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錠
(中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中山 528404)
行業協會作為市場經濟的產物,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著重要作用。行業協會的專業權威性、與企業聯系的緊密性、服務的廣泛性等特點都決定了它在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行業從早期的直接管理到如今的指導、協調與服務,行業具有豐富的經驗,掌握經濟發展與生產技術進步的脈搏,了解企業意愿與需求。在參與職業教育院校評價及改革、發展等重大問題上有一定話語權。然而在上世紀90年代初,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政府進行機構改革,撤并了一些工業部門,行業行政部門的主導作用不斷減弱,職業院校失去了行業協會這座“橋梁”,學校與企業的合作成了“兩張皮”,校企合作缺乏深入合作,還普遍存在著“學校熱企業冷”的現象。
因此從2010年3月開始,教育部積極組織高職院校與行業協會舉行對話活動,讓職業教育重新審視自己,面向地方產業發展謀劃改革創新,突出服務地方產業目標,以提高職業教育對地方產業的貢獻率。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職業院校積極尋找校企合作新途徑、新方式的今天,探索高職院校與行業協會深入合作發展的實踐研究,將極大地深化職業教育的校企合作,更好地培養出符合區域經濟發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行業協會的會員主要來自于企業,它主要對本協會企業進行利益平衡和協調、溝通信息、維護良性秩序、進行自律管理等。行業協會代表協會成員企業利益,對企業所需的人才需求有著準確和敏感的預測。行業協會把這些信息及時傳遞給高職院校,能極大地提高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和效益,讓學校有針對性的培養人才,從而更好地滿足企業和行業的需求。同時,企業通過行業協會可以及時了解學院的專業設置、師資隊伍和畢業生情況等信息,學院可以為企業的發展及時提供人才保障,又能促進學生充分就業。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勞動成本的不斷上升、勞動力的日益缺乏,行業企業越來越認識到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另外,隨著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對企業員工的知識、技能和素質提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這對員工的在職培訓提出了很大的需求,也為高職院校參與行業企業員工培訓提供了契機。高職學院可以利用自身的軟硬件優勢,為行業協會會員企業提供專業的職業培訓和各種學歷教育,從而不斷提高會員企業員工的素質。
行業和企業是高職院校“產品”的消費者,他們對“產品”的規格和質量要求更為清楚和具體,因此,在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專業建設和課程開發等方面更有發言權。所以,高職院校應該組織專業教師,深入企業行業調研,清楚和準確定位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并邀請行業企業專家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培養所需的技能人才。
“雙師型”師資隊伍是提升高職教育質量,培育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抓手。學院可以分期分批安排專業教師到協會會員企業實踐鍛煉,學習和了解本專業的生產、技術、工藝、設備和管理現狀和發展趨勢,以便在教學中及時將企業實踐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帶著教學科研中的難點到企業向專業技術人員請教,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并且聘請會員企業的資深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培養學生的實踐水平。
高職院校利用自身的軟硬件優勢,參與到行業協會會員企業的生產管理中去,為企業解決在研發、生產、銷售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同時加強與企業在專利申請、知識產權保護和科研項目申報等方面的合作,協助企業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
2009年以來,筆者所在的高職院校先后引進了市現代服務業協會、物流協會、電梯行業協會等20多家行業協會進駐學院辦公,為系部各專業與對應的行業協會開展深度合作創造了良好條件。
學院對入駐的行業協會和系部專業進行對接劃分。系部專業與行業協會結對子,系部專業主任負責與行業協會負責人定期聯絡溝通,加強與行業協會的緊密聯系。深化在專業建設、課程和實訓基地建設和頂崗實習等方面的共同合作。
學院定期走訪入駐的行業協會,通過調研了解行業協會的會員企業相關情況。通過這種信息互通共享的方式,讓校企雙方的信息得到了及時的溝通,渠道更加順暢。如在調研市印刷包裝行業協會時,協會負責人提出企業的ERP系統比較落后和平面設計AI方面的人才比較缺乏,針對這樣的情況,學院積極組織經管系電商教研室和藝術系視覺傳達教研室的教師對協會企業進行相關培訓,成效顯著,還得到了協會及會員企業的肯定。
目前協會工作人員待遇偏低,對高素質人才吸引力不足。普遍存在選人難、用人難、留人難的問題。人才匱乏問題影響了行業協會的生存能力、服務質量,也直接影響了協會自身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人才問題已經成為社會組織管理工作中的焦點問題。同時,截至2010年底,中山市僅27家行業協會被評定為3A級以上,不到登記在冊的行業協會組織的一半。而根據中山市2011年出臺的《中山市政府購買服務工作暫行辦法》,只有獲得3A級及以上評級的行業協會才可以承接政府職能。從中看出,中山市行業協會承接政府職能的能力還很弱。
因此學院加強與行業協會及會員企業在崗位技能培訓、成人教育、學歷教育和承接政府服務上通力合作,切實為行業協會廣開用人之路,積極謀劃推進協會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為社會組織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通過學院中高級職稱教師參與行業協會工作,部分教師成為協會的理事、會員,為行業協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專業服務,提升了行業協會的整體服務能力。

表1 入駐學院的行業協會與系部專業對接表Tab.1 The joint table of industry association and department specialty
2010年,學院藝術系與中山市現代服務業協會共同承辦了“2010年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設計這回事”大型創意設計專題講座。2011年學院經管系參加中山市茶葉協會舉辦的茶藝大賽,取得前三的好成績。2011年,學院和中國電梯協會、中山市電梯行業協會共同承辦了中國電梯行業技能人才培養論壇,來自國內電梯行業協會、國家質檢總局、電梯教學機構的專家和企業家近百人共同探討中國電梯技能人才培養之道。2011年在“廣東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對接暨與粵港澳服裝業對話論壇”上學院與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簽訂合作協議,并被廣東省教育廳授予廣東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基地。2012年,學院與古鎮生產力促進中心、古鎮燈飾照明協會通力合作,在燈飾專利申請、燈飾知識產權保護和維權上開展合作,省市領導對于學院在專利和知識產權上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肯定。
[1]杜慶波.以行業協會為平臺深化校企合作[J].教育與職業,2008(33):165-166.
[2]曹根基,蔣慶斌.以行業協會為橋梁 探索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J].中國高教研究,2007(1):68-69.
[3]潘麗.加強高職院校與行業協會合作的探討[J].學會,2008(2):40-42.
[4]田正.依托行業協會,辦出高職特色[J].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1):81-83.
[5]徐斌.行業協會定位及如何開展工作[J].中國機電工業,2006(3):100-101.
[6]韓國明,程貴妞.行業協會參與下的職業教育運行機制分析[J].教育科學,2007(6):72-75.
[7]姚越,王越超.以行業協會為依托的中國式“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J].職業技術教育,2007(3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