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小毛,王梅香,程輝龍
(南昌大學撫州醫學分院,江西 撫州 344000)
LBL結合PBL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
萬小毛,王梅香,程輝龍
(南昌大學撫州醫學分院,江西 撫州 344000)
LBL;PBL;人體解剖學
傳統教學方法即LBL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聽講,它強調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LBL最大的優點是能使學生學到的知識較為系統和完整,既便于教師講授又使學生易于接受[1],同時易于培養師資、編寫教材、掌控考試,教學質量能夠得到保證,這就是LBL能夠在幾十年來的教育中延續至今的優勢所在。隨著社會的發展,醫學知識的不斷更新和信息量的不斷增加,LBL在培養現代高素質的醫學人才,特別是在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等方面的缺陷更加突出。而基于問題的教學方法,即PBL是以問題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引導的學生自主學習,它強調知識的融會貫通,緊密結合臨床,學以致用。PBL在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創新能力,自主學習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查找文獻及相關信息的能力等方面無不顯示出其優越性[2]。但PBL這一先進的教學方法在我國目前尚不成熟,它打破了現有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由于師資短缺,教師教學經驗不足,沒有現成的配套教材,無統一評價標準,圖書網絡資源要求較高等,制約了PBL在學校各學科全面、廣泛和深入地開展。
鑒于以上狀況,根據我國國情和我校校情,在不增加師資數量,不增加學生負擔,不打破現存學科界限,不改變原有課程結構,在現有教學設備和圖書網絡資源的前提下,將LBL與PBL進行有機結合和滲透,取長補短,探索一種實用、有效、切實可行的新教學模式。
1.1 學生的選擇
隨機抽選我院2010級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兩個班,共158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實驗班56名,對照班102名。實驗班采用LBL與PBL結合的教學法,對照班則采用LBL教學法。
1.2 教師的選擇
實驗班和對照班均由教學經驗豐富又對教改有熱情的同一位教師授課。
1.3 教材的選擇
兩班使用的教材、教學大綱、教學課時數均相同,教材采用由竇肇華主編的《人體解剖學和組織胚胎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年6月第5版)。
對照班授課采用LBL教學法,即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利用板書、多媒體課件、影像資料、標本、模型等教學手段向學生精講。
實驗班授課則采用LBL結合PBL教學法進行。具體方案:(1)整個理論教學分兩個階段完成,第一階段均按LBL教學法進行;第二階段用9學時進行案例討論。(2)在實行PBL教學法前對實驗班學生進行培訓,讓學生了解PBL的教學過程、方法及優點。(3)編寫典型案例,根據學生學過的知識編寫“腸傷寒”、“肝硬化”、“腦出血(內囊出血)”3個討論案例,對每個討論案例提出問題,在討論前一周發給學生。(4)學生8~10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要求學生圍繞案例提出的問題在課余時間認真閱讀教科書,并利用圖書館、網絡等查找相關資料和文獻,學生交流討論,并作好討論記錄。由小組推選一名組織和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組長,負責組織小組討論和發言。(5)課堂討論發言,各小組長匯報小組討論結果,匯報完畢學生可以向發言者提問,此時,教師主要是引導和傾聽,了解學生解答問題的邏輯思維方式和存在的問題。(6)教師針對各小組發言情況進行點評,根據案例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歸納、總結和解答,使學生知道對在哪里錯在哪里,以適應PBL教學法。
3.1 理論考試
試卷由不參與教改班教學的資深教師編制,題型包括名詞解釋、填空題、多選題、問答題和案例分析。實驗班和對照班采用同一份試卷。所有考試成績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3.2 問卷調查
對實驗班發出調查問卷56份,收回有效問卷56份,以了解學生對PBL教學法的認識和看法。
4.1 理論學習成績
實驗班平均成績為84.5分,對照班平均成績為73.1分,經統計分析有顯著性差異(P<0.05),且80分及以上實驗班占69.6%,對照班僅占44.2%(見表1)。

表1 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考試成績分布
4.2 問卷調查
98.2 %的學生認為PBL教學法對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有幫助(見表2)。
5.1 人體解剖學的特點

表2 實驗班教學效果問卷調查結果[n(%)]
人體解剖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程,其特點是解剖名詞多,結構復雜,內容枯燥且抽象,多以描述性語言為主,缺少邏輯推理,歷屆學生反映該門課程難學、難記,有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產生畏難甚至厭學情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一直是我們探討的課題。
5.2 學生的自身素質
學生長期以來接受的是“填鴨式”的灌輸教育,多年的傳統教學模式使學生根深蒂固地形成了一種較為習慣的思維模式[3,4]。因此,在一年級的基礎課程大規模開展PBL教學必然會引起學生不適應甚至反感,難以達到教改目的。所以,從小規模開展PBL教學,循序漸進是推行這項教學改革的最佳途徑。
5.3 實行LBL與PBL相結合的教學思路
實驗班前階段的教學仍采用傳統教學法,目的是使學生能夠系統、完整、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學科知識。考慮到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欠缺及已形成的思維習慣,后階段采用PBL教學法,但案例教學的數量不宜過多,內容不能太復雜,應圍繞已學過的內容并適當擴展外圍知識編寫案例,使學生討論的問題能在教科書中找到正確答案,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溝通協作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及創新思維能力的目的。
5.4 LBL結合PBL教學法的體會
現今PBL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解決實際問題及創新思維能力等方面已得到了廣泛認同。但根據目前我國國情和我校校情要在各學科中全面推行PBL教學法不太現實,特別是在基礎課程教學中難度更大。因此,把PBL滲透到LBL中是一種有效的途徑和創新方法,它既能充分吸取LBL和PBL教學的精華和長處,又能相互彌補各自存在的不足。
通過對實驗班的成績分析及問卷調查,發現實驗班的理論考試成績優于對照班,90%以上的實驗班學生對這種LBL結合PBL教學法表示贊同。實踐表明,在應用PBL教學過程中,循序漸進、控制節奏,在現有的師資、硬件設備條件下,將PBL融入LBL教學中,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是有效和可行的。
[1]李林,張宇輝,白曉嘉,等.LBL和PBL雙軌教學法在護理士官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8,10(4):469~471.
[2]丁國芳,楊最素,徐銀峰,等.人體解剖學教學中滲透PBL教學的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11):76~77.
[3]呂磊,張正厚,井西學,等.PBL教學模式對醫學生后續課程學習的影響[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1):2~3.
[4]車春莉,郭慶峰,張一梅,等.PBL教學模式在中國高等醫學教育中應用的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1):126~127.
G424.1
B
1671-1246(2012)07-00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