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畢節地區煙草公司黔西縣分公司,貴州黔西 551500)
烤煙新品種黔西1號選育及特征特性
王玉川,蔡良勇,王邦,安興華,常凱
(畢節地區煙草公司黔西縣分公司,貴州黔西 551500)
黔西1號是從K326變異株系中系統選育出來的烤煙新品種。該品種株型塔型,葉片長橢圓,大田生育期127 d,農藝性狀和經濟性狀均優于對照K326。煙葉成熟好,易烘烤,外觀品質好,內在化學成份較為協調,綜合評吸指標優于K326。抗逆性好,適應性強,適宜在貴州省中海拔煙區種植。
烤煙;育種;特征特性;黔西1號
煙草品種是煙葉生產的重要物質基礎[1],而優良品種是烤煙增產增質增收較為經濟有效的措施[2],所以選育優質、抗病、豐產品種是烤煙育種工作者一直努力的方向,也是煙葉生產管理者及煙區新技術普及者選擇新品種的主要評判指標[3]。烤煙是黔西縣財政收入和農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4]。多年來,該縣一直使用外引品種,本地烤煙品種資源未得到合理開發利用,且配套栽培技術跟不上,故烤煙產量和質量不高,煙葉地方性風格特征不突出。為此,筆者對本地烤煙新品種黔西1號的植物學性狀、經濟學性狀、外觀品質、內在質量和抗性進行了系統觀察分析,進一步示范驗證該品種在本地區的特征特性和種植價值,為該品種的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黔西1號是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由黔西縣仁和鄉桃園村煙農從K326品種中發現自然變異株,經多年篩選、培育而成的烤煙新品種。2004年,黔西縣煙草分公司將其命名為“黔西1號”新品系, 2005年參加貴州省烤煙品種(系)區域試驗,2006年、2007年進行全省烤煙品種(系)生產試驗。試驗結果表明,該烤煙新品系具有適應性強、易烘烤、產量高、經濟效益好等特性,綜合性狀表現突出。2006年貴州省煙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對其進行了田間評議,2008年通過全省烤煙品種委員會的農業評審,2009~2011年繼續進行種植研究。
2.1 形態特征和農藝性狀
黔西1號株形呈塔形,打頂后呈筒形,葉色淺綠,葉形長橢圓,葉尖漸尖,葉耳大,花色粉紅。自然葉片數25.1片,平均可采葉片21.3片,自然株高137.2 cm,打頂株高104.6 cm,腰葉長72.8 cm,寬24.5 cm,頂葉長60.8 cm,寬22.7 cm,莖圍9.6 cm,節距4.8 cm,從移栽到中心花開放60 d,大田生育期127 d。
從表1看,黔西1號的頂葉成熟期比對照K326晚1 d,大田生育期為127 d,比對照長1 d,可采葉數比對照多1片左右,打頂株高比對照高12.1 cm,腰葉比對照長3.2 cm,頂葉比對照長8.1 cm,田間整齊度均為整齊,農藝性狀符合育種目標和生產要求。

表1 黔西1號主要生育期和農藝性狀
2.2 抗逆性
2005~2006年抗病性鑒定結果表明,在田間自然條件下,黔西1號赤星病病指低于對照K326,黑脛病、青枯病抗性鑒定分別表現為中抗和高抗,對TMV,CMV,PVYN病毒病進行人工摩擦鑒定,表現為感病(表2,3)。

表2 2005年黔西1號與K326抗病性鑒定結果
數據來源:貴州省烤煙科學研究所。

表3 2006年黔西1號與K326抗病性鑒定結果
數據來源:貴州省烤煙科學研究所。
2005年試驗結果:黔西1號平均產量2 179.5 kg/hm2,產值16 760.3元/hm2,均價7.69元/kg,上中等煙率63.74%;對照K326平均產量1 972.5 kg/hm2,產值14 754.3元/hm2,均價7.48元/kg,上中等煙率63.96%。產值在畢節點、黔西點、平塘點、思南點均高于對照,各點上等煙率均高于對照。通過以上對比可以看出,黔西1號產量、產值、均價高于對照,上中等煙率略低于對照。
2006年試驗結果:黔西1號平均產量1 817.1 kg/hm2,產值15 554.38元/hm2,均價8.56元/kg,上中等煙率69.54%;對照K326平均產量1 927.65 kg/hm2,產值16 076.6元/hm2,均價8.34元/kg,上中等煙率73.99%。產量、均價、產值在黔西點、德江點高于對照。通過對比可以看出,黔西1號產量、產值、上中等煙率略低于對照,均價高于對照。
2007年試驗結果:黔西1號平均產量2 050.35 kg/hm2,產值20 954.6元/hm2,均價10.22元/kg,上中等煙率77.09%;對照K326平均產量2 013.0 kg/hm2,產值18 580.0元/hm2,均價9.23元/kg,上中等煙率73.66%。黔西1號主要經濟性狀與K326比較,產量、均價、產值在黔西點、余慶點均高于對照,各點上等煙率均高于對照。通過對比可以看出,黔西1號產量、產值、均價、上中等煙率均高于對照(表4)。
通過多年試驗研究表明,黔西1號經濟性狀較為穩定,且總體表現優于對照K326。

表4 2007年黔西1號與K326經濟性狀
數據來源:貴州省烤煙科學研究所。

表5 2006年初烤煙葉外觀質量
鑒定單位:貴州省煙草質量監督檢測站。

表6 2007年初烤煙葉評吸鑒定
鑒定單位:貴州省煙草質量監督檢測站。

表7 2006年初烤煙葉化學成分分析
檢測單位: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所測試中心。

表8 2007年初烤煙葉化學成分分析
檢測單位: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所測試中心。
從黔西1號初烤煙葉(9~13位葉)外觀質量檢測結果可以看出,黔西1號煙葉以橘黃和檸檬黃為主,雜色煙少,成熟度較好,葉片結構疏松,身份以稍薄到中等為主,油份以稍有為主體,色度以強和中等為主,外觀質量總體水平略好于K326(表5)。
經貴州省煙草質量監督檢測站檢驗結果表明,2005年區域試驗樣品黔西1號初烤煙葉B2F與對照多點相比,香氣質較好,香氣量足,微有雜氣,微有刺激性,余味尚純凈舒適。從評吸總分上看,2006年試驗樣品黔西1號初烤煙葉9~13位葉與對照多點相比,內在感觀質量總體表現為高于或等同。2007年試驗樣品黔西1號初烤煙葉8~11位葉及14~17位葉,內在感觀質量總體與對照K326相當(表6)。
經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所分析初烤煙葉化學成分表明,2005年黔西1號X1L、C3F初烤煙葉總糖及還原糖與對照K326相當;煙堿比K326低,在適宜范圍;總氮、鉀、氯含量與對照K326相當。化學成分總體較為協調,且明顯優于K326。2006年黔西1號9~13位葉初烤煙葉總糖在金沙點、畢節點、鎮遠點、德江點比對照K326低,還原糖在金沙點、鎮遠點、平塘點比對照K326高;煙堿比對照K326低;總氮與對照K326相當;鉀比對照K326高;氯與對照K326相當。化學成分總體較為協調,明顯優于K326(表7)。2007年多點綜合結果表明,黔西1號8~11位葉及14~17位葉初烤煙葉糖含量較K326略高,在適宜水平;煙堿比K326略低;總氮及鉀含量與K326相當。化學成分總體較為協調,明顯優于K326(表8)。
通過多年、多點試驗研究表明,黔西1號煙葉化學成分較為穩定、協調,且優于對照K326。
通過多年田間試驗表明,烤煙新品種黔西1號適應當地自然生態條件,具有抗逆性強、易烘烤等特點;株形呈塔形,打頂后呈筒形,自然葉片數25.1片,平均可采葉片21.3片,自然株高137.2 cm,打頂株高104.6 cm,腰葉長72.8 cm,寬24.5 cm,頂葉長60.8 cm,寬22.7 cm,莖圍9.6 cm,節距4.8 cm;葉色淺綠,葉形長橢圓,葉尖漸尖,葉耳大,花色粉紅;赤星病病指低于對照品種K326,中抗黑脛病、青枯病,感TMV,CMV,PVYN;初烤煙葉雜色煙少、成熟度較好、葉片結構疏松、油份比對照稍少、身份適中、色度較強;內在化學成分協調,總糖22%左右、還原糖20%左右、煙堿含量總體低于對照品種K326,處于適宜水平;香氣質較好、香氣量較充足、雜氣稍有、刺激性小、余味尚純凈;黔西1號在適宜區域種植,農藝性狀較好,產量、均價、產值、上中等煙率等經濟性狀指標明顯優于K326。
適宜種植區域選擇:黔西1號適宜在貴州省中等海拔煙區種植。適宜土壤為黃壤,土壤肥力中上等,緩坡或平地。實行輪作能夠減輕病害的發生。種植密度在每公頃16 500株左右,不宜過密,留葉數22~24片,每公頃施純氮97.5 kg左右,N∶P2O5∶K2O比例為1∶1∶2.5,每公頃增施7 500 kg左右農家肥能夠提高煙葉質量。對病毒病抗性較弱,應作好消毒工作,培育壯苗,保證移栽質量,并在大田期注意預防。按照“三段式”烘烤工藝進行烘烤,在烘烤下部煙葉時,應該遵循“適熟早采”的原則。其它栽培措施按優質煙葉生產技術措施進行。
在使用黔西1號時,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種植密度不宜過大;二是不適宜在高海拔區域種植;三是煙株大田生長勢旺,需肥量較大,應在土壤肥力較高的地塊種植;四是增施農家肥能有效提高煙葉品質;五是下部葉不耐熟,含水量較大,應適當提前采烤,綁竿和裝炕不宜過密。
[1] 周金仙.不同生態區煙草品種產量、品質變化研究初報[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03,18(1):97-102.
[2] 佟道儒.煙草育種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279-296.
[3] 唐永紅,馬英明,羅治明,等.優質抗病烤煙新品種適應性的研究[J].陜西農業科學,1999,(6):9-12.
[4] 袁來輝,向步金,魏緒文.黔西煙草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
BreedingofNewTobaccoVarietyQianxiNo.1andItsCharacteristics
WANGYu-chuan,CAILiang-yong,WANGBang,ANXing-hua,CHANGKai
(Qianxi Branch, Bijie Tobacco Company of Guizhou Provincial Corporation,Guizhou Qianxi 551500,China)
Qianxi No.1, a new flue-cured tobacco variety, was systematicly selected from the variant lines of K326. Qianxi No.1 had tower-shaped plant type, long elliptic shaped leaves, and a 127 d field growth period. Its agronomic and economic traits were superior to K326. The cultivation and modulation techniques of Qianxi No.1 were simple. The leaves of Qianxi No.1 featured full maturity and were easy to cure. The cured leaves had high apparent quality, and the contents of chemical components were harmonious,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smoking was superior to K326. Qianxi No.1 had high resistance and strong adaptability.
Flue-cured tobacco; Breeding; Characteristics; Qianxi-1
2011-04-23
王玉川(1979-),男,貴州畢節人,助理農藝師,主要從事烤煙科研工作。Email:wangyuchuan2000@126.com。
貴州省煙草專賣局項目,編號2006-2009。
S572.03
A
1001-5280(2012)01--05
10.3969/j.issn.1001-528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