將面罩摘下后再進行溝通,并且可以多讓患者采用表情、書寫以及制作卡片等方法進行溝通。同時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健康指導,并向患者講解成功病例的經驗,鼓勵患者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1.3.2 藥物的護理在納絡酮治療過程中,會導致患者發生呼吸抑制,因此需要密切監測中血液中的藥物濃度,并注意所用藥物間的配伍禁忌。以減少藥物治療過程中的各種不良反應的發生。
1.3.3 呼吸道的護理患者在通氣治療過程中,常會導致痰液的粘稠,不易排出,常造成氣道的阻塞。因此,在每次治療間期,讓患者多飲水以稀釋痰液,并幫助患者咳嗽以利于痰液的排出。在治療過程中,定期將面罩取下,給患者拍背并協助患者自主排痰,在通氣治療過程中給予患者霧化吸入治療,以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暢。
1.3.4 飲食的護理讓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纖維含量并且易于消化的食物。由于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腦病的患者常常伴有明顯的CO2潴留,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應避免食用碳酸飲料,并適當給予電解質和微量元素的補充。
1.3.5 健康指導消除患者呼吸道的不良刺激,讓患者絕對戒煙,具時保持室內的空氣流通,讓患者進行適當的鍛煉,以提高機體的抵抗力。注意保持患者的口腔衛生,讓患者多飲水,并讓患者多進行呼吸練習,并指導患者進行自我的心肺功能監測。
2組患者治療后PaO2、PaCO2較治療前均有明顯的改善(P<0.05),而護理組患者治療后PaO2、PaCO2的改善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同時護理組患者的意識恢復時間也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表12 組患者PaO2、PaCO2以及意識恢復時間的比較()

表12 組患者PaO2、PaCO2以及意識恢復時間的比較()
時間例數PaO2(mm Hg)PaCO2(mm Hg)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意識恢復正常時間(h)護理組3652.98±1.9670.86±2.1562.27±2.1141.85±1.8623.54±6.46對照組3653.12±1.7865.48±1.5663.11±1.9647.63±1.7535.46±5.95<0.05<0.05<0.05
慢性呼吸衰竭是臨床呼吸科常見的肺部疾病,主要的病因為呼吸肌疲勞。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由于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的原因易合并肺性腦病的發生[2]。早期應用藥物治療可以有效的減輕患者腦組織以及肺功能的損傷,但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對患者進行嚴密的護理干預,以減少藥物治療導致的不良反應。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患者均需要給予無創通氣的治療,但通氣治療過程中,患者常有不適的感覺,而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需要對患者給予綜合性的護理干預,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3]。本組研究中,護理組患者肺功能的恢復情況以及意識恢復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
綜上所述,有效的綜合性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提高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腦病早期應用藥物治療的效果,加快患者肺功能的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1]晏良美.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腦病62例觀察及護理.內蒙古中醫藥,2009,15(09):91-92.
[2]吳雪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繼發真菌感染的護理68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07):21-22.
[3]黃芳芳.納洛酮治療肺性腦病的療效觀察及護理.臨床肺科雜志,2005,10(02):260.
461000河南省許昌市人民醫院
1.4觀察指標觀察2組患者的神志情況、PaO2、PaCO2等指標。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與分析,采用t檢驗,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