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堅 袁歡 李小慧 黃嘯林
九江市7~9歲兒童口腔衛生干預研究
王堅 袁歡 李小慧 黃嘯林
目的 對九江市7~9歲兒童進行口腔衛生干預,探討窩溝封閉術對于預防第一恒磨牙窩溝齲的療效。方法 選擇九江市3所小學的590名學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為300名,共計1008顆第一恒磨牙實施窩溝封閉,對照組為290名共計974顆第一恒磨牙未實施窩溝封閉。6個月、12個月后復查,記錄結果并分析。結果 干預后,實驗組6個月、12個月的患齲率分別為0.79%、0.99%,而對照組的患齲率分別為8.1%、12.4%,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對第一恒磨牙實施窩溝封閉能有效的預防窩溝齲的發生。
口腔健康;第一恒磨牙;窩溝封閉;預防
兒童齲病發病率較高,有研究表明在我國6~12歲的兒童中齲病的發病率有40%~50%,其中80%為窩溝齲[1]。而窩溝封閉技術是預防兒童窩溝齲病有效的方法之一。窩溝封閉(pit and fissure sealant)技術是指在不去除牙體組織,在合面、頰面或舌面的點隙溝裂涂布一層粘接性樹脂,保護牙釉質不受細菌及代謝產物侵蝕,達到預防齲病發生的一種有效防齲方法。我院自2010年9月起參加了“中西部地區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項目”。今將窩溝封閉半年和一年后的跟蹤調查報道如下,以觀察窩溝封閉的防齲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9月在九江市區的3所教育水平相近小學中的590名學生,按照自愿參與的原則,由家長簽訂知情同意后的300名學生,共計1008顆健康的第一恒磨牙實施免費窩溝封閉作為試驗組,另不同意實施窩溝封閉的290名學生,共計974顆健康的第一恒磨牙作為對照組,所選健康第一恒磨牙的條件是牙冠完全萌出,達咬合平面或牙冠窩溝點隙均完全暴露于口腔,無齲或無達牙本質深層的齲,無牙釉質發育不全,非四環素牙,非氟斑牙。
1.2 材料 采用西爾歐(中國)公司生產的可見光固化的彩色窩溝封閉劑及配套的酸蝕劑,ski led light光固化機。
1.3 治療過程 清潔牙面:在低速手機上裝上小毛刷,配合三用槍徹底清潔準備封閉的牙面窩溝部位,不能忽略上頜磨牙腭溝和下頜磨牙頰溝的清潔;如果有的窩溝在機用小毛刷清潔后仍有軟垢存留,可用探針配合三用槍清潔。酸蝕:清潔牙面后即用棉卷隔濕,將牙面吹干并保持干燥。用小毛刷或小棉球蘸適量酸蝕劑涂在要封閉的牙面窩溝部位,酸蝕面積一般為牙尖斜面的2/3,酸蝕時間30 s,酸蝕后用水槍沖洗牙面10~15 s,確保將殘余酸蝕劑沖洗干凈。邊沖洗邊用吸唾器吸干沖洗液。干燥:沖洗酸蝕液后,立即再次用棉卷隔濕并吹干牙面呈白堊狀外觀。涂布封閉劑:用小毛刷或專用器械,蘸取適量封閉劑涂布在干燥的牙面上,要使封閉劑充分滲入窩溝點隙中,可用小毛刷或探針引導,注意窩溝點隙中不能留有氣泡。固化:立即用光固化燈照射,照射時盡量靠近,但不能接觸牙面,探頭距牙面1 mm,照射時間為40 s。檢查:固化后,用探針檢查固化程度、有無氣泡存在,尋找遺漏或為封閉的窩溝并重新封閉;檢查咬合關系,如果封閉劑過厚應調磨。
窩溝封閉后6個月、12個月進行復查,封閉劑保留情況見表1,實驗組和對照組患齲情況見表2。

表1 封閉劑保留情況

表2 實驗組和對照組患齲情況
大量資料表明,齲病的好發牙均為磨牙,好發牙面均為咬合面,其次為頰面點隙。咬合面的窩溝點隙深度不一,用牙刷刷不到裂隙窄長的窩溝底部,因此是致齲細菌及其代謝產物滯留的場所。第一恒磨牙有較多的窩溝存在,而且又是口腔最先萌出的恒牙。兒童在6~8歲這一時期食用糕點糖果較多,而多數又不能很好的刷牙,新萌的牙齒礦化程度較低,抗齲能力差,極易在其窩溝處形成齲變。當牙面點隙窩溝被封閉之后,可以隔絕口腔環境中致齲因素。窩溝封閉劑防治齲病于1965年最早應用于臨床,至今已有40多年了,應潔[3]通過對125名6~8歲兒童448顆六齡齒進行窩溝封閉一年觀察,表明對六齡齒施行窩溝封閉能有效預防窩溝齲的發生。岳嵐[4]等人通過對157例6~10歲兒童1至2年的復查,表明玻璃離子窩溝封閉劑能夠有效地預防窩溝齲的發生。
窩溝封閉術后的復查很重要,做過封閉術6、12個月后要到醫院復查是否有封閉劑脫落現象。若出現封閉劑脫落或齲齒應在檢查后重新進行窩溝封閉或充填。本研究數據顯示12個月時窩溝封閉的脫落量和患齲數均遠多于6個月時。如果沒有完善的復查、復治機制,部分邊緣封閉不佳或封閉劑全部脫落的牙齒很可能產生齲齒。那么已出現問題又沒有復查的窩溝封閉就不能起到最佳的防齲作用。窩溝封閉是減少窩溝齲發生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但也存在因封閉劑脫落而導致封閉失敗。窩溝封閉的防齲效果與封閉劑的保留率直接相關,因此操作必須嚴格、規范。封閉失敗(封閉劑脫落)的主要原因一是酸蝕不充分,牙面干燥后沒有呈現白堊狀外觀,二是唾液或者氣槍壓縮空氣中混有水/油,污染了酸蝕后的牙面,致使封閉劑脫落。影響封閉質量的其他原因還有適應證的選擇、臨床操作技能等方面。因此,為防止術中污染等造成脫落最好采用“四手操作”[5],窩溝封閉術是一項成功的防齲措施,即使牙齒的封閉劑部分脫落,其齲易感性也比未封閉的牙更小。有學者對第一和第二恒磨牙窩溝封閉分別進行為期20年和15年的臨床評測,認為兒童時期進行窩溝封閉可有長期的防齲作用[6]。
窩溝封閉操作簡單,封閉材料安全,不影響咀嚼功能,防齲效果理想。窩溝封閉是一種無痛、無害、無創傷、有效的預防六齡齒窩溝齲的方法,家長和兒童都易于接受[7]。在預防保健方面,窩溝封閉實際上將節約家長所花費的大量的時間,同時對于兒童來講,隨著他們長大,節省他們的學習和工作時間的優點也更為突出。盡管大量的臨床研究報告窩溝封閉是成功的防齲方法,但仍沒有普及。兒童齲病的預防任重道遠,須由醫生、家長乃至老師的共同重視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績。
[1] 趙磊.窩溝釉質成形術結合窩溝封閉劑防齲臨床觀察.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06,11(22):868-870.
[2] 卞金有.預防口腔醫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122-145.
[3] 應潔.窩溝封閉對六齡齒的防齲效果觀察.杭州師范學院學報:醫學版,2006,26(4):269-270.
[4] 岳嵐,高峰.玻璃離子窩溝封閉劑防齲的效果觀察.中國基層醫藥,2009,16(7):1273-1274.
[5] 李翠蘭.口腔臨床護理操作技術.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4:51-64.
[6] 曾曉莉,石四箴.窩溝封閉技術研究進展.上海醫學,2005,28 (3):255-257.
[7] 管玉蓉,窩溝封閉在六齡齒防齲中的應用效果分析.江蘇衛生保健:學術版,2008,10(1):38-39.
Research of the preventing effect of oral health to the 7~9 years old children in jiujiang city
WANG Jian,YUAN Huan,LI Xiao-hui,HUANG Xiao-lin.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jiujiang university hospital jiujiang,Jiangxi 332000,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it and fissue sealant technique in prevention of pit and fissure caries of the first permanent molars.One intervening trial of oral health to the 7-9 years old children was carried out in jiujiang city.Methods590 children aged 7-9 were selected from 3 different primary schools in jiujiang city.They were divided into tes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00 of them,and a total of 1008 sixyear-old tooth,as a test group,were carried out PFS,290 of them,and a total of 974 six-year-old tooth,As a control group,then not.observe and analysis after 6、12 months.Results6 months、12 months later,caries rates of the test group is 0.79%.0.99%,the control group is 8.1%.12.4%,h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1) .ConclusionAnd fissure sealant in preventing pit and fisuer caries of the first permanent molar has a good effect.
Oral health;The first permanent molar;Pit and fissure sealant;Prevention
332000九江學院附屬醫院口腔科
1.4 療效評定 窩溝封閉術后療效標準均系以封閉劑的脫落或以齲的發生為觀察指標[2],封閉后應定期復查,封閉劑保留狀況判斷標準為:完全保留:封閉劑保留完;部分脫落:封閉劑有部分脫落,但窩溝點隙內的封閉劑保留完好;完全脫落:窩溝點隙內的封閉劑有部分脫落或完全脫落。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