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廣西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南寧 530007; 2 廣西大學農學院,南寧 530005)
2012-07-30
段維興(1984-),男,山西臨汾人,碩士,研究實習員,主要從事甘蔗育種及種質創新研究,Email:duanweixing@gxaas.net。*通信作者,Email: zhanggm68@gxaas.net。
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基金(2011GB2E100014);廣西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基金(SQ2011ECE100043);廣西自然科學基金(2011GXNSFF018002、2010GXNSFD013034、2012GXNSFBA053036);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CARS-20-1-3);廣西農科院基本科研業務專項(桂農科2011YT01、2011YT04、2012YM14);廣西農業科學院科技發展基金(2011JM06)。
4種除草劑對甘蔗新品種產量及構成因素的影響
段維興1,劉許輝2,楊海霞2,王澤平1,高軼靜1,張榮華1,羅霆1,宋煥忠1,張革民1*
(1 廣西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南寧 530007; 2 廣西大學農學院,南寧 530005)
以桂糖29號、桂糖02-1156、桂糖05-3084、新臺糖22號4個甘蔗品種為材料,用56%二甲四氯鈉鹽、48%蔗草滅、38%莠去津、99.9%乙草胺4種除草劑做防除雜草的田間試驗。結果表明:甘蔗產量最高的為38%莠去津膠懸劑處理,但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產量構成因素中,莖徑差異顯著,株高、有效莖數、分蘗率差異不顯著。這4種除草劑對甘蔗安全性好,可做土壤封閉和芽后(3~5葉)處理。其中56%二甲四氯鈉粉劑對單子葉雜草防效差,99.9%乙草胺乳油對3葉以上的雜草防效差,38%莠去津膠懸劑防效最佳,田間劑量以3 748 g/hm2為宜。
甘蔗;除草劑;產量
廣西甘蔗種植面積和蔗糖產量居全國首位,蔗田雜草是影響廣西各蔗區甘蔗產量的重要因素。甘蔗生長期長,雜草危害大,人工難以防除,勞動強度大,且經常因勞力不足,防除不及時而造成雜草與甘蔗爭光搶肥,影響甘蔗正常生長,受草害嚴重的田塊甘蔗減產可達30%~70%[1~3]。現階段化學防治仍是蔗田除草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工效,減輕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成本。目前甘蔗田常用除草劑主要是二甲四氯鈉鹽、蔗草滅、莠去津、乙草胺單劑及其混配制劑,這些除草劑對甘蔗田一般雜草有著優異的防除效果[4,5]。本試驗采用4種不同化學除草劑對甘蔗新品種產量及構成因素進行防效對比,探索其防效差異性和對甘蔗產量及構成因素的影響。
1.1 試驗材料
試驗設在南寧市隆安縣丁當鎮浪灣農場旱地,土壤肥力中等,土質為沙壤土,前作甘蔗。試驗設4種除草劑處理,A:56%二甲四氯鈉粉劑2 144 g/hm2(廣西易多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B:48%蔗草滅可溶性粉劑2 998 g/hm2(廣西易多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38%莠去津懸劑3 748 g/hm2(吉林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D:99.9%乙草胺乳油1 874 g/hm2(廣西易多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試驗甘蔗品種:桂糖29號,桂糖02-1156,桂糖05-3084,新臺糖22號。
1.2 試驗方法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設置4種除草劑處理大區,每大區內按不同品種設置4個小區,每小區種3行,行長7 m,行距1.1 m,小區面積23.1 m2,共16個小區。2011年3月20日種植,4月30日上午噴施4種除草劑,4個噴霧器分別噴施。5月30日調查總苗數,10月31日調查每公頃有效莖數,11月10日調查株高、莖徑,2012年2月6日田間測產。
2.1 4種除草劑對甘蔗產量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C(38%莠去津)處理的產量最高,為94.86 kg/hm2,B(48%蔗草滅)處理的產量為92.14 kg/hm2,A(56%二甲四氯酸鈉)處理的產量為89.47 kg/hm2,D(99.9%乙草胺)處理的產量最低,為84.59 kg/hm2,但各處理間產量差異不顯著。

表1 4種除草劑處理的甘蔗產量(kg/hm2)
2.2 4種除草劑對甘蔗株高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B(48%蔗草滅)處理的株高為213.25 cm,C(38%莠去津)處理的株高為213.25 cm,A(56%二甲四氯酸鈉)處理的株高為207.5 cm,D(99.9%乙草胺)處理的株高為204.0 cm,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但新臺糖22號極顯著高于其他3個品種。

表2 4種除草劑處理的甘蔗株高(cm)
注:表中不同大小寫字母表示差異分別達0.01和0.05顯著水平。下同。
2.3 4種除草劑對甘蔗莖徑的影響
由表3可知,處理D(99.9%乙草胺)的莖徑最大,為2.72 cm;處理C(38%莠去津)莖徑為2.67 cm;處理B(48%蔗草滅)莖徑為2.62 cm;處理A(56%二甲四氯酸鈉)莖徑為2.49 cm。試驗表明,處理D、C的莖徑顯著高于處理A。

表3 4種除草劑處理的甘蔗莖徑(cm)
2.4 4種除草劑對甘蔗有效莖數的影響
從表4可以看出,D(99.9%乙草胺)處理的每公頃有效莖數為77.86萬條,C(38%莠去津)處理的每公頃有效莖數為73.93萬條,B(48%蔗草滅)處理的每公頃有效莖數為73.57萬條,A(56%二甲四氯酸鈉)處理的每公頃有效莖數為72.26萬條,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

表4 4種除草劑處理的甘蔗有效莖數(萬條/hm2)
2.5 4種除草劑對甘蔗分蘗率的影響
由表5可以得出,A(56%二甲四氯酸鈉)處理的分蘗率為169.19%,C(38%莠去津)處理的分蘗率為153.72%,D(99.9%乙草胺)處理的分蘗率為126.58%,B(48%蔗草滅)處理的分蘗率為103.43%,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

表5 4種除草劑處理的甘蔗分蘗率(%)
3.1 除草劑對甘蔗產量有影響
試驗表明除草劑對甘蔗產量影響不同,4種除草劑處理下產量順序為C>B>A>D,但各處理間產量差異不顯著。
38%莠去津懸浮劑是選擇性莖葉除草劑,用于防除一年生禾本科和闊葉雜草,對少數多年生雜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殺草譜廣,持效期長,對甘蔗及下茬作物安全等特點[6]。此次試驗表明,該藥對甘蔗單、雙子葉雜草有較好的防效,藥后 14 d,防效均達97%以上,且藥劑對甘蔗安全。
48%蔗草滅可溶性粉劑是選擇性內吸傳導型除草劑,殺草譜廣,一次施藥就可以控制蔗地的多種雜草,藥效期40~50 d,對甘蔗安全,施藥期寬。此次試驗表明,該藥對單、雙子葉雜草都有較好的防效,但對草齡較大的雜草(5~6 葉以上)防效差,因此正確使用該藥是取得較好防效的基礎。
56%二甲四氯鈉粉劑是苯氧乙酸類選擇性激素型除草劑,殺草譜比較窄,可被植物的根、莖、葉吸收,在禾本科植物體內易被代謝而失去毒性;雙子葉植物不能代謝,導致莖、葉扭曲、根變形,喪失吸收水分和養分的能力,逐漸死亡[7]。此次試驗表明,該藥對單子葉雜草香附子、馬唐、稗草的防治效果差,對雙子葉雜草勝紅薊、辣子草等防治效果好。
99.9%乙草胺乳油屬酰胺類選擇性芽前除草劑,用于防除馬唐、稗草、狗尾草、畫眉草、牛筋草、硬草、看麥娘、早熟禾、千金子等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對鴨跖草、馬齒莧、龍葵、繁縷、藜、野莧等小粒種子闊葉雜草也有良效,持效期1~2個月[8]。此次試驗表明,該藥對低齡雜草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對草齡在 3 葉期以上的雜草和多年生雜草幾乎沒有殺傷力。
3.2 除草劑對甘蔗產量構成因素有影響
試驗得出在4種除草劑處理下甘蔗莖徑差異顯著,處理D(99.9%乙草胺)莖徑顯著高于處理A(56%二甲四氯鈉)。但由于處理D(99.9%乙草胺)株高、分蘗率低于處理A(56%二甲四氯鈉),所以處理D(99.9%乙草胺)產量略低于處理A(56%二甲四氯鈉)。各處理間株高、有效莖數、分蘗率差異不顯著。
從試驗中發現,桂糖02-1156施用除草劑3 d后葉片上有少量明顯的褪綠斑,甘蔗葉色淡、長勢弱,有輕度抑制,30 d后斑點逐漸消失,藥后45 d已看不見褪綠斑,總體來說對甘蔗生長影響不大。桂糖29號分蘗率為192.17%,高于其它3個品種,說明該品種分蘗力強,下種量不宜過多。
試驗結果表明,蔗田施用除草劑后甘蔗整個生育期雜草少,避免了雜草與甘蔗爭光、爭肥、爭水的矛盾,從而促進分蘗、增加單位面積有效莖數,促進蔗株增高、蔗莖增粗,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所以正確施用除草劑可以增產增收。
3.3 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38%莠去津膠懸劑是較好的甘蔗土壤處理劑,在甘蔗種植中已使用多年,適用芽前處理,土壤封閉。在本試驗4種除草劑中防除雜草效果最好,甘蔗產量最高。因此,可用作甘蔗苗后雜草處理劑,同時使用后還有一定的土壤封閉作用,使用劑量以3 748 g/hm2為宜。通過調查,處理后14 d,只有處理A(56%二甲四氯鈉)有少量雜草萌發,其它處理均未發現有新增雜草出現,說明試驗所選除草劑對雜草均有一定的土壤封閉作用。
從調查中還發現,草齡較大的雜草(5~6葉以上),對除草劑的耐藥性較強。因此,在使用除草劑進行甘蔗苗后雜草處理時,應在5葉期前進行,特別是單子葉雜草較多的地塊更應如此。目前所使用的甘蔗選擇性除草劑主要是針對一年生單、雙子葉雜草的,而對于多年生雜草較多的地塊應注意與其它防治措施配合進行。
[1] 韋橋現,廖世純,林健乾.80%莠滅凈防除蔗田雜草藥效評價[J].廣西農業科學,2006,37(5) : 548-550.
[2] 黃健君.幾種常用化學除草劑防除蔗地雜草試驗[J].廣西植保,2007,20(4) : 16-18.
[3] 覃建林,龍麗萍,梁衛忠,等.13種除草劑對甘蔗田惡性雜草香附子的防除效果試驗及評價[J].廣西農業科學,2005,36(4) :359-362.
[4] 左洪亮,曾 勇,高 璐,等.二甲四氯鈉與莠滅凈混用防除甘蔗田雜草的田間效果[J].湖北農業科學,2010,49(11) : 2798-2801.
[5] 王 磊,張 宇,唐 靜.敵草隆與莠去津復配對雜草的防除效應[J].廣東農業科學,2007,(9) : 69-71.
[6] 李 俊,楊洪昌.不同甘蔗除草劑藥效試驗[J].中國糖料,2010,(2):35-36.
[7] 閆青云,梁元耀,方 峰,等. 4種除草劑防除甘蔗田惡性雜草試驗[J].西南農業學報,2011,24(6):2234-2237.
[8] 管楚雄,張 玫. 幾個土壤處理除草劑防除蔗田雜草效果初報[J].甘蔗糖業,1994,(2):18-20.
EffectsofFourKindsofHerbicidesonYieldandYieldComponentsofNewSugarcaneVarieties

(1 Sugarcane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ning, Guangxi 530007, China; 2 College of Agronomy,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5, China)
Field experiment on effect of four kinds of herbicides, 56% MCPA sodium, 48% Zhecaomie, 38% atrazine and 99.9% acetochlor on weed control was carried out with 4 sugarcane varieties, Guitang No.29, Guitang 02-1156, Guitang 05-3084 and ROC22, as materials,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yield of treatment of suspension concentrate of 38% atrazine was highest while there w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Stalk diameter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hile plant height, millable stalks or tillering rate had not. The four kinds of herbicides were safe to sugarcane, which could be used for soil sprayed and post-emergence (3~5 leaves). Control effect of powder concentrate of 56% MCPA sodium on monocotyledon weeds and that of emulsifiable concentrate of 99.9% acetochlor on weeds with more than 3 leaves was bad. Control effect of suspension concentrate of 38% atrazine was best and the optimal dose was 3 748 g/hm2.
Sugarcane; Herbicide; Yield
S566.1
A
1001-5280(2012)05-0504-04
10.3969/j.issn.1001-5280.201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