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國新能源集團黨委
氣化山西謀轉型 創先爭優促跨越
山西國新能源集團黨委

作為新能源的追求者、節能減排的推進者、低碳經濟的探索者,山西國新能源集團以“愛省、奉獻、創新、發展”為核心價值觀,在三晉大地全力推進“天然氣、煤層氣、焦爐煤氣、氫氣”四氣合一的產業發展戰略。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集團黨委高度重視,通過深化活動方案,使其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導性,真正貼近了組織建設、貼近了隊伍建設、貼近了項目、貼近了指標、貼近了基層工作。
兩年來,山西國新能源集團黨委以堅持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主題,以加強和改進國新能源集團各級黨組織建設、提升國新能源集團黨建工作整體水平為目標,通過實行領導班子綜合考核、支部書記例會、省思會和懇談會制度,穩步扎實地推進創先爭優活動長效機制的建立,進一步激發了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立足本職,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熱情。
山西國新能源集團各級黨組織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以“三講、三看、三比”活動為載體,圍繞經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專注于自身優勢和自身競爭力提高,使創先爭優活動成為黨政優勢轉化為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實踐。
(一)主營業務協同發展,科學發展能力顯著增強。集團公司以燃氣業務帶動利潤增長、煤炭和貿易業務帶動銷售收入增長,實現了燃氣、煤炭、貿易產業協同發展,企業綜合實力明顯提升。一是燃氣產業始終堅持“氣源多元互補,管網縱橫貫通,科學有效管理,全面加快實施”的指導思想,在氣源互補、設施建設、市場開發上實現了新突破,以管網互通、戰略互供為目標,進一步完善了天然氣公司與煤層氣公司、壓縮氣公司“一體兩翼”的“氣化山西”推進格局。二是煤炭產業在落實煤源、運力、用戶的基礎上,狠抓成本控制、靈活經營、提升服務、煤礦建設工作,逐步形成礦、路、站、電一體化,運、儲、銷一條龍,實現了新跨越。三是貿易產業以實體轉型為突破口,以“上控資源、中聯物流、下建網絡”為工作思路,大力推行“對標”管理,從根本上改變了經營品種單一、業態單一、盈利方式單一的傳統經營模式。
(二)大力開展技術領域創新,全力推動轉型跨越發展。氣體混合是集團公司實施“氣化山西”的一大創舉,以山西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研究設計院為平臺,在低價、優質、穩定氣源的研發上尋求突破,并且每年投入1000萬元作為科研經費,支持新項目的研發,實現產學研一體化。一是通過山西頁巖氣開發先導項目研究對山西地區的地質狀況進行了分析,全力推進頁巖氣在山西的開發利用。二是焦爐煤氣合成天然氣項目的實施為焦爐煤氣合成天然氣在全省乃至全國的推廣提供了示范。三是氫混天然氣(HCNG)項目的建成運行,創造了多項中國第一,該創新項目的實施為山西焦化企業焦爐煤氣中氫的利用找到了一條很好的途徑。四是摻氫天然氣儲氣設備密封設施研制及金屬性能研究,為集團公司下一步天然氣儲氣設施的建設打下堅實基礎。五是天然氣長輸管道仿真系統開發,為集團公司天然氣長輸管道安全輸配和檢測提供了依據。
(三)與現代企業制度全面接軌,打造以國際標尺衡量的新能源企業。杰出的管理團隊是企業成長、變革最關鍵的因素之一,集團公司通過“四種能力”、“五個一”的學習探討和實踐探索,真正加強了團隊和制度建設。一是通過確立現代企業管理體系,構建了集中決策、分層經營、互相推動的適應集團化發展的管理新體系,各級領導班子團結協作、步調一致。二是通過突出理論學習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認真落實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不斷創新黨委中心組學習形式,切實提高各級班子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三是通過堅持集體領導和分工負責相結合,不斷完善集團區域工作委員會重點工作和項目的高效推進。四是通過全面啟動信息化建設,提升了管理效率,實現了有序、高效發展。五是根據省國資委業績考核新要求,在完善班子建設考核的基礎上,逐步轉向EVA考核模式,以經濟增加值作為考核標準,使考核結果更為科學、合理。六是進一步提高對企業效能監察工作的深刻認識,從深度和廣度方面積極開展效能監察工作,全面查找崗位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和存在的問題,進一步科學梳理、優化崗位工作流程,不斷健全崗位機制。七是全面推進集團公司標準化建設,通過統一人員管理模式、統一運行管理模式、統一目視化管理模式及統一環境美化模式的實施,全面提升集團公司現代化管理水平。
(四)“人才強企”戰略全面實施,企業核心競爭力有效提升。集團公司為適應“四氣合一”、“氣化山西”戰略需要,始終堅持“人才強企”戰略。2011年至今,集團公司從業務知識、團隊建設、個人素質提升、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實施了全方位、多層次、多領域、地毯式的專業化全員大培訓。一是開展新能源知識的培訓,聘請清華大學、石油大學等知名院校專家教授授課,學員來自集團公司各處室,集團公司參、控股的燃氣企業,達400余人。二是開展強化經營業務培訓,真正做到“學財務的懂業務,懂業務的會財務”。集團以上海交通大學、山西財經大學專家為主,以“四個不等于”為切入點,先后進行企業內部財務控制與風險防范知識、財務管理知識條例等培訓六次,共計400余人次。三是開展企業文化大培訓,對全員進行了企業文化知識認知培訓。四是拓展培養培訓渠道,與知名院校合作,建立員工培訓基地,2011年至今,已經組織四批共22名業務骨干赴德國魯爾地區研修學習;三批共計140余人在中國石油大學進行了燃氣知識培訓;四批共計120余名中層管理人員在汕頭大學進行了綜合素質培訓。
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是尋求社會和諧,促進同向同步的一項長期規劃,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長久發展的目標方向。山西國新能源集團以全面氣化山西、呼喚秀美碧水藍天為企業使命,將燃氣產業定位為這幾年發展的主業,并探索出一條符合山西省情的低碳經濟發展之路,把混合氣體的覆蓋作為“氣化山西”的重點工作來抓。
(一)以“愛省、奉獻、創新、發展”為核心價值觀,全力履行國企責任。“氣化山西”既是山西轉型的需要,也是“健康山西”的需要,更是集團公司履行國企責任的主要途徑。袁純清書記在2010年7月29日全省領導干部大會上指出,建設“氣化山西”,是一項產業工程,更是造福于民的生態工程。這就要求集團公司緊緊圍繞“氣化山西”這一主題,堅持市場運作、科學管理、確保安全、惠及民生、促進發展的原則,加快推進“氣化山西”各項工作,造福山西人民。省長王君曾多次批復“氣化山西”工作,就加快推進此項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在9月28日召開的氣化山西暨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現場推進會上,副省長牛仁亮特別指出,國新能源集團的“氣化山西”工作進入早、起點高、動作大、覆蓋廣、效果好。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朱曉明先后三次聽取集團公司匯報,部署了氣源多元互補、全面氣化山西的工作,并提出加快落實“氣化山西”的要求。
(二)以節能減排為目標,全面提供優質清潔能源。全力節能減排對于集團公司的“氣化山西”戰略而言,就是充分利用我省豐富的煤層氣、焦爐煤氣、過境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替代煤炭等高污染能源,從根本上促進山西節能減排。截至2012年6月,集團公司管網覆蓋全省10市94縣(市、區),實現氣化全省91縣(市、區),預計到2012年底集團公司累計銷氣量73億方,相當于替代煤炭(標準煤)340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7.1萬噸,氮氧化合物排放8.67萬噸,煙塵14.6噸,有效地構建起國新能源集團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
(三)以國企社會責任為使命,積極主動回饋社會。國新能源集團公司一是在汶川地震和南方冰雪災害后,主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集團公司及廣大干部職工踴躍捐款300余萬元。二是積極開展項目扶貧、資金扶貧、服務扶貧,現已提供上百萬元資金,用以扶持陽高縣基礎建設。三是定期組織開展養老院送溫暖和“愛心走百里,真情饋社會”等一系列社會公益活動。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客觀需要。作為一家多元化、規模化、現代化的國有大型能源企業集團,國新能源集團堅持奉獻社會,服務百姓,服務民生。
(一)以造福三晉人民為己任,全面推進“氣化山西”宏偉藍圖。2011年,在居民、工業、商業、旅游景點、燃氣汽車等用戶氣源推廣工作方面取得重大進展,開發居民用戶161.6萬戶600萬人,覆蓋86個縣(市、區)、479個村鎮,供熱面積1020萬平方米,重點工業用戶302個,旅游景點用戶70個,燃氣汽車置換24118輛。到2012年底,國新能源將建成分輸管線3000公里,覆蓋全省1000個新農村,使山西成為率先全國新農村使用混合燃氣的省份。
至“十二五”期末,預計全省建成管網總長5000公里,管輸能力達到150億方,氣化覆蓋山西省11市107縣(市、區),氣化率達90%,氣化2047萬人,供氣村鎮達7815個、新農村2000個、重點工業用戶1000個、商業公福用戶10000個及全部重點旅游景區,燃氣汽車置換10萬輛,全面實現市、縣和建制鎮全覆蓋,重點工業用戶全覆蓋,重點旅游區全覆蓋的“三個全覆蓋”,為山西轉型跨越發展提供優質資源。
(二)以加快“氣化太原”進程為突破,全面服務龍城人民群眾。2012年3月,省國資委明確國新能源集團在“氣化太原”中的供氣主體地位,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總體要求,山西國新能源提出“主動服務、積極落實,堅決執行省委、省政府及省國資委安排部署”的工作要求,一方面迅速對太原市整體燃氣運營情況作出調研,掌握太原燃氣利用的一手資料;另一方面主動與各大集團溝通,積極協調省發改委、省環保廳、市政規劃等部門,快速落實組建太原燃氣集團可行性報告、公司章程等前期籌備工作,從落實氣源,管網置換及CNG、LNG加氣站點布置,調峰措施智能
化管理,節能降耗分析等多方面,形成了近、中、遠期氣化太原方案,該方案得到相關領導的大力支持及肯定。目前,太原燃氣集團已組建完成,各項工作正全面展開。
(一)創新綜合考核制度,建立“創先爭優”長效機制。集團公司按照“有指標的看效益,無指標的看效率”的原則,為進一步細化國新能源集團各單位領導班子建設考核,增強可操作性,通過加強領導班子及成員創新力、和諧力、凝聚力、執行力的建設,不斷提升“四種能力”,制定了《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直屬、控股企業領導班子綜合考核暫行辦法》,建立起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將黨建等考核與經濟責任制融為一體,以考核結果確定二級班子薪酬收入,增強了話語權,保障了國新能源集團“十二五”目標的圓滿實現。
(二)努力提升企業黨建水平,完善支部書記例會、省思會和懇談會制度。集團黨委通過建立支部書記例會、黨委工作考核辦法和職工思想動態信息報告等平臺,創新黨委工作發展思路和措施辦法,切實加強和改進企業黨建工作,不斷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為加強黨員干部隊伍作風建設,集團各基層黨組織每月自行組織召開一次省思會,每季度召開一次懇談會,領導與職工共同反思工作中的不足與成績,對照要求找差距,交流得失,集民智、聚民心,共謀創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的新途徑、新方法,真正將思想收獲融入工作,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提振精神斗志,有效地強化了黨員干部作風建設,提升了黨員干部隊伍整體形象。
近年來,山西國新能源集團以“建立長效機制,促進轉型跨越”為前進方向,以“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服務人民群眾、加強基層組織”為總體目標,在緊密結合國新能源集團各部門工作實際的同時,深入理論分析,深化對創先爭優規律性的認識,積極探索推進創先爭優常態化、長效化的有效做法和長效機制,為國新能源在轉型跨越的偉大進程中更好地展示國有企業的擔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而向著省內第一、全國一流,打造以國際標尺衡量的,富有生命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力的新能源企業全速邁進。
集團公司黨委通過切實加強黨建工作,堅持從實際出發,找準黨的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連接點,以構建機制健全的黨建工作新格局為抓手,努力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有力地促進了國新能源集團健康、快速發展,實現了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的有機結合和良性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