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婁底市科技局,湖南婁底 417000; 2 婁底市農業局,湖南婁底 417000; 3 婁底市婁星區農業局,湖南婁底 417000)
2012-08-18
陳虹夙(1968-),女,湖南雙峰人,實驗師,從事產品開發與技術推廣。
湘中地區油菜新品種適應性研究
陳虹夙1,李萬里2,肖書華3
(1 婁底市科技局,湖南婁底 417000; 2 婁底市農業局,湖南婁底 417000; 3 婁底市婁星區農業局,湖南婁底 417000)
為篩選適合湘中地區種植的雙低油菜品種,2011~2012年引進了5個油菜品種在婁底進行比較試驗。結果表明:興地油1號、湘雜油763、湘雜油5號抗病性強、豐產性好,可在湘中地區示范推廣;湘雜油591、灃油792產量較低,宜進一步試驗示范。
油菜;品種;比較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的逐步提高,市場對優質菜子油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為滿足市場需求,改變湘中地區油菜品種多、亂、雜、單產低、優質品率不高的局面,篩選適合湘中地區栽培的優質高產雜交油菜新品種,在婁星區萬寶鎮江溪村進行了優質雜交油菜新組合比較試驗,旨在為湘中地區油菜新品種的引進提供依據。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11~2012年度在婁星區萬寶鎮江溪村實施。試驗田排灌方便,土壤類型為黃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前作一季晚稻。
1.2 供試材料
興地油1號(常德興地種業有限公司提供)、湘雜油763、湘雜油591、灃油792(以上3個品種由湖南省春云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湘雜油5號,以湘雜油4號為對照。
1.3 試驗方法
10月2日收割一季晚稻后翻耕整平土壤,按凈廂寬2 m分廂,10月14日按株行距33 cm×25 cm挖穴,穴施45%硫酸鉀復合肥600 kg/hm2作基肥。供試品種9月17日播種育苗,10月15日移栽,10月27日用尿素75 kg/hm2對水7 500 kg淋蔸作苗肥,11月22日用尿素150 kg/hm2對水15 000 kg淋蔸,12月16日用尿素150 kg/hm2對水15 000 kg淋蔸作臘肥,2月22日每公頃用30 g裝硼肥30包對水450 kg葉面噴施,其他農藝措施同大面積生產。5月17日分小區收割裝袋,5月29日脫粒。
1.4 觀測記載內容
在油菜生長期對各個參試品種生育特性和農藝性狀進行觀察記載。收獲期隨機取樣10株,根據文獻[1]記載標準統計株高、一次分枝位、一次有效分枝數、二次分枝數、單株有效角果數、主軸長、每果粒數、千粒重和小區實際產量。
2.1 冬前春后長勢
12月16日調查,興地油1號、灃油792幼苗長勢旺盛,植株生長平衡,葉片寬大。湘雜油591、湘雜油763、湘雜油5號幼苗長勢好,植株生長平衡,株型較高,湘雜油4號幼苗長勢中等,植株生長平衡,株型較矮。春后調查,興地油1號、湘雜油591、湘雜油5號生長整齊,長勢好,湘雜油763、灃油792、湘雜油4號生長整齊,長勢中等。說明引進的5個品種與當地當家品種湘雜油4號相比苗期具有優勢。
2.2 生育期
從表1可以看出,興地油1號、湘雜油763、湘雜油5號、湘雜油591、灃油792始花期分別較對照湘雜油4號早9、3、9、11、0 d;盛花期分別較對照湘雜油4號早8、2、5、9、2 d;成熟期分別較對照湘雜油4號早2、3、3、4、2 d;全生育期分別較對照湘雜油4號短2、3、3、4、2 d。說明引進的5個品種始花期、盛花期、成熟期均比湘雜油4號有所提前,全生育期短2~4 d,早熟性優于對照。

表1 參試品種生育期調查表
2.3 單株經濟性狀
從表2可以看出,興地油1號、湘雜油763、湘雜油5號、湘雜油591、灃油792株高分別較對照湘雜油4號高20、12、20、19、2 cm,說明引進的5個品種在株高方面具有優勢。興地油1號、湘雜油763、湘雜油5號在主軸長、單株有效角果數、每角實粒數、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綜合來看比對照湘雜油4號有明顯優勢,經濟性狀優于對照;湘雜油591、灃油792在主軸長、單株有效角果數、每角實粒數綜合來看比對照湘雜油4號沒有明顯優勢,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總數低于對照,整個經濟性狀劣于對照。

表2 參試品種單株經濟性狀調查表
2.4 菌核病
成熟時調查,菌核病病株率興地油1號、湘雜油763、湘雜油5號、湘雜油591、灃油792分別為5%、8%、5%、8%、20%,只有灃油792較對照湘雜油4號高10%。以上結果表明興地油1號、湘雜油763、湘雜油5號、湘雜油591抗病性強于對照。
2.5 測產結果
從表3可知,興地油1號、湘雜油763、湘雜油5號實際每公頃產量為4 875、4 803、4 683 kg,較對照湘雜油4號增585、513、393 kg,分別增產13.6%、12%、9.2%,湘雜油591、灃油792實際每公頃產量為4 233、3 903 kg,較對照湘雜油4號減57、387 kg,分別減產1.3%、9%。說明興地油1號、湘雜油763、湘雜油5號豐產性好,產量高;湘雜油591、灃油792豐產性一般,產量較低。

表3 實際產量結果
綜合各方面的農藝性狀和產量表現,認為興地油1號、湘雜油763、湘雜油5號抗病性強、豐產性好,可在婁底示范推廣;湘雜油591、灃油792產量較低,宜進一步試驗示范。
[1] 王國槐.農學實踐[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191-192.
[2] 靳芙蓉,劉睿洋,皇甫海燕,等.甘藍型油菜早熟品種比較試驗[J].作物研究,2012,26(3):219-223.
[3] 吳美南.油菜新品種評比試驗簡報[J].上海農業科技,2010,(1):62.
[4] 鄭 莉.雙低油菜新品種比較試驗初報[J].福建農業科技,2010,(1):17-19.
S565.403.7
A
1001-5280(2012)05-0469-02
10.3969/j.issn.1001-5280.2012.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