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智麗
(內蒙古扎蘭屯林業(yè)學校)
“測樹學”實訓教學心得
◆勾智麗
(內蒙古扎蘭屯林業(yè)學校)
深化教學改革,轉變教學理念,明確“教什么?怎么教?教的是誰?深化教學改革,提高學生動手能力。乘著學校教改的春風,在教研組的帶領下,林學專業(yè)課教學也進行了大膽嘗試。《測樹學》是林學專業(yè)基礎課程,它不僅為森林資源合理經營與永續(xù)利用,制定采伐限額,林地質量評價、森林多種效益評估提供科學依據,而且也為林學各個分支學科開展分析研究提供相應的測算理論知識與方法。所以,在教學改革中《測樹學》首當其沖地進行了教改實踐。
如何使《測樹學》課程教學適應現(xiàn)代社會需求,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測樹基本技能的熟練掌握呢?
現(xiàn)在,大多林場面臨技術人才短缺,在國家重視林業(yè)發(fā)展的大背景下,全國林業(yè)部門也都需要實用性技術人才。
分析過去教學,總結經驗。以往的教學安排一般是一冊書上一學年,每學期只有一周的教學實習。《測樹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yè)基礎課,這樣安排,顯然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主體性不夠。特別是教材部分內容過于抽象,公式化、理論化,老師在授課中再缺少必要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造成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理論不能融會慣通。
全面了解現(xiàn)在的學生狀況。受社會、家庭的負面影響,部分學生存在嚴重的思想問題,缺乏責任感,失去對傳統(tǒng)的認同感,愚昧無知,國家意識,集體意識,互助精神淡薄,文化基礎也非常差,學習主動性不強。
針對上述情況,在教學中我們進行了大幅度變動,實行了全年以實操為主的教學實訓。
我們在教學實訓中采用了如下辦法:
1.分小組實訓
在教學實訓中,我們盡量將學生分成4大組,每個大組再分成兩個小組,在實訓教學中,根據具體任務再細分:如需2人完成的,就安排2個人1組,需3人的就安排3人1組。組員根據平時成績平均分:每個組都有成績一般和優(yōu)秀的人,組長責任心相對要強,將組長輔導好之后,能輔助老師指導管理其他同學,有利于提高教學實訓的整體效果。
2.不同老師分別跟組指導
每個組都有老師指導,可以方便學生解決問題。外業(yè)實習時,學生可以分開練習使用儀器,有效地利用了實習時間,而且老師“手把手”教學生操作,可以使學生更專注,能深刻理解理論,其他同學發(fā)現(xiàn)問題可以隨時隨地問老師,解決心中的疑問。比如,學生看到分杈樹會問胸徑怎么測?老師說:量量分杈位置有多高。學生量完之后說:小于1.3米。老師再說:當分杈位置小于1.3米時按兩棵樹測胸徑。這樣學生輕松的就掌握了測徑的一個要點。

在實訓中,我們非常重視學生的掌握情況,因為測樹學不僅要測還要算,所以學生不光會動手操作,也要會用筆算出結果,這樣才算全面掌握技能。比如,用一元材積表法測算林分的蓄積量,我們要求學生3人1組,進行標準地測設;每木檢尺,測算林分平均高;確定林分蓄積量。要求學生三個過程都能獨立完成。經過一次實訓后,我們就分別進行實操和理論考核,根據平時教學中了解的學生情況,再加上考核成績對學生的整體情況進行分析,再出題進行強化練習。

遇到學生狀態(tài)不好時,根據實驗室條件,我們將不同組的學生分開,老師分別進行指導,盡量避免逃氣學生的玩鬧,這樣學生學習的效率確實能提高很多。
另外,職業(yè)素質培養(yǎng)是職業(y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職業(yè)道德素質、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素質與社會綜合素質等。職業(yè)學校學生職業(yè)素質培養(yǎng)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積極探求適合職業(yè)教育特點的教育方式,提高學生職業(yè)能力,需要學校和社會的積極支持和指導,并貫穿于職業(yè)教育的各個方面以及各門課程的教學活動中。我認為,課堂課程教學是實施職業(yè)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渠道,尤其是教學實訓,因為林業(yè)專業(yè)就是一個有更多機會接觸自然的專業(yè),在師生的同處中,更容易拉近老師和同學之間的距離,對同學進行德育等素質教育,同學更容易接受。我們在教學實習中,從以下三方面入手進行素質教育:
1.嚴格要求學生,讓學生在外業(yè)實習中做到以下幾點:
(1)保證遵守實習時間,不遲到,不早退,不允許私自離開實習隊伍和實習地點。
(2)不吸煙,不玩火,不單獨行動,不能擅自上山、下河、去網吧、游戲廳。
(3)同學之間要團結合作,不許打鬧,同學之間如果發(fā)生矛盾,找老師解決,堅決不動手打架。
(4)愛護公物,不采摘花草、野果,不折斷樹枝。
(5)不能吃零食,不亂扔垃圾,愛護實習環(huán)境。
(6)穿工裝,運動鞋。
2.教師以身立教,理論聯(lián)系實際
教師更要嚴格要求自己,每次上課要提前到,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要做得更好。老師要給學生耐心講解不懂的問題,生活上也要熱情幫助學生,主動和學生做朋友,拉近和學生的關系,獎懲有度,讓學生明白沒有約束的“自由”不是自由。在實習中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有關問題。例如結合所學的知識給學講解如何幫助種樹的農民預測自己林地的出材量,有多少經濟價值,增強學生學習動力。
3.加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
每個組的實習任務是一樣的。如果組長負責得好,每個組員都能很好地發(fā)揮作用,并且一定要把老師要求會的內容都掌握,又能較早的完成,分值會高些。通過這些,鞭策學生團結合作能力,加強集體觀念。這樣做,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確實收到可喜的效果。
在一學年的實訓教學中,我們因才進行指導,學生確實進步很大,不單提高了動手能力,也加深了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提生了學生的思想休養(yǎng)。我們也充分理解了“知識來源于實踐,能力來源于實踐,素質更需要在實踐中培養(yǎng)”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