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雅華
民間信貸破冰將帶來什么
文/魏雅華

(圖/xinhua)
我們不能不嚴重關切這樣一組數字:中國的中小微企業為中國經濟的增長貢獻率為60%,為中國就業的貢獻率為80%,而獲得中國金融業的支持率為15%。對此,我們還能隱忍不發嗎?
2012年5月23日,《溫州商報》刊文《首單私募債花落麗水或溫州》。該文說:
溫州金融辦主任張震宇口中經常提到的中小企業私募債,已成事實。首批中小企業私募債品種,有望于6月中旬推出。首單私募債將有可能花落浙江的麗水或溫州。
有消息稱,首批中小企業私募債試點設定在浙江、江蘇、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在內的,六個中小企業集中區域。首批中小企業私募債試點,已大致定了下來,而首單中小企業私募債花落誰家更引人關注。
而華寶集團董事長、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秘書長付祥隆更是在微博上表示,中小企業私募債第一單溫州即將啟動。
這個消息非同一般。這是中國已呼喚了多年的打破中國金融業壟斷,開放民間資本進入中國金融業,現在終于有了準信兒。
開放民間資本進入中國金融業的實施細則已經公布,實施的日期也已確定,一切都成定局。而這個領域,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多年以來,是一桌國家獨享的滿漢全席,誰敢隨便伸出一雙筷子。
可問題是,自2010年以來,不斷上行的物價,不斷上行的CPI,逼緊國家放慢印鈔機的運轉速度,并將存款準備金率上行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結果是:壓下葫蘆浮起瓢。
存款準備金率上行固然使不斷上行的物價受到抑制,但卻造成了中國成千上萬的、大批的中小企業倒閉,其后果比物價上漲的危害越發嚴重。吃差點兒總比沒飯吃強吧。與此同時,瘋狂的高利貸更是推波助瀾,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動蕩不安。
2011年,存款準備金率的高位上行,使銀行無錢可貸,抗風險能力弱小的中小微企業,遭受人力成本快速上行,人民幣升值快速上行的兩線夾擊,能活下來真不容易。
我們不能不嚴重關切這一數字:中國的中小微企業為中國經濟的增長貢獻率為60%,為中國就業的貢獻率為80%,而獲得中國金融業的支持率為15%。對此,我們還能隱忍不發嗎?
說到此處,我們再來讀一則新聞。
2012年5月21日,舉國關注的吳英一案,終于塵埃落定。
被最高人民法院死刑“不予核準”而駁回的吳英一案,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經重新審理后,對被告人吳英集資詐騙案作出終審判決,以集資詐騙罪判處被告人吳英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其個人全部財產。
不殺吳英是一個訊號,中國將改善民間資本進入中國金融業的法制環境。
歷史常常會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而且那么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富有戲劇性。要不,人們怎么會說“天地大舞臺,舞臺小天地”呢。
最高法院不核準吳英死刑,讓人想起的是晚清歷史上兩次曾險被押赴刑場問斬西市,又兩次刀下留人的,老佛爺不殺的喬致庸。
曾鬧得中國萬人空巷的四十五集電視連續劇《喬家大院》,其事也真,其人也真。
喬致庸是晉商喬家的第三代人,山西平遙人,喬家大院是其私邸。
我們之所以要說喬致庸,是因為他是中國銀行業的創始人。中國銀行業啟蒙于民間,生于斯而長于斯,植根于民間。
在喬致庸之前,中國已有票號錢莊存在,但都零星而分散,是喬致庸一生為之奮斗、出生入死的“匯通天下”,建立起了遍布全國的中國銀行業。
當作為“百業之首”的中國銀行業,強大到今天的如此程度之時,我們不能重讀中國銀行業的《創業史》,尤其是在中國金融業重新向民間資本開放的這一重要時刻。看一看《喬家大院》,你會有許多感受。
第一,中小微民營企業遭遇資金鏈斷裂是大概率事件。而資金鏈斷裂,是危及企業生死存亡的緊急關口,在這種時刻,企業生死系千鈞于一發。能扛過去很可能會山重水復,柳暗花明。而扛不過去,則蓋棺出殯,樹也倒了,猢猻也散了。
第二,在中國金融史上,朝廷與民營一直在爭斗。這種壟斷與反壟斷的爭斗,幾百年來,從未中斷過,殘酷而險惡。
《喬家大院》大戲一開場,喬家便遭遇了資金鏈斷裂的危機。而喬致庸為了力撐大廈于將傾,不惜違心地犧牲了青梅竹馬的戀人江雪瑛,而與富商陸家聯姻,以解喬家于生死倒懸。
多年后,江雪瑛成為巨富大賈,一直在不惜血本地暗中和喬致庸在生意場上較量。不久,機會來了。太平軍戰敗,頭領劉黑七被斬首示眾。喬致庸念及舊情,深夜偷出尸首埋葬,不料被江雪瑛的丫頭翠兒看到,告發朝廷,喬致庸獲罪入獄,并被判死。
經過喬致庸的生死故交胡大帥的擔保,朝廷同意讓喬家拿出巨資,買下喬致庸的項上人頭。江雪瑛畢竟舊情難忘,暗中為喬致庸湊齊了罰金。老佛爺第一次未殺喬致庸。
朝廷準備發兵出征平定內亂,喬致庸決定以德報怨,借給朝廷巨資,并運送糧草。一年八個月后,朝廷卻賴賬不還戰前所借銀兩。喬致庸上京討銀,激怒老佛爺,恩將仇報,喬致庸再次入獄,并被二次判死。秋后問斬。
喬致庸的大管家孫茂才乘人之危,威逼迎娶喬家大太太。為救喬致庸,大太太無奈應允,喬致庸獲保出獄。婚禮當天,大太太服毒自盡。喬致庸一病不起,并被朝廷困囚家中十年。他年富力強的黃金歲月,是在被廢棄不用的郁悶中度過的。
當喬致庸將“匯通天下”定為自己的終身為之奮斗的目標之后,他就讓自己踏上了一條不歸路。盡管這是一條富民強國的高速公路,可因為金融業是百業之王,贏利能力極強,就使他站到了朝庭的對立面。
朝廷說,開路歸你,收費歸我。這一條鐵律便決定了喬致庸一生的悲劇。
1900年,八國聯軍攻占京城,慈禧太后倉皇出逃,已成喪家之犬。逃到祁縣后,喬致庸不計前嫌,再次以德報怨,為朝廷捐銀助糧。迎慈禧太后入住喬家大院,美酒盛宴舉家避難的老佛爺。慈禧感激涕零,慶幸兩次未殺喬致庸。
感恩中的慈禧太后解除了各地商號匯兌官銀的禁令。喬致庸一生為之奮斗的“匯通天下”得以實現,造福國家造福萬民的同時,喬家亦富甲天下。
重讀這部中國銀行業的《創業史》,讓人五味雜陳,感慨萬千。
如果中國銀行業能從中悟出如何善待民間資本,不再小肚雞腸,而大徹大悟,中國的中小微企業便不會再有這樣的窘境:中國的中小微企業為中國經濟的增長貢獻率為60%,為中國的就業貢獻率為80%,而獲得的銀行資金的支持率僅為15%。
為了回答此問,讓我們再讀第三條新聞:2012年5月23日,中國經濟網刊文《發改委專家:中國經濟滑坡風險增大 貨幣政策需放松》。文中說:
5月22日晚間,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在清華大學發表演講說,當前中國經濟滑坡的風險增大,政策操作需要偏松。
陳東琪指出,二季度GDP同比增速會跌破8%。目前來看,三大需求:出口、投資、消費都在下降,并出現加快趨勢。預警指數、先行指標、發電量、信貸等都出現下降。中國很可能會出現GDP和CPI的同步向下,這種情形比較危險,若是沒有政策的及時跟進,二者可能會互相帶動,并形成加速下降。
這一說法,筆者不敢茍同。
GDP下行似乎是件令人擔心的事,但未必是壞事。因為GDP是虛的。中國經濟一直虛火太盛,夯實一下基礎,很好呀。而CPI向下幾乎可以肯定是件好事。物價下行,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下降,會是件壞事嗎?
我們接著看陳東琪副院長的分析。
陳東琪說,雖然4月CPI仍有3.4%,但會很快迎來加速下降。陳東琪認為,中國面臨通貨緊縮的概率高于通貨膨脹。
有關數據顯示,國內已出現生產型通縮,工業生產價格與生產資料價格已連續3個月負增長,當價格下降由生產端傳到需求端時,會引起CPI的快速回落;再加上國際大宗商品在走低、國內需求在減弱,由此,CPI也將迎來超預期的下降。
面對上述情形,陳東琪建議,加大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預調微調力度。
同一個癥狀,開出的處方卻不盡相同。我以為,如果CPI的快速回落,中國經濟會轉危為安。
陳東琪說,政策推出要早。就具體的政策而言,陳東琪認為,第一要減稅,可以對消費和投資過程減稅,也可以對中小企業、科技行業、創新領域、產業升級、勞動收入、資本市場等減稅,與此同時,可以對資源、環保、煙酒等行業加稅。這一點,本人認可。
第二,加快貨幣政策放松節奏,量價齊動。對于總量,今年應將存準率從目前的20%降至18.5%,同時將M1和M2的增速從歷史低位調高到歷史平均水平;對于利率,配合CPI的下降速度,可以通過兩步實現非對稱減息,先降貸款利率,待到6月CPI下降到2-2.5%時,再降存款利率。這點,本人反對。
盡管中國經濟增速從去年一季度開始,便在拾級而下,但增速仍在許可的良性范圍之內。8%的增速仍然是一個很高的增長速度。這個增速仍是身處全球金融風暴中世界位居第一的速度,我們有什么可擔心的呢。
我們最怕的是CPI上行,現在中國的CPI還顯高,如果能降至1.5%以下,我們才能松一口氣。可是離這個目標還很遠很遠。
中國經濟存在著硬著陸的風險?
我以為,至少現在是杞人憂天。
什么叫“硬著陸”?對于美國、日本、英國、法國、意大利這些發達國家,“硬著陸”的定義為連續三個季度GDP為負。對于中國,這個指標簡直不可思議。如果我們為中國制定一個特定的“硬著陸”界定,那么,可定義為連續三個季度GDP增幅低于6%,這個指標仍離我們很遠很遠。
答案是否定的。
去年,許多大牌的經濟學家,都在要求國家為高利貸的合法化打開綠燈,為利率市場化開綠燈。我堅決地認為高利貸絕不能合法化,因為實體經濟難以支撐過高的借貸利率,會釀成金融風險。我曾在報刊上發表過多篇文章,稱《高利貸是包老鼠藥》。但我并不反對民間信貸的合法化。
今年,即將開放的民間信貸已為貸款利率設定了界線:不高于銀行利率的3倍。中國將“高利貸”定義為“銀行利率的4倍以上”。所以,可以肯定,開放民間信貸并非高利貸合法化。
關于這一點,我們再來讀第四條新聞:5月22日,《證券時報》報道說:
日前,《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私募債券業務試點辦法》正式發布,這標志著中小企業私募債業務試點正式啟動。
《試點辦法》明確中小企業私募債券,為未上市中小微型企業,以非公開方式發行的公司債券,要求發行利率不得超過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的3倍,并且期限在1年(含)以上。中小企業私募債采取備案制發行,交易所在接受備案材料的10個工作日內完成備案,并在深交所綜合協議交易平臺為私募債券提供轉讓服務。
深交所表示,中小企業私募債的推出,強化了直接金融與中小微企業的有效對接,將為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提供新的有效途徑,也有望為資本市場創新注入新的活力。
第一,給中國的中小微企業帶來源頭活水。中國的中小微企業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輕騎兵,同時也是中國經濟最脆弱的部分。目前,全國雖有各類中小企業擔保機構3700多家,擔保總額接近2000億元,累計為中小企業提供了1.35萬億元貸款。看上去數額巨大,但仍遠遠不能有效滿足中小企業的擔保需求。民間信貸破冰為中國中小企業生態環境的改善,提供了一條生路。
第二,打破了中國金融業的壟斷地位。2012年中國金融業成為中國千手所指的位居第一的暴利行業。中國實體經濟淪為中國金融業的打工一族,這種狀況遲早要改變。
第三,將中國數目驚人的民間資金引入合法的投資渠道,化解民間借貸所聚集的金融風險,同時也為中國銀行業分擔了呆壞賬風險。
其實,中國銀行業吃的是又肥又美的魚身子,讓給民間借貸的是魚頭和魚尾巴。
但我們仍然高度評價這件事,這是中國金融業六十多年來,最偉大的一項改革壯舉。
民間借貸,中國金融業的瓦良格號航母下水作處女航了。我們既振奮又擔心,會成功嗎?我們為你祈禱。
編輯:靳偉華 jinweihua1014@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