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躍勇 胡明文 楊新成
貴州高原夏秋反季節番茄栽培應選擇抗病、耐熱、耐低溫、耐貯運的高產優質品種,育苗過程中還應選擇適宜地塊,對營養土進行消毒殺菌,精細制作苗床,適時播種,加強苗期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以培養壯苗。
番茄又名西紅柿,是一種重要的蔬菜,因其適應性廣,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在我國有著廣泛的栽培。
貴州是一個海拔較高、緯度較低、由喀斯特地貌發育的淺內陸山區,全省平均海拔1 100 m左右,境內從東到西海拔在900~2 200 m,適宜夏秋反季節蔬菜種植的土地很廣泛。近年來,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和市場的需求,番茄已成為貴州省夏秋反季節栽培的主要種類之一,栽培面積逐年擴大,并發展迅速,產品遠銷省外。在貴州,番茄夏秋反季節栽培,育苗環節最為關鍵,因為此時育苗期正處于5~7月,境內氣溫變化大,陰晴天交替頻繁,高溫、暴風雨、干旱天氣較多,病蟲害嚴重,在本階段育苗比傳統的正季(春季)育苗要面臨著更多的挑戰,稍不注意就會失敗。因此,本階段的育苗技術是決定番茄夏秋反季節栽培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種植戶應很好地掌握。
夏秋反季節栽培番茄,應結合市場需求,選擇適應性廣、產量高、品質優良、抗病、耐熱、耐低溫、商品性好、耐儲運的品種,如特瑪、以色列114、鋼石138、金石頭、鐵將軍3號、臺灣紅寶石2號、福貴、金剛等。
育苗床畦應選擇開闊向陽,地勢較高,通風好,排水良好,近水源,肥力好,3年內沒有種過茄科類作物的地塊。


①營養土的配制 充分腐熟農家肥過篩細糞1份,加肥力好、疏松的園田細土(通常將土打碎后過篩)2份,加磷肥(過磷酸鈣),注意不能加入過多,一般每1 m3的營養土中加過磷酸鈣1 kg以內,將土和肥料充分混合拌勻,同時噴灑0.5%福爾馬林溶液進行滅菌消毒,噴灑敵百蟲等殺蟲劑進行殺蟲。營養土充分混合好后,將營養土培成堆,并用農膜蓋上,四周蓋嚴,堆制10天以上,讓農藥在堆內充分發散,殺死害蟲滅菌消毒。營養土使用前應至少提前1周將農膜揭開,讓里面藥味散發后再用。
②育苗床的制作 播種前將土壤翻犁晾曬,將土打細制成高畦,育苗床一般長5 m、寬1 m,床內畦面鋪上營養土層,厚度一般為10 cm,耙平,并將土澆水壓實,用刀將畦面切成8~9 cm見方的營養土塊,并用小木棍在營養土塊中心插一個約1 cm深的播種穴,待播種。如果用營養缽育苗,將營養土直接裝入缽內,但不能裝得過滿,營養土裝入至離缽口有1 cm時即可,以便于播種蓋土,將裝好營養土的營養缽整齊地緊挨著放入苗床排好即可 。
在貴州,海拔900~1 500 m的地區是夏秋反季節番茄種植的適宜區,但應根據不同的海拔高度,選擇不同的播期。海拔900~1 100 m地區,播期5月底至6月中旬;海拔1 100~1 300 m地區,播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海拔1 300~1 500 m地區,播期5月中下旬。播種時,應將營養土澆足底水,種子可不必催芽,將種子2~3粒播入營養土塊播種穴內或直播營養袋中(種子直播營養缽,不需再假植,可省工),并撒上一薄層過篩的營養土將種子蓋上,然后用噴水壺澆少量水即可。播種完成后,蓋薄膜,膜上再蓋遮陽物(如麥稈、草簾等以防水分蒸發、太陽暴曬、溫度過高、床土發干等影響出苗),上面搭建小拱棚并蓋上棚膜。為便于管理,棚不宜過低,亦不宜過長,一般以棚高80 cm、長6 m為宜。
出苗前保持苗床濕潤,最好不要澆水,防止土面結殼,直到出苗。通常溫度不高時,棚膜兩頭不必通風,若遇高溫天氣,應及時揭開棚膜兩頭通風換氣,避免燒種,一般在 10∶00~16∶00 揭膜,如發現苗床濕度不夠,應及時適當澆水,澆水時間在晴天的早晨為宜。
當出苗60%時,應將畦面薄膜和遮陽物揭開,并用黑色遮陽網蓋在小拱棚膜上,溫度高時,揭開小棚膜兩頭通風,通風應逐步進行,避免“閃苗”,前期開小口通風,隨苗齡增加,逐步加大通風口并保持床土濕潤。
幼苗期到成苗期,控濕降溫預防秧苗徒長和燒苗,床土水分不應過多,應適當控制水分,土不干不澆水,棚兩端通風換氣(若氣溫高,可將棚膜四周卷起,進行通風),用遮陽網降溫,溫度不高時,可將遮陽網揭開透光。同時,注意觀察秧苗,如果秧苗有缺肥的現象,可用灑水壺施少量淡尿素水或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液。為培育壯苗,移栽前,應進行煉苗,使秧苗壯實,達到壯苗標準,方法是苗不萎蔫不澆水,棚兩頭開大口通風煉苗,直至將農膜全部揭開,但農膜應放在苗床邊,有雨時即時蓋上。溫度不高時,可揭開遮陽網透光煉苗。
苗期病害主要是猝倒病和立枯病,可噴施農藥預防1~2次,如用55%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或噴施72.2 g/L普力克水劑 (霜霉威)550~85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蟲害主要是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