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芳 許雪梅
早期心理干預對重度燒傷患者臨床影響
韓芳 許雪梅
目的探討早期心理干預對重度燒傷患者的臨床影響。方法選取我院40例重度燒傷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20例,對照組對其應用常規護理,干預組在常規護理上加強心理護理。通過觀察、記錄、評價,對比總結兩組患者的SAS,SDS及治療依從性情況。結果干預組通過進行早期心理干預患者的SAS,SDS及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及時有效的給予心理干預對提高重度燒傷患者治療依從性,對促進患者的身心康復具有促進作用。
重度燒傷;心理干預;SAS,SDS;治療依從性重度燒傷是指總面積30%~40%或Ⅲ燒傷面積10%~19%,或Ⅱ、Ⅲ燒傷面積雖不大達上述百分比,但已發生休克等并發癥,呼吸道燒傷或有較重的復合傷[1]。重度燒傷不僅有生命危險,還有嚴重的不良預后。同時燒傷作為一種強烈的應激性刺激原,不僅給患者在生理帶來嚴重的損傷,而且會使患者產生不同于一般患者的特殊心理反應,使患者出現持續的抑郁情緒因此我們需要對患者加強心理護理[2],疏導其情緒,對其進行早期心理干預,使患者積極、樂觀的配合治療,
促進其早日康復。研究顯示,適時的心理干預和心理護理可以改善患者情緒,增進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2]。本次研究對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對重度燒傷患者進行早期心理干預的臨床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燒傷整形科重度燒傷患者。要求:①燒傷程度達II度以上,燒傷面積在30%以上,或Ⅱ、Ⅲ燒傷面積雖不大達上述百分比,但已發生休克等并發癥,呼吸道燒傷或有較重的復合傷。②無精神病史患者。③近3個月內未用過精神類藥物者。④無聽力及語言障礙者。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15~55歲,平均30.2歲。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2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病例資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運用燒傷整形科常規護理,不對其進行心理護理。干預組在燒傷整形科常規護理基礎上,對其加以特殊的心理護理觀察患者表情、身體反應、情緒表達等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根據其心理狀態結合特定的方法誘導患者表達出自己內心真實想法,對其有影響的問題進行總結,找具有專業心理護理知識水平的護士討論,制定一個合理的心理護理計劃,并實施。在治療一個月采取焦慮自測量表(SAS)及抑郁自測量表(SDS)及治療依從性對兩組患者進行評估。能夠積極配合護理治療的患者記錄為好,不能積極配合護理治療的記錄為差。
1.3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均數和率比較采用χ2檢驗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焦慮自測量表(SAS)及抑郁自測量表(SDS)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比較也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SAS SDS,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的SAS SDS,比較()
注:兩組患者治療后SAS和SDS評分比較,P<0.05
組別例數SASSDS干預組20例31.8±5.333.1±6.9對照組20例41.2±8.950.1±12.8

表2 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比較(例)
心理護理(Psychological nursing)是護理全過程中護士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積極地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幫助患者在其自身條件下獲得最適宜的身心狀態。燒傷對患者心理所造成的打擊是很大的,具有突發性、嚴重性、長期性等特點。傷患者由于遭受災難,導致面貌改變,有的肢體活動受限還易引起很多并發癥和后遺癥,因此患者的心靈十分脆弱,易煩躁、惱怒、恐懼、焦慮、失落、悲觀、絕望,對生活、生存失去信心,有的甚至放棄治療。有資料報道大面積燒傷患者出現心理障礙者達100%,有30%~40%患者診斷為創傷后應激障礙,抑郁、焦慮、淡漠、緊張、煩躁是大面積燒傷患者的常見心理特點。焦慮抑郁情緒是一種持續的的對自身安全或軀體情況過分擔心、恐懼,常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軀體功能下降、情緒低落、食欲減低、睡眠障礙,嚴重者可產生輕生念頭[3]。這些負面壓力導致醫療工作難以順利完成,更使患者的恢復受到了嚴重的阻礙,因此,護理人員了解并觀察燒傷患者在受傷后不同階段的心理狀態,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和護理,不僅有利于患者積極配合治療,而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會使患者產生不同于一般患者的特殊心理反應,使患者出現持續的抑郁情緒[4],心理因素對疾病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關注,許多研究表明對患者進行及時恰當的心理護理干預對:患者的治療效果也有促進作用。重度燒傷患者存在明顯的焦慮及抑郁情緒,對患者進行系統性心理干預,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患者生活質量[5]。但是對于心理干預的時機,沒有一個準確報道。重度燒傷患者的心理康復包括三個階段:迷失階段,適應階段,成長階段。對重度燒傷患者進行心理干預能夠使患者早期脫離迷失階段,盡快進入社會適應階段,能夠更好地促進患者的后期康復[6]。
本研究結果表明,對于重度燒傷患者早期進行心理干預能有效減輕患者的恐懼、疼痛、焦慮[7]減輕焦慮抑郁的發生提高患者后期治療的依從性臨床治療可起到積極的作用。
[1]張樹堂,張紅衛,譚秀麗,等.燒傷患者臨床心理分期及治療.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00,22(4):340.
[2]陳虹,柴建秋,柴愷.心理護理在老年性骨折中的應用。亞太傳統醫藥,2010,1(12):172-173.
[3]Menzies V.Depression and burn wounds.Arch Psychiatr Nurs,2000,14(4):199-206.
[4]盧小蓮,呂燕,李鵬社,等.燒傷早期患者焦慮和抑郁狀況的調查分析.解放軍護理雜志,2003,20(8):39.
[5]梁玨艷.心理干預對燒傷患者焦慮和抑郁狀況的影響分析.中國中醫藥資訊,2011,(23)1.
[6]Allison GH,Richard AB,Nicholas T.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03,23:501-522.
[7]夏占娥,韓傳平,南秀榮,等.心理干預對燒傷患者疼痛及不良情緒的影響.齊魯護理雜志,2003,5(10):16-18.
221000徐州仁慈醫院
張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