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萍 常 紅 曲云霞 尹 劍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遼寧大連 116023
醫院文獻計量學分析及創新能力研究的啟示
孫 萍 常 紅 曲云霞 尹 劍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遼寧大連 116023
目的 對醫院2005~2010年發表的科技論文進行統計分析,研究影響專業人員科研和技術創新的深層次原因,為今后科研管理、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提供參考依據。 方法運用文獻計量學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結果2005~2010年共發表論文1 817篇,其中被SCI、EI收錄60篇,中華系列雜志發表論文104篇。被引論文數占總數的36.29%,論文篇平均被引3.37次。結論 醫院發文數量增長趨勢明顯,但論文質量還需提高,核心作者群需要培育,科研信息資源共享服務須深化。
專業人員;文獻計量學;創新能力;策略
醫學領域中醫學論文的數量和質量已經成為衡量一個醫院臨床、科研工作的重要指標[1],發表論文的數量和質量是專業人員科研創新能力和學術研究水平的重要標志。本文統計了醫院發表論文被收錄和被引用的情況,并對結果進行相應文獻計量學方面的分析。
1.1 數據來源
2005年1月~2010年12月以“中國知網數據庫(CNKI)”和“PUBMED”作為數據源,檢索項為“作者單位”,匹配為“模糊”,檢索詞為“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資源范圍為“全部期刊”。
1.2 統計學方法
本文將CNKI和PUBMED來源的數據按年份、按期刊、按第一作者在Excel分別進行分類匯總,再用SPSS 1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其中核心期刊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8年版)》為準。
2.1 醫院論文發表情況
發文總數統計分析是評價機構科研影響力最常用指標,醫院2005~2010年發表論文情況見表1??傮w呈增長趨勢,但2007、2009年總數較往年有所下降。六年間醫院在國內外專業期刊上發表科技論文1 817篇,其中被SCI、EI收錄60篇,在中華系列雜志發表論文104篇,占9%。
表1 醫院論文發表情況(篇)
2.2 醫院論文引用情況
引文分析是文獻計量學的重要研究領域和獨特研究方法,不僅用于學術機構和學術期刊的評價,也可通過引文統計評價研究者個人的學術成就。表2顯示,醫院被引論文數占總數的36.29%,論文篇平均被引3.37次。
表2 發表論文被引論文量和篇平均被引頻次
2.3核心作者情況
核心作者隊伍尚處于初步形成中,SCI、EI收錄的60篇論文中共有41位第一作者,其中教授占87%,副教授占4.8%,主治醫師占4.8%,醫師占2.4%。博士占80.48%,碩士占12.20%,學士占7.31%。
3.1 論文質量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醫院發表論文整體呈增長趨勢,總體質量有待于提高,SCI、EI、中華系列雜志收錄的論文有待于進一步增加。另一方面,論文被引量、被引頻次偏低。影響論文質量的原因與學科發展不均衡有關,有的科室未形成自己的優勢和學科特色,缺乏競爭力,部分醫生未確定發展方向,臨床科研和學術氛圍尚不濃厚,核心科研隊伍尚需打造,科研素養尚需提升。
3.2 核心作者群不夠穩固
核心作者群發揮著學科導向作用,是學術科研的主要力量,不斷地將學術科研推向新的水平。我院的核心作者數量偏多,核心作者群不夠集中,不夠穩固。核心作者既是科研項目的帶頭人,又負責臨床和管理的各項事務,臨床指標與管理負擔分散了學科帶頭人的科研時間和精力[2]。
3.3 科研信息資源共享服務還須深化
信息是醫院科研環境的重要資源,高效的“信息流動”對創新的成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表2顯示醫院研究人員吸收、利用文獻的能力尚需提高,這與醫院科研利用信息內容有限、信息處理手段相對落后,且各部門、各醫院、各機構之間存在“信息壁壘”有關,給科研工作獲取資料增加了難度。因此應強化科研信息服務意識,組建醫院科研信息網絡,加強圖書館、信息中心服務功能,開展多樣化信息咨詢服務,并實現資源共享[3]。
4.1 搭建科研創新人才成長平臺,為專業人員提供動力源和創新空間
學科建設是醫院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基礎,重點學科的水平和數量是一所醫院科研水平、臨床實力的重要標志。醫院獲得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7個,市級重點學科9個。以重點專科為龍頭,發揮優勢??频氖痉蹲饔?,推動全院各學科整體全面發展。臨床專科進一步向亞??瓢l展,建立??频膩唽?撇》恳约皝唽?浦委熃M,提高??圃\療技術的專業性和領先性。培養亞專科學科帶頭人和人才梯隊,建立人才成長的平臺,保證專科的快速、穩定和可持續發展。醫院領導圍繞“以人為本”的理念,不斷為專業技術人員提供寬松的創業環境和創新平臺[4],使專業人員能夠集中精力發揮自各的特長和優勢,撰寫高質量、高水準的學術論文,使醫院科技論文在量的基礎上有質的提高,提高醫院在省內的學術影響力和科研知名度。
4.2 組建醫院科研信息網絡,為研究人員提供良好的信息環境[5]
通過院內網絡,建立科研信息論壇、群、短信平臺、面對面交流等多種渠道進行信息傳遞[6]。醫院設立專項資金投入,用于與大學圖書館共享、共建館藏醫學文獻資源。將本院外網服務器通過光纖接入大學圖書館服務器,在本院通過新建的電子期刊閱覽室、各科室的院外網專線均可直接檢索下載醫學文獻資源。投入資金及設備,將醫學文獻檢索功能延伸到我院職工的家中,為建立良好的臨床科研環境提供基礎保障。
4.3 延伸、細化管理,做好核心科研團隊的培育
科研管理就是服務臨床,調整思路[7],服務延伸、細化,用于科技論文管理的全過程。名家名師講壇、醫院學術活動的常態開展,廣泛宣傳科研信息[8],提高學術活動的臨床針對性,營造學術氛圍,更好地促進醫院科技論文數量與質量的提高。不斷完善論文綜合評價指標,對科技論文的質量作出科學評價,增加核心期刊的獎勵力度,激勵科研人員探索深層次科學問題的熱情[9]。我院臨床科研創新工作中,博士學歷的優勢開始顯現,中青年優勢初顯,做為核心團隊的組織者,需要不斷塑造外部環境,打造科研協作平臺,促進科研交流、學術指導,塑造個人內在的科研素養[10],提升個人在科研過程中的創新能力。
[1]蔣萍萍,朱曉琳.醫院專業人員創新能力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科研管理雜志,2010,6(23):430-432.
[2]周山,張在文,郭啟煜.醫院科研創新與可持續發展[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4,11(1):89-90.
[3]李立宏,徐桂香,等.構建醫患和諧:大型醫院圖書館醫學信息服務的“三個面向”[J].中國醫院管理,2010,11(30):85-86.
[4]Sanfilippo F.Academic health centers[J].Stud Health Technol Inform,2010,153:383-414.
[5]Whittaker AA,Aufdenkamp M,Tinley S.Barriers and facilitators to electronic documentation in a rural hospital [J].J Nurs Scholarsh,2009,41(3):293-300.
[6]Gagnon MP,Desmartis M,Labrecque M,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dop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by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J].J Med Syst,2010,30:69-70.
[7]李彥兵,賈立輝,林杰.談如何促進醫院科研創新能力提高[J].中國醫院管理,2004,12(24):50-51.
[8]羅書練,鄭萍.充分利用醫學信息,提高醫院科研創新能力[J].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07,2(28):158-160.
[9]邢茂迎,程傳苗,楊美華.SWOT分析法在醫院科研管理中的應用[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7,14(12):920-922.
[10]Olson CA,Tooman TR,Alvarado CJ.Knowledge systems,health care teams,and clinical practice:a study of successful change[J].Adv Health Sci Educ Theory Pract,2010,15(4):491-516.
Enlightenment of hospital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y research
SUN Ping CHANG Hong QU Yunxia YIN Jia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Liaoning Province,Dalian 116023,China
Objective To provide basis for the future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discipline establishment and personnel training by statistically analyz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apers published from 2005 to 2010 by our hospital and studying the deep seate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professionals.Methods The bibliometric method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 From 2005 to 2010,a total of 1 817 papers were published,of which 60 papers were included by SCI and EI and 104 papers were published in China serial journals.The number of cited papers accounted for 36.29%of the total number.The average number of citation were 3.37 times.Conclusion The number of papers which published by our hospital is evidently growing,but the quality of papers still needs improving,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nurture core authors and deepen the resource sharing servic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Bibliometrics;Innovation capability;Strategy
R197.3
C
1673-7210(2012)03(c)-0148-02
2011-12-08 本文編輯:郝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