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秀橋,王慶江,李榮江,劉子深
(1.衡水市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河北 衡水053000;2.衡水衛生學校,河北 衡水 053000)
關于診斷學技能訓練早期介入效果的探討
丁秀橋1,王慶江2,李榮江2,劉子深2
(1.衡水市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河北 衡水053000;2.衡水衛生學校,河北 衡水 053000)
目的探討在中等衛生職業學校中實施診斷學技能訓練早期介入對提高學生臨床技能操作水平的作用。方法將衡水衛生學校2008級社區醫學專業183名學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按常規進行診斷學教學,實驗組在學生入學后第一學期開始就逐步引入診斷學技能訓練,將參加全省技能統考成績、實習醫院技能考核成績以及學生的退學率作為評價標準。結果實驗組學生的全省技能統考成績、實習醫院技能考核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學生退學率明顯低于對照組(u=1.97,P<0.05)。結論在中等衛生職業學校實施診斷學技能訓練早期介入,能提高學生的臨床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生的退學率。
診斷學;技能訓練;早期介入
中等衛生職業學校是培養動手能力強、操作技能過硬的實用型衛生技術人才的,為此,我校對診斷學技能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在學生入學第一學期,在學習醫學基礎課的同時,就逐步引入診斷學基本技能教學,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臨床技能,每周安排一次課,每次一個項目,由簡至繁,從易到難,細水長流,循序漸進,以取得較好效果[1]。
1.1 研究對象
將我校2008年秋季入學的社區醫學專業4個班183名學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學生入學時隨機分班,其中對照組學生91人,平均年齡(17.3±2.6)歲,男生33人,女生58人,72人為應屆初中畢業生,19人為往屆初中畢業生;實驗組學生92人,平均年齡(17.5±2.3)歲,男生36人,女生56人,74人為應屆初中畢業生,18人為往屆初中畢業生。經統計學處理,兩組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按常規開設課程,先開設文化課和醫學基礎課,第三學期開始學習診斷學,同時進行技能訓練;實驗組在開設文化課和醫學基礎課的同時,從第一學期入學的第二周就開始進行診斷學技能訓練,由經驗豐富的診斷學教師帶教,每周1次,每次兩個學時,連續兩個半學期,共完成34項技能訓練。訓練按照“教師講解示教—學生分組互查練習—教師巡回糾錯—總結點評”的程序進行[2],具體訓練安排見表1。
評價標準:學生的退學率、2010年河北省衛生廳診斷學技能統考成績(以河北省高、中等醫學院校臨床技能考核評分標準為依據)及在實習醫院技能操作考核的成績(以執業助理醫師考試技能操作部分評分標準為依據)。分析診斷學技能訓練早期介入對提高學生臨床技能操作水平和降低學生退學率的影響。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u檢驗,數據用SPSS 12.0軟件進行處理,P<0.05表明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診斷學是連接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重要橋梁課程,也是一門實踐性、經驗性很強的學科[3],技能操作在其中占有重要比例,在中等衛生職業學校中實施診斷學技能訓練早期介入,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少學生因聽不懂而退學,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其熟練掌握臨床操作技能。
3.1 技能訓練早期介入能夠提高學生的臨床技能操作水平
中等衛生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是面向基層和社區[4],培養動手能力強、操作技能過硬的實用型人才。但多年以來,我們往往偏重對學生知識的灌輸,輕視操作技能的培養和訓練。作為包含大部分臨床操作技能的診斷學,傳統教學模式是集中在一學期內學完的。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很難有專門的時間進行技能訓練,即使有也是以教師示教為主[5],學生走馬觀花地看一下,或是蜻蜓點水似的練一下,沒有什么深刻印象。從表2可以看出,實驗組在診斷學技能考核成績上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技能訓練早期介入的實施體現了中等衛生職業學校重技能的特點,在學生入學之初就對其進行職業技能的滲透,伴隨醫學基礎課的學習和必要醫學知識的積累,逐漸推進訓練項目,由簡至繁,從易到難,細水長流,循序漸進,水到渠成。這種“小火慢燉”、“熟能生巧”的訓練方式避免了“夾生飯”現象的出現,能夠造就動手能力強、臨床操作技術過硬的衛生技術人才,這種方式適應了基層和社區的需求,也對學生就業起到了推動作用[6]。
3.2 技能訓練早期介入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少退學率
由于大學和高中不斷擴招,中等衛生職業學校的生源大部分是后進生,這部分學生由于基礎差,學習意志不堅定,對文化課和醫學基礎課不感興趣,如果按常規教學方法,在第一學期只開設文化課和醫學基礎課,很容易使一部分學生因為聽不懂而產生厭學情緒,最后導致退學。診斷學技能訓練早期介入的實施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喚醒了他們的職業角色意識。學生在學校里能夠“聽得懂、留得住”,減少了退學現象。表3顯示實驗組學生退學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技能訓練早期介入既有利于加強學生的操作技能,也有利于穩步擴大中等衛生職業學校的辦學規模。

表1 實驗組診斷學技能訓練進度
表2 兩組學生全省技能統考成績和實習醫院技能操作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2 兩組學生全省技能統考成績和實習醫院技能操作考核成績比較(±s,分)
評價項目 對照組 實驗組 t值 P全省技能統考成績醫院技能考核成績76.14±9.23 78.25±8.39 87.63±6.17 90.52±7.96 9.91 9.93 <0.01

表3 兩組學生第一學期末的退學率比較
[1]衡水衛生學校課題組.職業技能訓練早期介入的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06,24(3):45-48.
[2]楊貴仁.診斷學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09,27(1):119-121.
[3]胡俊鋒.物理診斷教學改革及效果觀察[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1(6):650-652.
[4]王光文.關于衛生職業院校辦學定位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0(36):16-17.
[5]池明哲.關于護理專業學生形態學實驗教學現狀的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0(26):161-162.
[6]劉宇暉.組織職業技能競賽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2):37-39.
G526.5
B
1671-1246(2012)10-01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