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杰 方 敬 潘 烈
(浙江慈溪市新浦鎮(zhèn)衛(wèi)生院 315322)
我院2011年上半年對5例嚴重的手指擠壓傷患者進行了保指治療,取得了成功,現將治療經驗與體會進行報道。
1.1 一般資料 5例中,示指3例,中指、環(huán)指各1例;男3例,女2例;年齡18~48歲;均為機械沖床擠壓,單指中末節(jié)損傷,傷指皮膚組織破損,有挫傷,呈多塊分離狀伴血運障礙,指骨粉碎骨折,甲床、肌腱、側韌帶不同程度損傷,門診以嚴重擠壓傷或毀損傷收入。
1.2 手術方法 臂叢麻醉下,手術在止血帶控制下清創(chuàng)。首先清除修剪挫傷失活及污染嚴重組織,然后顯微鏡下再清創(chuàng),進一步判斷,皮膚組織無明顯壞死的不可輕易切除,帶血管組織更需保護,并標記血管備吻合。清創(chuàng)后用多枚克氏針固定恢復主體骨架結構,盡可能恢復平整的關節(jié)面。修復肌腱、掌板及側韌帶。放止血帶,觀挫傷皮膚組織血運,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血運障礙。根據具體情況,栓塞的動脈進行取栓吻合;挫傷重的動脈切除吻合;不能直接吻合者,取前臂淺靜脈移植。若有合適的靜脈盡量吻合。重建血運后視恢復情況可適當補充切除,皮膚間斷無張力縫合,不求嚴密。術后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參、山莨菪堿注射液靜脈滴注,以及臥床休息、烤燈保暖、酌情鎮(zhèn)靜止痛等治療。術后3例出現少部分皮膚組織壞死,自行愈合或Ⅱ期清創(chuàng)皮膚移植修復。另2例術后3周拆線,8周拔克氏針,開始主被動功能鍛煉。
1.3 結果 本組5例均成活,恢復時間2~3個月,指體外形、功能恢復滿意。手功能評價采用國際手外科聯合會Nakomura Tamal的手掌與手指再植后功能評價標準,優(yōu)2例,良2例,中1例。


我們認為,介于毀損傷、嚴重擠壓傷之間的手指損傷,不要急于處理殘端。只要血管床未完全破壞,盡量尋找可用血管恢復血運,予以保指。
此類創(chuàng)傷為沖床擠壓,皮膚組織較為雜爛且不規(guī)則,但因有指骨塊的支撐,往往會保留部分尚可挽救的組織;同時擠壓時往往伴隨患者反射性的拔出動作,會造成血管神經的牽拉撕脫傷,有些組織的缺血并非擠壓所致,而是血管損傷、栓塞、斷裂造成。因此,應用顯微技術有限清創(chuàng),選擇修復吻合損傷的血管要有耐心、細心,血管可能存在多處損傷,一定要切除至正常內膜,寧可血管移植,切勿保留可疑損傷血管。保護靜脈,重建靜脈回流通道同樣重要,因其降低了皮膚組織壓,使毛細血管床開放,保存了皮膚僅存的動脈血供;而靜脈血通過動靜脈短路進入了開放的毛細血管網進行組織灌注,使皮膚在低營養(yǎng)狀態(tài)下存活。總之,吻合血管越多,越能保證組織的血供和回流。傷口縫合不要有張力,預防積血,放細小皮片引流。術后注意動靜脈危象,動脈危象立即肌注罌粟堿,靜脈推注尿激酶,也可在傷口注射罌粟堿,必要時探查動脈。靜脈危象多為指體水腫或傷口積血壓迫,早期拆線,解除壓迫。雜爛的皮膚血運觀察困難,可加用肝素鹽水,術后確定壞死皮膚組織予以逐步切除。
手指嚴重擠壓傷,臨床上很難有固定模式遵循,保指的確需要大量細致、繁瑣的工作,且失敗的風險極高。本組病例修復成功,極大地鼓舞我們的工作熱情。保指對務工者何等重要,尤其是年輕患者要求更完美的外觀,所以我們要有高度責任感、練就精湛的顯微技術,加上耐心、細心去爭取那些看似不可能挽回的指體,恢復手部的完整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