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娟,程海萍,黨占翠,文國潁,趙宏
(青海大學醫學院,青海西寧810001)
開放性綜合性實驗在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學改革中的嘗試
王秀娟,程海萍,黨占翠,文國潁,趙宏
(青海大學醫學院,青海西寧810001)
實驗教學;綜合性實驗;實驗教學模式;創新型人才
開放性綜合性實驗作為近年來嶄露頭角的新型實驗,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訓練其動手操作能力,特別是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方面有著其他實驗無法比擬的作用[1],是近年來大力倡導的實驗教學改革課題[2]。實驗形式有教師選題或學生自選實驗項目,國內一些高校已在多門學科進行了該項改革嘗試[3~6]。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是預防醫學四大主干課程之一,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其實驗教學對于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極大地束縛了學生的思維,限制了學生的視野。為此,筆者就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進行了大膽改革和探索,于2009年、2010年對我校2006級、2007級預防醫學專業(預防醫學、預防醫學地方病防治方向)學生的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實驗教學進行了該項研究。
1.1 設計科學、合理的實驗方案
由于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技能,教師首先給出綜合性實驗的題目如食品的化學污染及其預防,讓學生充分運用所學知識,并結合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現狀,查閱相關資料,在咨詢指導教師、小組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制訂實驗檢測的內容,最后教師根據各組提出的檢驗內容和學生進行再次討論,并結合公共衛生系中心實驗室的條件等因素最終確定實驗內容。實驗主要進行食品中重金屬砷、食品包裝材料(塑料制品)的衛生問題、食品添加劑及蔬菜中亞硝酸鹽的測定(包括儲存、加工后蔬菜中亞硝酸鹽含量的變化情況)。
在確定實驗檢測的內容后,將學生分為兩組,每組承擔兩項實驗,查閱文獻,設計合理、可行的設計方案,包括實驗方法、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材料(儀器、樣品、試劑及配置方法)、實驗步驟等,還包括樣品的選擇,如選擇學校附近農貿市場和超市不同廠家的蔬菜、醬油、塑料包裝袋等作為樣品。設計實驗檢測方法時,學生要預先設計好2~3種測定方法,并闡述選擇該方法的原因和理由。最后教師根據可行性、實驗室條件、經費等因素對各組的課題設計進行批改,使課題設計進一步完善。
1.2 實驗操作
學生根據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選購好樣品,領取所需的實驗材料后進入開放實驗室進行實驗。我們要求學生獨立操作每一項實驗步驟,對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先自己解決或與小組成員討論,解決不了再與教師溝通,共同商討。教師負責現場指導,解答學生實驗中遇到的難題,啟發學生深入思考。整個實驗過程全部由學生自己完成,包括樣品選購、試劑配制、儀器使用和結果記錄,教師只提供需要用到的所有實驗設備及試劑。
1.3 實驗結果的分析、討論和總結
獲得預期實驗結果后,讓學生分析實驗成功的關鍵步驟。如未得到預期實驗結果,教師和學生一起對實驗進行深入分析,找出實驗失敗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重新進行實驗。
1.4 撰寫實驗報告或小論文
在實驗結束后,為了使實驗從形式到內容接近真正意義上的科研,使學生真正得到鍛煉和提高,我們還要求學生以論文形式撰寫實驗報告。實驗報告的內容包括綜合性實驗的目的與要求、原理、主要儀器、設備與材料、實驗方案、步驟及實驗結果等,針對結果進行分析討論,并評價所測食品的衛生狀況及安全性。
1.5 成績評定
教師對學生的文獻查閱、實驗方案設計、操作過程、實驗報告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給出成績,成績評定的內容分為3個部分:實驗方案設計占30%,實驗過程綜合表現占30%,實驗課題論文占40%。在此我們強調考核成績不單純以實驗結果的好壞來評定,而是要看學生的綜合實驗能力。通過考核,不僅加強了學生對實驗課的重視程度,而且有利于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勤奮、嚴謹的學風。
我們對參與本次實驗的2006級預防醫學專業、2007級預防醫學專業地方病防治方向的88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以了解學生對開設開放性綜合性實驗的態度和教學效果。具體見表1。

表1 學生對開放性綜合性實驗教學效果的評價(%)
結果有94.3%的學生認為綜合性實驗提高了自己的綜合素質及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90.0%以上的學生認為綜合性實驗對提高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思維的邏輯性和縝密性、查閱資料文獻的能力及撰寫論文的能力均有很大的幫助,還有89.7%的學生表示這類實驗還能提高自己的科研、創新能力。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在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實驗教學中開展開放性綜合性實驗,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充分調動了其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不僅使學生學到了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掌握了創造性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學生從查閱文獻開始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由于實驗方案自行設計,所以學生必須有足夠的理論和實驗資料來做支持,這就促使他們去查閱資料、研究方法、探索原理、設計方案、檢測結果、綜合分析、撰寫論文等,這為學生創造了一定的科研機會,為其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實踐證明,開放性綜合性實驗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能讓他們有目的地自主學習,培養他們的科學思維方式和創新精神,樹立嚴謹的科研作風,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此外,開放性綜合性實驗屬于開放式教學[7],在實驗室開放過程中,學生對試劑的使用易造成浪費,也易損壞儀器設備。因此,為保證實驗能順利地開展,教師既要放手讓學生大膽去做,又不能忽視操作的安全性及實驗成功率,這就要求實驗室必須有一套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模式。在開放性綜合性實驗開展的過程中,為確保實驗合理、有效進行,必須有相應的管理措施,這樣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風和能力,為其今后能獨立進行科研工作打下基礎。
[1]石玉祥,李存,閏金坤,等.設計性、綜合性試驗在動物醫學專業試驗教學中的重要性[J].黑龍江畜牧獸醫(科技版),2009(6):118-119.
[2]周俊宜,駱曉楓,顏少平,等.開放性實驗教學與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11):3-4.
[3]趙偉明.劉賀榮,李國莉,等.開放性實驗在營養與食品衛生教學中的嘗試[J].衛生職業教育,2007,25(1):42-43.
[4]王榮,吳應寬,宋沈超,等.開放性綜合實驗在預防醫學實驗教學改革中的嘗試[J].貴陽醫學院學報,2009(34):223-224.
[5]李靈芝,崔穎,龔海英,等.藥物化學實驗教學中設立開放性實驗的嘗試[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8):5-6.
[6]韓峻,李玉卿,吳冠儒,等.醫學生物學實驗室開放性實驗教學嘗試[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06(6):47-48.
[7]張金萍,張雷家,劉慶紅,等.開放實驗室對醫學生綜合素質影響的研究與思考[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6(4):438-440.蕢
G424.31
B
1671-1246(2012)12-0100-02
青海大學醫學院教學研究資助項目(青大醫[2008]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