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素芳,彭幼清,凡 蕓,孟仲瑩
社區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血壓病人治療依從性的調查分析1)
馬素芳,彭幼清,凡 蕓,孟仲瑩
[目的]探討社區多元文化背景高血壓病人的治療依從性現狀,為對其進行健康教育提供理論依據。[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以上海市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登記在冊的符合入選標準的104名多元文化背景高血壓病人為研究對象,進行一般資料及治療依從性水平的調查。[結果]社區多元文化背景高血壓病人的治療依從性不高,得分為36.21分±9.23分;不同經濟收入及費用支出類別的病人治療依從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民族、宗教信仰、籍貫、文化程度、職業等文化因素與高血壓病人的治療依從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社區多元文化背景高血壓病人依從性水平亟待提高,應加強對社區多元文化背景高血壓病人的健康教育,建立符合其文化背景的健康教育方式,以提高社區多元文化背景高血壓病人的治療依從性。
高血壓;社區;多元文化背景;治療依從性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社會老齡化的加劇,高血壓作為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發病率不斷攀升。目前我國至少有2億高血壓病人,即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2個患高血壓[1],在未治療病人中存在70%~80%腦卒中、10%~15%冠心病、5%~10%腎衰竭的危險,高血壓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2]。有研究表明,病人病情的發展及治療效果的好壞與病人的治療依從性密切相關[3-5]。治療依從性是指病人的行為(服藥、飲食及改變其生活方式等)與臨床醫囑的符合程度[3]。調查顯示,2010年上海市常住外地人口已達到近40%。由于國內外人口流動的快速增加,具有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地域、不同語言等的多元文化背景的病人越來越多[6],目前,對高血壓人群的治療依從性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較多[7-9],但對社區多元文化背景的高血壓病人的治療依從性現狀論述較少,多元文化背景病人是指既具有主流文化特征,又具有與主流文化相對應的因民族、宗教、地域等不同而形成的自身信念、價值觀和生活習慣特征的病人[10,11]。本研究旨在調查社區具有宗教信仰高血壓病人、非上海戶籍且在外地生活10年以上病人及少數民族高血壓病人的治療依從性現狀,為上海開展社區多元文化背景高血壓病人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學依據。
1.1 對象 采用隨機抽樣法抽取上海市浦東新區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登記在冊的符合入選標準的1 000名多元文化背景的高血壓病人中的104名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收縮壓≥140 mm Hg(1 mm Hg=0.133 k Pa)和(或)舒張壓≥90 mm Hg[1]原發性高血壓病人;②自愿參加本研究;③智力及聽力正常;④患病后在上海居住≥1年并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者,有宗教信仰病人或外地病人(非滬籍且在外地已生活10年以上的病人)或少數民族病人。排除標準:①繼發性高血壓病人;②合并有其他嚴重急慢性疾病,如惡性腫瘤,嚴重的心、肺、腦、肝腎疾??;③正在參加或近半年內參加過類似研究者;④意識或精神障礙,無法進行正常溝通者;⑤無法自理的病人。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被調查者均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問卷采取現場發放和現場收集,填寫時間20 min~30 min。共發放問卷120份,收回有效問卷104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87.7%。問卷內容:①一般資料包括病人的民族、宗教信仰、籍貫、文化程度、經濟收入等7個條目。②治療依從性量表采用孫萍[12]翻譯芬蘭學者Landenpera研制的高血壓病人依從性量表。其內容效度為0.76,Cronbach’sα為0.877。包括意向、生活方式、態度、責任、吸煙、藥物治療6個因子,共14個條目,答案采用4分制計分法。總分為14分~56分,分值越低說明依從性越高。將14.0分~22.4分定義為高水平,22.5分~39.2分定義為中等水平,39.3分~56.0定義為低水平。高水平表示研究對象依從行為好,中等水平表示研究對象依從行為較差,低水平表示研究對象依從行為差。
1.2.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采用描述性分析、Mann-WhitneyU檢驗、t檢驗、方差分析進行統計分析;檢驗水準α=0.05,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血壓病人依從性行為總得分及各因子得分(見表1)

表1 依從性行為總體得分及各因子得分 分
2.2 不同文化背景病人治療依從性得分比較(見表2)
多元文化護理是指護士按照不同護理對象的世界觀、價值觀、宗教信仰、生活習慣等采取不同的方式,滿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健康護理需求的活動[13]。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加快,上海市流動人口增加迅速[6],在社區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病人越來越多,實施多元文化護理健康教育已勢在必行,它已是社區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然而實施多元文化護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首先要了解病人的文化背景及其影響,特別是了解其治療的依從性與文化背景的關系,以制訂行之有效的多元文化護理健康教育計劃。本研究調查社區多元文化背景高血壓病人的治療依從性現狀,為多元文化護理的健康教育干預奠定基礎。

表2 不同文化背景病人治療依從性得分比較
3.1 社區多元文化背景高血壓病人治療依從性不容樂觀 我國高血壓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高血壓控制率僅為6.1%,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病人的治療依從性差[14],依從性是評價病人是否按照醫囑積極進行治療的一項重要指標。本研究顯示,社區高血壓病人治療依從性不高,總體得分36.21分±9.23分,與張晶等[7]的研究一致;依從性水平各因子中以藥物治療依從性水平最差,與沈小華[8]的研究結果一致。高血壓已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生活方式的干預是高血壓基礎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就是提高病人的治療依從性。當今社會是一個具有多元文化的時代,各種文化碰撞、并存,作為經濟發展前沿的上海,外來常住人口增長迅速,少數民族人口增長突出,已經達到27.6萬人,增長率為165.4%[15],此外,信教人數也不斷增加,已經達到87萬人[16]。而目前對于高血壓病人的依從性干預的內容及措施忽視了病人的文化背景因素對其疾病、保健、康復、就醫的影響,也忽視了文化因素對其依從性護理干預內容及方法接受的影響。本研究表明,多元文化背景的高血壓病人的依從行為較差,面對這一具有獨特信念、價值觀及生活方式的病人群體,有針對性地開展護理健康教育干預,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已勢在必行。
3.2 高血壓病人治療依從性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響 本研究發現,社區中不同籍貫、不同民族、有無宗教信仰、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職業背景的高血壓病人的治療依從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究其原因:一是語言問題阻礙了護患及醫患的溝通效果。雖然大多數外地及少數民族病人能講普通話,但是確有部分老年病人聽不懂也不會講普通話,他們與醫護人員的溝通尚有障礙,影響了其治療的依從性;二是本地居民長期接受上海醫療衛生保健服務體系的服務,對該體系健全的規范要求、服務的方式及服務的人員比較熟悉,這有利于解決居民對疾病的知識及操作技能問題,有利于其積極配合治療,有利于其依從性行為的構建;三是信念信仰對個體的影響,有宗教信仰的病人在接受藥物治療及飲食等社區護士教育內容時,可能借助了心中信念的力量,因此表現出更容易接受信息并采取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故依從性較好;四是文化背景對病人自身保健、就醫等行為的影響[13],少數外地病人,對現代診療技術表示不理解,有些甚至認為還是本土醫生治療水平是最高的[15],因此不愿意接受每天的治療,故依從性欠佳;此外,因醫護人員缺乏對病人風俗禁忌的了解,導致不尊重病人的行為偶有發生,甚至發生護患沖突,導致病人失去對醫護人員的信任也是影響病人依從性的重要因素。
研究同時提示,社區不同文化背景的高血壓病人其依從性與不同經濟收入及不同付費方式均有關。收入較高者及醫保付費者依從性高,原由可能與這組人群文化程度較高,職業多為教師及醫務人員,其對知識的需求與接受程度均較高有關。
3.3 提高社區多元文化背景高血壓病人治療依從性的幾點建議
3.3.1 加大對社區多元文化背景病人的健康教育力度 實踐證明,健康教育是提高病人治療依從性的重要手段[17,18],其可以有效地培養病人的自我保健護理意識,使其自覺采納有利于健康的行為,從而有效地控制血壓。應加大對社區多元文化背景病人的健康教育的力度,針對不同籍貫、不同民族、有無宗教信仰、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職業背景的高血壓病人,除耐心細致、反復講解高血壓疾病治療的有關知識及技能外,還應根據非上海戶籍的外地病人、有宗教信仰病人及少數民族高血壓病人不同的語言、習俗禁忌及學歷分別制訂健康教育的計劃并實施,將多元文化護理健康教育貫穿于三級預防的始終,真正做到防、治、保、康有機結合,滿足不同文化背景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達到有效控制血壓的目標。
3.3.2 加強對社區護士多元文化護理的培訓力度 目前,臨床護士多元文化護理認知水平不高[19-21],教育缺失和認知缺如是主要原因[20]。應加強對社區護士的多元文化護理培訓力度,加強護士語言、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及宗教文化的相關知識培訓,使其認識到文化的多樣性,以了解文化背景對病人健康、疾病、就醫、保健及信念的影響,理解病人文化背景與護理實踐的緊密聯系,掌握多元文化護理的理論及實施策略,實現思維和行動上從一元到多元的轉換,從而達到為不同文化背景的高血壓病人提供與其文化相一致的護理,使千差萬別的人都達到治療及康復所需的最佳身心狀態的目的。
3.3.3 實施符合病人文化背景的健康教育方式 健康教育方式方法是影響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社區護士健康教育過程中應考慮高血壓病人的文化水平、職業特點等直接影響病人的文化背景因素,深挖病人依從性問題的文化根源,以“對癥下藥”。不同文化差異可當做不同健康教育的導流明渠,將文明行為、規范和信念變成健康教育的催化劑。根據不同民族、宗教,禁忌、飲食、禮儀等的不同,在制定飲食、運動、戒煙限酒等“硬措施”的同時,也要融入“軟措施”,交流時尊重病人的各項習俗及禁忌;運用宗教信仰的力量矯正行為,去除不健康行為,促進健康行為的形成。每位病人均可以采取不同的健教方式,如信仰佛教的病人信奉人性本善,通過感化及家庭支持對于矯正健康行為效果佳。如信教護士經常同病人一起禱告、誦經,增強了病人對護士的信任感,推進了社區多元文化背景的高血壓病人健康教育的開展,提高了其治療的依從性。
[1]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修訂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
[2]劉一建,劉宇洲.高血壓病人服藥依從性與堅持服藥自我效能相關性研究[J].醫藥導報,2009,28(4):526-527.
[3]Haynes RB,Sackett DL,Taylor DW.Compliance in health care[M].Baltimore MD:John Hopkins Press,1999:1-18.
[4]Sandberg A,Kostev K,Ehlken B.Persistence and compliance in hypertension treatment with Olmesartan Medoxomil–analysis of real-life prescription data[J].Value in Health,2011,14(3):A43.
[5]Guvenc K,Albert W.Can we reduce the cost of illness with more compliant patients?An estimation of the effect of 100%compliance with hypertension treatment[J].Journal of Pharmacy Practice,2011,24(3):345-350.
[6]上海市統計局.2011上海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1:1.
[7]張晶,徐梅英,孫莉.高血壓病人健康教育與治療依從性調查[J].護理研究,2006,20(7C):1895-1896.
[8]沈小華.高齡高血壓病人治療依從性調查及護理對策[J].護理研究,2006,20(11C):3022-3024.
[9]張祖菊.新發高血壓病患者依從性影響因素的質性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9):5-7.
[10]霍苗.護理人員文化照護能力測評工具的研制及現狀調查與分析[D].北京:中國醫科大學,2009:1.
[11]孫燕.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教師專業發展研究[D].西寧:青海師范大學,2011:1.
[12]孫萍.護理干預對社區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自我功效和依從行為影響的研究[D].北京: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2006:1.
[13]姜安麗.護理理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59-260.
[14]劉麗丹,田鳳美,劉玉,等.高血壓病患者非藥物治療依從性的研究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2A):36-37.
[15]高向東,余運江,黃祖宏.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城市適應研究——基于民族因素與制度因素比較[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32(2):44-49.
[16]晏可佳.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上海宗教事業的發展[J].上海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8(5):39-41.
[17]奚玉珍,潘安平,李晨晨,等.個體化健康教育對門診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臨床護理雜志,2011,10(4):12-14.
[18]劉煥菊.護理干預提高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5):251-252.
[19]彭幼清,錢培芬,江萍,等.上海市特需護士多元文化護理認知現況的調查[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4):35-37.
[20]彭幼清,劉薇群,李佩珍,等.特需護士多元文化護理認知狀況調查[J].護理學雜志,2006,21(14):10-11.
[21]樸玉粉,吳金燕,王志穩,等.護士多元文化護理認知度及培訓需求調查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07,7(11):25-28.
A survey and analysis on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community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
Ma Sufang,Peng Youqing,Fan Yun,etal
(Medical College of 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 China)
R473.2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2.34.012
1009-6493(2012)12A-3197-03
1)為上海市浦東新區衛生局衛生科技項目,編號:PW2012C-1。
馬素芳,護師,碩士研究生在讀,單位:200092,同濟大學醫學院;彭幼清(通訊作者)單位:200120,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凡蕓、孟仲瑩單位:200120,濰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2012-06-12;
2012-11-20)
(本文編輯 孫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