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靜敬 李偉東
針灸治療卒中后偏癱的臨床觀察
蔡靜敬 李偉東
目的探討針灸治療卒中后偏癱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120例卒中后偏癱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0例,對照組采用藥物治療及康復訓練,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針灸治療。在治療前、治療后2周和4周分別采用神經功能缺損評分(MDS)、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功能綜合評定量表(FCA)進行療效評定。結果兩組治療后2周、4周MDS評分較治療前均下降,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ADL、FCA評分均較前升高,4周后治療組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灸療法配合藥物和康復訓能夠促進卒中后偏癱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卒中;偏癱;針灸
卒中又稱中風或腦血管意外,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神經科常見病,多發于中老年人,致殘率高,偏癱為其主要后遺癥(約占40%),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1]。隨著人口結構老齡化的加快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卒中后偏癱患者的康復治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評價和探討針灸對治療卒中后偏癱的應用價值,筆者對針灸配合藥物和康復訓練與單純藥物和康復訓練治療卒中后偏癱的療效做了臨床研究,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我院神經內科、神經外科住院患者共12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藥物治療及康復訓練,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針灸治療。治療組60例,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齡35~75歲,平均年齡(64.5±8.3)歲;對照組60例,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齡38~73歲,平均年齡(64.6±7.9)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治療前NDS評分、ADL評分及FCA評分方面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①中醫診斷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協作組制定的“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2]。②西醫診斷標準:參照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診斷標準,確診為新發腦梗死或腦出血,患者經頭部CT或MRI檢查支持診斷。納入標準: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中風病患者,年齡<75歲,初次發病,神志清楚且病情穩定者。排除標準:①經檢查證實由腦腫瘤、腦外傷、代謝障礙等引起腦血管意外者。②有較嚴重精神障礙、合并有心肝腎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患者。③語言溝通有嚴重障礙者。
兩組治療后2周、4周MDS評分較治療前均下降,ADL、FCA評分均較前升高,治療組效果優于對照組。
2.1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比較見表2。
2.3 兩組治療前后功能綜合評定量表比較見表3。
表12 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MDS)比較()

表12 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MDS)比較()
注:與治療后4周比較,#P<0.05,&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例數治療前治療后2周治療后4周治療組6019.33±6.82#15.25±5.399.89±5.72* 17.26±5.4312.45±6.03對照組6019.17±6.91&
表22 組治療前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比較()

表22 組治療前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比較()
注:與治療后4周比較,#P<0.05,&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例數治療前治療后2周治療后4周治療組6036.88±26.45#49.82±27.3961.24±31.24* 42.59±25.3651.26±26.15對照組6036.28±26.52&
表32 組治療前后功能綜合評定量表(FCA)比較()

表32 組治療前后功能綜合評定量表(FCA)比較()
注:與治療后4周比較,#P<0.05,&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例數治療前治療后2周治療后4周治療組6032.46±16.78#44.53±18.22#53.19±18.21* 40.11±17.8244.32±18.16對照組6033.04±16.35&
腦卒中偏癱患者運動功能降低或缺失,并由此引發肌肉和神經元繼發性改變,如果沒有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將產生一系列后遺癥,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大量的臨床實踐表明,大腦高級中樞具有極強的可塑性,腦細胞部分受損后,其臨近區域的腦細胞在接受適當的刺激后可以代償受損部位的功能,達到功能重組,加強皮質功能區之間的協調[3]。
卒中后經脈不暢,經絡失和,經筋失養而致半身不遂、舌謇語澀、肢體麻木。針刺能調和衛氣,使“衛氣和則分肉解利”,調整氣血陰陽,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氣血通暢,經筋的功能才得以恢復正常。卒中后偏癱早期肌張力過低、無力是病程中的一個階段,這時用針刺刺激各肌群,提高神經興奮度,促使上下行神經傳導束殘存功能的充分發揮[4]。針灸療法可以使卒中患者血漿中過度升高的內皮素含量明顯下降,改善腦血流量和血流變,促進梗死灶側支循環的及早建立,并激活損傷中樞功能低下的神經細胞和神經纖維,改善因腦細胞缺血缺氧而致的神經功能缺損[5]。隨著病情的進展,肌張力增高或單個肌群的力量十分強大,但運動功能仍不能正常進行,這時再以輕刺激,調節肌群間協調運動。針灸治療充分挖掘患者的恢復潛能,抑制痙攣肌群,誘發弱勢肌肉的收縮,促進分離運動的形成,加速隨意運動控制的建立和恢復,促進康復進程。
針灸治療同時配合相應的功能康復訓練,形成了以針灸為主綜合干預的中醫康復醫療模式。中樞神經有一定的可塑性,針灸療法大量重復的良性刺激促進了腦卒中后中樞神經系統在結構和功能上存在的代償和功能重組能力,因而獲效明顯。本研究結果顯示,針灸干預的治療組在改善患者神經功能,提高患者的日?;顒幽芰Ψ矫婢鶅炗趯φ战M,提示它是一種安全、有效的針灸治療方法。
[1]雷龍鳴,龐軍,陳家興,等.不同針刺方案對偏癱早期康復作用的臨床觀察.中國針灸,2009,3(1):44-46.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協作組.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試行).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6,19(1):55-56.
[3]于穎,韓為,郭鐵,等.靳三針治療中風后偏癱臨床觀察.上海針灸雜志,2010,29(10):638-640.
[4]吳慶連,王淑敏,王怡清,等.早期鍵患側針刺結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偏癱的療效分析.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0,25(5): 469-470.
[5]張紅,王東,歷馨,等.針刺結合定量訓練法對卒中患者偏癱肢體運動功能的影響.河北中醫,2010,32(12):1848-1849.
Observations on the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Therapy plu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Treating Ischemic Stroke
CAI Jing-jing,LI Wei-dong.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ulunbeir of inner mongolia,hulunbeir 021008,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icacy of Acupuncture therapy plu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treating ischemic sfoke hemiplegia。MethodsOne hundred twenty patients with ischernic spoke hemiplegia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in acupuncture treatment(n=60)and rehabilitation control groups(n= 60)。Then the score neurological impairment(SNI)、ADL、FCAwas evaluated before treating and at 2w、4w after treating。ResultsThe two groups of treatment for two weeks,after four weeks before treating are graded mds a decline and treatment groups and the difference is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after the treatment,the FCA adl score are the four weeks ago,group therapy effect i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s(P<0.05).Conclusi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drug can promote hemiplegic stroke patient after patients in the functions and improving the patient to exercise the function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Stroke;Hemiplegia;Acupuncture
021008內蒙古呼倫貝爾市人民醫院
1.3 治療方法兩組均接受神經科常規治療,即入院后給予促進腦組織功能恢復、營養神經細胞的藥物等,伴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并發癥給予相應的降壓、降血糖等治療。病情一旦穩定開始康復訓練,對照組用常規康復方法治療,康復針灸組采用康復訓練配合針灸治療。治療組取穴:主要以體針治療為主,對側運動區、患側肩髎、曲池、合谷、環跳、陽陵泉、足三里、懸鐘、解溪、昆侖、太沖??诮峭嵝奔拥貍}、迎香、夾承漿,語言不利、吞咽困難加上廉泉、左上廉泉、右上廉泉。手法:體針直刺進針,采用提插手法,急性期用瀉法,恢復期用補法。
1.4 評定方法在治療前、治療后2周和4周分別采用神經功能缺損評分(MDS)、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功能綜合評定量表(FCA)進行療效評定。
1.5 統計學方法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各數據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