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業輝,夏衛生,柯為民
(湖南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湖南長沙 410081)
長沙市城鄉一體化評價指標體系初探*
劉業輝,夏衛生,柯為民
(湖南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湖南長沙 410081)
目前我國城鄉分割現象嚴重,城鄉差距越拉越大,嚴重降低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質量,減緩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根據城鄉一體化的內涵和長沙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狀況、趨勢,構建出以長沙市城鄉基本實現現代化程度、長沙各縣市差異程度、長沙市城鄉差異程度為評測內容,覆蓋面比較廣泛的城鄉一體化評價體系,對長沙市城鄉一體化實現程度作出綜合評價.
城鄉一體化;評價指標體系;權重
城鄉一體化是在大力發展生產力過程中,促進農村人口城市化,逐步縮小城鄉差別,實現城鄉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使城鄉能夠共享現代文明成果.目前國內缺少公認的城鄉一體化指標評價體系,研究處于探索階段,主要研究成果有楊榮南(1997)建立的城鄉一體化評價指標體系基本框架[1];任平(2006)采用多因素綜合指數評價法對成都市城鄉一體化區域發展水平進行的定量分析[2];朱穎(2008)以城鄉社會發展融合程度、城鄉經濟發展融合程度、城鄉生態環境融合程度構成的城鄉一體化程度評估指標體系[3];蘇春江(2009)構建的以河南省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程度和城鄉差異程度為測評內容的城鄉一體化評價體系[4],但以長沙甚至湖南為對象的城鄉一體化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極少.當前長沙區域性中心城市功能日益增強,四縣市均挺進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行列,經濟發展進入工業化中期高級階段.建立符合長沙實際、完善的城鄉一體化評價指標體系對于合理確定長沙市城鄉一體化發展目標、合理選擇政策措施、工作方法,對于加快落實《長沙市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綱要》、加快推進長沙市城鄉一體化發展具有很強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設置城鄉一體化評價指標體系要求各指標相互聯系、相互獨立、能夠量化,并且指標本身的內涵明確,能夠直接或間接反映城鄉一體化發展程度.因此指標體系的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第一,系統性原則,按照系統論觀點,選取的指標應全面反映城鄉一體化的各個方面,客觀反映各指標之間既聯系又獨立的關系.第二,動態性原則,城鄉一體化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這就決定了城鄉一體化指標的選取既能夠反映城鄉一體化的發展現狀,又能夠反映城鄉一體化的變動趨勢.第三,可比性原則,所選取的指標必須能夠反映城鄉發展的共性特征,使得不同時間、不同區域具有可比性,以方便橫向、縱向上的對比研究.第四,可行性原則,城鄉一體化實現程度的評價,涉及到城鄉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需要大量的數據予以支撐,因此在評價指標選取和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中,必須從基礎數據獲得的可能性去判斷評價指標的可行性.
城鄉一體化實現指標:現代化的實現程度是城鄉一體化的物質基礎,拋開現代化去談城鄉一體化沒有現實意義,因此現代化的實現程度應成為城鄉一體化評價的內容.本文選取江蘇省統計局設計的一套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5],該體系包括5各部分:經濟發展現代化、社會結構現代化、國民素質優良化、生活質量現代化、社會發展協調化,每個指標由2-5個子指標組成(如表1).
城鄉一體化差異程度:城鄉一體化差異程度由區域各縣市差異程度評價和城鄉差異程度評價兩個部分組成,其中區域各縣市差異程度由人均GDP、第三產業等15個指標構成,城鄉差異度由人均收入、養老保險覆蓋率等10個指標構成,詳情見表2、表3.
權重的確定方法:根據各個指標含義和所反映的作用大小來確定相應的指標數值,主要包括專家咨詢法和排序定分法,計算公式為:
標準值計算方法:標準值采用專家咨詢法進行確定,計算公式為:

表1 長沙市城鄉基本現代化實現程度綜合評價

表2 長沙市各縣市差異程度綜合評價

表3 長沙市城鄉差異程度綜合評價
2.2.1 指標值的合成方式
城鄉一體化實現程度=城鄉基本現代化實現程度*55%+城鄉一體化差異程度*45%;
城鄉一體化差異程度=區域(各縣市)差異程度*40%+城鄉一體化差異程度*60%.
表1中,小類評價值=實際值/標準值*權重.當某小類實際值高于標準值時,該小類得分取其權重.表2中,小類評價值=[1-(小類最高值-小類最低值)/平均值]*權重,當某指標的(最高值-最低值)/平均值大于1時,該小類得分按0分計算.表3中,小類評價值=農村數值/城鎮數值*權重(其中,恩格爾系數的計算為城鎮數值/農村數值*權重).
2.2.2 對合成結果的說明

表4 合成結果評分說明
該評價體系適用的最小評價范圍是縣(市),利用該評價體系對縣(市)以上的區域進行評價均有效.
依據前述評價方法,經計算得出長沙市城鄉基本現代化實現程度綜合評價得分為79.545分;長沙市各縣市差異度綜合評價得分為49.386分;長沙市城鄉差異度綜合評價得分為69.879分,則長沙市城鄉一體化差異程度綜合得分為61.682分,根據表4對城鄉一體化差異程度的劃分,長沙市城鄉差異很大;長沙市城鄉一體化實現程度綜合得分為71.507分,根據表4對城鄉一體化實現程度的劃分,長沙市現在處于第三階段——擴展階段.
綜上所述,長沙市城鄉基本現代化實現程度需要加強的指標有外貿進出口依存度、新增城鎮就業人口數,需要降低的指標有人口自然增長率;長沙市各縣市差異程度需要注意的指標有自來水覆蓋率(農村)、一般預算收入/總人口、農村用電量/農村人口;長沙市城鄉差異程度迫切需要降低的指標有固定資產投資,長沙市城鄉差異很大,長沙市城鄉一體化正處于擴展階段.長沙市應加大對外交流程度,擴大外貿進出口總量;加大對農村的固定資產投入,改善對農村的自來水、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改造,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環境;加大對涉農企業的資金扶持力度,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步伐,鼓勵城鎮發展特色產業,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就地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城鄉一體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斷地在實踐中找到合適的發展道路,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1]楊榮南.城鄉一體化及其評價指標體系初探[J].城市研究,1997,(2):19 -23.
[2]任平.成都市區域城鄉一體化進程評價研究[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6):33 -36.
[3]朱穎.城鄉一體化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08,(7):51 -53.
[4]蘇春江.河南省城鄉一體化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09,(7):96 -100.
[5]劉政貴,施衛華,鈕月終,等.城鄉一體化進程的評價:以嘉興為例[J].浙江經濟,2004,(5):48 -49.
F290
A
1008-4681(2012)02-0095-03
2011-11-04
湖南省國土資源廳科技項目(批準號:2011-22)
劉業輝(1986-),男,湖南婁底人,湖南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碩士生.研究方向:土地資源管理.
(責任編校: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