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琳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611130)
番茄晚疫病是農業生產上的重要病害,病原菌為致病疫霉,屬鞭毛菌亞門疫霉屬。致病疫霉為害馬鈴薯和番茄等多種作物[1],是寄生性較強的非專性寄生菌,主要以游動孢子形成的休止孢產生芽管,自氣孔或表皮侵入植株。葉片受害后形成水漬狀、墨綠色、邊緣不明顯的大斑,病斑上產生一層白色的霜狀霉層。不同地方、不同氣侯條件下,晚疫病的發病癥狀和發病程度不同。病害流行性強,年度間病情差異大,間或突然大發生,來勢猛,易造成經濟上的重大損失,為農業生產中的重要病害[2]。0.3%苦·小檗堿·黃酮水劑是從植物中提取研制出的一種新型、純天然的復方農藥制劑。其中的生物堿、黃酮類等能提高植物自身的免疫力,促進植物生長并提高作物的抵抗力,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經室內和田間藥效試驗,其對辣椒多種病毒及多種致病性真菌有很好的防效,而且無毒、無殘留。本試驗旨在研究0.3%苦·小檗堿·黃酮水劑防治番茄晚疫病的田間藥效。
0.3%苦·小檗堿·黃酮水劑(成都恩威化工有限公司),對照藥劑為25%阿米西達懸浮劑(SC)[先正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提供]和80%大生(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WP)(美國陶氏益農公司)。防治對象為番茄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供試番茄品種為金粉101(農家自留種)。
試驗時間為2005年6~7月,在四川雅安四川農業大學農場試驗地進行。該地栽培管理中等,施藥時期為苗期。此地的土壤類型為壤土,pH值6.8,有機質含量中等。前期和試驗期間未使用任何農藥防治有害生物。
試驗共設6個處理 (包括清水對照),重復4次,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為20 m2,小區間設保護行,試驗處理見表1。
發病初期開始施藥,每隔7 d施一次藥,共施3次。用PB-16型噴霧器噴霧,每小區用藥液量一致。
調查番茄晚疫病,對葉片調查,每小區對角線5點取樣,每點取2株,以每株葉面上病斑面積的百分率來分級。0級∶無病斑;1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5%以下;3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6%~10%;5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11%~20%;7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21%~50%;9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50%以上。對病果調查時,每個小區調查100個果,記錄其病果數目即可。未施藥前調查1次,第一次和第二次施藥后7 d調查1次,最后一次施藥后14 d調查1次。

表1 試驗處理濃度
根據病情調查和病情分級,計算各處理的病情指數,然后計算防效,用新復級差法進行顯著性測定[4,5]。各計算公式如下∶病情指數=[Σ(各級病葉數×相對級數值)/(調查總葉數×9)]×100;防治效果(%)=[1-(CK0病情指數×Pt1病情指數)/(CK1病情指數×Pt0病情指數)]×100%;病果率(%)=(調查病果數/調查總果數)×100%;果實防效(%)=[(對照病果率-處理病果率)/對照病果率]×100%,其中CK0為對照區藥前防效;CK1為對照區藥后防效;Pt0施藥區藥前防效;Pt1施藥區藥后防效。
0.3%苦·小檗堿·黃酮水劑對番茄晚疫病 (葉)防治效果見表2。根據計算結果,防效最佳的是供試農藥0.3%苦·小檗堿·黃酮水劑50倍和對照藥劑25%阿米西達SC 2 500倍液,這2個處理的防效相當,3次藥后防效都接近80%。其次是供試農藥 0.3%苦·小檗堿·黃酮水劑 200倍液和 100倍液,這2個處理3次藥后防效都接近75%。對照藥劑大生WP在3次施藥后防效在60%以上,防效低于前幾個處理。

表2 0.3%苦·小檗堿·黃酮水劑防治番茄晚疫病葉部防效

表3 0.3%苦·小檗堿·黃酮水劑防治番茄晚疫病果實防效
試驗中供試藥劑和對照藥劑對果實的防效與對葉的防效基本一致(表3)。防效最佳的是對照藥劑25%阿米西達SC 2 500倍液和供試農藥0.3%苦·小檗堿·黃酮水劑50倍液。這兩個處理的防效相當,在1次藥后防效接近90%,3次藥后防效都近80%。其次是供試農藥0.3%苦·小檗堿·黃酮水劑200倍液和100倍液。這2個處理在3次藥后防效都近75%。對照藥劑大生WP在3次施藥后防效在60%以上,防效低于前幾個處理。。
田間藥效試驗結果表明,供試農藥0.3%苦·小檗堿·黃酮水劑防治番茄晚疫病效果顯著,能顯著增強番茄的抗病能力,促進番茄生長,達到有效防治病害的目的。在試驗過程中,經系統觀察,在試驗濃度范圍內,供試藥劑對番茄未造成不良影響,藥劑使用安全。試驗期間天氣良好,沒有對試驗造成不良影響。在防治番茄晚疫病的試驗中發現,0.3%苦·小檗堿·黃酮水劑與阿米西達防效相當,效果明顯優于大生WP。對照藥劑中,阿米西達是化學藥劑,具有高效、迅速、經濟等特點,但長期使用,植株會產生抗藥性。0.3%苦·小檗堿·黃酮水劑是從植物中提取研制出的一種新型、純天然的復方農藥制劑,對植物安全,防效也較好,和阿米西達差不多,而且0.3%苦·小檗堿·黃酮水劑中的生物堿、黃酮類等還能提高植物自身的免疫力,促進植物生長并提高作物的抵抗力。因此,在生產上防治番茄晚疫病時,可將其與阿米西達交替使用。
在實際生產中,除采用化學藥劑防治外,還應結合農業防治如采用抗病品種,與非茄科作物實行3 a以上輪作,檢查剔除病株,雨季及時排澇等措施。
[1]宗兆鋒,康振生.植物病理學原理.2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2]司鳳舉,司越.番茄晚疫病的識別與防治[J].長江蔬菜,2005(5)∶32.
[3]孫光忠.殺菌新藥——阿米西達對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現代農藥,2005(5)∶37-38.
[4]趙善歡.植物化學保護[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7-9.
[5]榮廷昭,李晚忱.田間試驗與統計分析[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