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長治 徐汝淙/改編 胡志明 朱 云/繪畫

215 前面所述英法爭奪俄亥俄的戰爭,是英法之間“七年戰爭”的一部分。戰爭的主戰場在歐洲。“七年戰爭”以法國的失敗告終。根據和約,在北美,法國人讓出了英國殖民地以西的廣大地區。這使英國殖民地的土地一下子增加了一倍??蓱馉幗Y束時,英國欠下了1.3億英鎊的國債。領地的增加,又使行政管理費用迅速增加。在美洲,1764年這方面的費用超過35萬英鎊,是1748年的5倍。

216 在這種背景下,英國當局認為,從殖民地取得某些收入是既有必要而又正當的。由此,1764年頒布了《稅收法令》,1765年頒布了《印花稅法》。兩個稅法后來被迫撤銷,但實際上卻變本加厲,又于1767年制定《湯森法案》,于1773年推行《茶葉法案》。

217 英國當局的認識與殖民地人民的認識截然不同。殖民地人民認為,他們已經為戰爭做了他們所應該做的一切。戰爭結束,再向他們征稅,無異于勒索。一句話,母國已經沒權利向他們征收任何稅賦。

218 殖民地反應最為強烈的是《印花稅法》。《印花稅法》是英國首次課加于殖民地的直接稅。此法令規定一切報紙、大幅印刷品、小冊子、證書、票據、期票、債券、廣告、歷書、租約、法律文件以及諸如此類的其他文件,都必須附貼票面為半便士至20先令的印花稅票。

219 在《印花稅法》開始執行的那天——1765年11月1日,一群紐約人,在一個名叫艾薩克·西爾斯的船主率領下,呼叫著沖向副總督科爾登的住所,轉而襲擊伯特利要塞,沖進總督的官邸,搗毀了總督的馬車,強迫呆在總督府監管印花稅票的官員當場焚毀了那里的稅票。

220 在查爾斯頓,亨利·勞倫斯被錯疑為家中藏有印花稅票。半夜三更,一群抹黑了臉、化裝成水手的人把他從床上拖出來,搜查了他的住宅。亨利·勞倫斯認出,這些人很多都是他的熟人。在波士頓,人們把印花稅票代銷人的模擬草人處以絞刑,并搗毀了這些人的店鋪。隨后,人們把注意力轉向皇家海關稅吏和首席法官哈欽森,劫掠了他們的住宅,燒毀了他們的家具,把他們的書籍和文件擲向了大街。

221 帕特里克·亨利在《印花稅法》頒布不久發表了他的著名演說。這是向英國國王發出的警告,指出他們要像愷撒、查理一世那樣一意孤行,必然有像布魯特斯、克倫威爾那樣的人出來收拾他們。

222 此后幾天,馬薩諸塞邀請大陸上所有各殖民地派代表舉行一次會議,來考慮《印花稅法》對殖民地造成的威脅問題。

223 1766年3月《印花稅法》被迫撤銷。撤銷《印花稅法》的消息在1766年5月傳到各殖民地。殖民地到處都是歡樂的狂潮。但英國議會并不是清醒的。就在宣布撤銷《印花稅法》的同一天,議會通過了《公告令》,申明英國議會“在任何情況下……均對各殖民地具有約束力”。

224 1767年,英國財政大臣查爾斯·湯森提出的有關向殖民地征稅的一項法案被議會通過,人稱《湯森法案》。所采取的辦法是向殖民地征收進口稅,殖民地向英國購買的顏料、鉛、紙張和茶葉都要納稅。預料每年可征得不下40萬英磅。

225 英國當局為了提高征收效率,重新改組了稅務機構,與頒布、推行《湯森法案》相應的許多新的海軍法院分庭也建立起來,擺出架勢,要與敢于抵抗的人進行一番較量。

226 殖民地很快對《湯森法案》做出了反應。1768年2月,馬薩諸塞議會通過了一份由塞繆爾·亞當斯起草的致北美大陸所有各殖民地下議院的《通告信》,提請它們對這些新法案加以注意。這份文件措詞溫和,屢表對英王的忠誠。

227 可英國內閣卻從中看見了殺機,并決定借助此事與殖民地攤牌:新任殖民大臣希爾斯巴勒勛爵命令馬薩諸塞議會撤回《通告信》,并訓令總督伯納德。

228 在波士頓,31歲的商人約翰·漢考克大出風頭,他捐出錢來印制宣傳品、購買旗幟,制造聲勢,與英國殖民當局對抗。英國殖民當局則派人封了他的商船。波士頓的民眾聞訊趕來,表示對約翰·漢考克的支持?;始液jP官吏們因此大吃苦頭,被迫撤到波士頓港口的堡壘中去。伯納德總督請求援助并得到了保護,兩團哈利法克斯駐防部隊奉派來到波士頓。

229 1770年1月,紐約城發生了一場嚴重的騷亂。這里與其他殖民地一樣,在對抗英國強行征稅、剝奪民眾自由權力的斗爭中組織起了“自由之子社”。當時,英國駐軍砍倒了這里標志“自由之子社”的“自由竿”,并把它劈碎,擲于“自由之子社”總部門前。隨即爆發了一場戰斗,民眾用棍棒對付士兵的短劍和刺刀,一名紐約人被殺死,發生了雙方對抗以來的“首次流血”。

230 恰在此時,英國的東印度公司由于遇到了財政困難,向政府求援。它獲得了向各殖民地輸出茶葉的壟斷權。這激怒了殖民地的商人,一系列的反抗行動出現在北美大地,運到的茶葉全部被擲入大海。倫敦憤怒了,英王宣布:“局面已經無可轉還,殖民地必須投降,除非他們勝利?!?/p>

231 議會唯命是聽,1774年5月通過《強制法令》。殖民地被逼向墻角。1774年9月5日,除佐治亞之外的12個殖民地的代表齊集費城木工會堂,共商走出不幸現狀的出路問題。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第一屆大陸會議的開端。

232 第一屆大陸會議是美國獨立歷程中的一個里程碑。但當時,會議的目的不在于爭取獨立,也不是爭取自由。這屆大陸會議的代表是由各殖民地推選出來的,他們受各自的殖民地的會外指導。

233 就在會議慢條斯理進行討論的時候,一匹快馬從馬薩諸塞奔向費城??祚R的行囊中裝有馬薩諸塞約瑟夫·沃倫起草、馬薩諸塞議會通過的《薩福克決議案》。這匹快馬到達會場,一下子改變了會議的方向。

234 會議宣讀了快馬帶來的《薩??藳Q議案》。決議案宣布《強制法令》違憲,主張以武力對抗之,直到“一個邪惡的當局想要奴役北美的那些企圖”被消除干凈為止。激進派抓住了機會。他們認為,大會原來的議題不合時宜,就像房子已經起火而大家卻在討論如何防火。他們聲稱,此時此刻選民都希望為被圍困的波士頓“做點什么”。

235 隨后,激進的理論家們主導了會議進程。賓夕法尼亞詹姆斯·威爾遜寫的《英國議會權限探討》、弗吉尼亞托馬斯·杰斐遜寫的《英屬美洲權利綜論》和馬薩諸塞的約翰·亞當斯寫的《新英格蘭人》公開發表。3篇文章認為,英國議會的權力在歷史上并無根據,從邏輯上說它實無必要。

236 十分明顯,3篇論文把會議推向一個新方向:獨立。

237 殖民地不少有識之士勸誡英國當局懸崖勒馬。不幸的是,英國高貴的爵爺認識不到這一點,在錯誤的、不理智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

238 自從上一年秋季以來,馬薩諸塞已經落實《薩??藳Q議案》,成了一個自由州。它由人民選舉的地方會議負責管理,還有一個安全委員會負責組織武裝抵抗。英國當局則指令馬薩諸塞總督蓋奇統領英國殖民地駐軍,對武裝的反抗進行彈壓。

239 1775年4月18日,蓋奇得悉反抗的州安全委員會正在康科德征集火藥和軍需品,便派皮特凱恩少校率領一支軍隊前往沒收這批軍火。在列克星敦遇到了州民兵突擊隊,雙方交火對射,美利堅人在草地上留下了8具尸體。

240 英軍繼續前進。到達康科德時,他們遭到了嚴陣以待的農民們的迎擊。英軍開始后撤。一路上,從各地趕來的民兵突擊隊員隱蔽在石墻、小丘和房屋后面,瞄準那些耀眼的紅衫不斷射擊。當這支疲憊不堪的英軍最后倉皇撤回波士頓時,傷亡已達247人。一個星期后,波士頓就成了一座被圍困的城市。

241 1775年5月10日,第二屆大陸會議在費城召開。第二屆大陸會議盛況空前。大會召開之前,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拉響了警報。因此會議一開始,激進派就占了上風。

242 最能顯示這次會議主旨的,是由迪金森和杰斐遜共同執筆的一份激動人心的公告——《關于拿起武器的原因和必要的公告》。

243 殖民地真的武裝起來了。大陸會議任命喬治·華盛頓上校為聯合殖民地武裝力量總司令。1775年6月23日,華盛頓騎馬離開費城去接管軍隊。半路上,一匹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的快馬從邦克山奔來。

244 6月17日那天,駐防波士頓的英軍2200人對查爾斯頓附近一座由殖民地民兵據守的小山——邦克山發起進攻。英軍占領了那座小山,但死傷1054人。這是殖民地民兵與英國正規軍之間第一場真正的戰斗。

245 一面進行武裝,一面試圖和解,這是殖民地初期人們異常矛盾的心態。當時,就大多數人來講,并沒有獨立的思想準備。他們所追求的,是恢復先前殖民地和母國之間原有的關系。1775年7月8日,即邦克山的戰斗消息傳到費城后,大陸會議通過了致喬治三世的《橄欖枝請愿書》。后來在《獨立宣言》上簽字的人幾乎全都在請愿書上簽了名。

246 1775年12月3日,海軍上尉約翰·保羅·瓊斯在自己指揮的艦艇“艾爾弗雷德”號上升起一面旗子?;蛟S我們不應該稱它為國旗,因為那時13個殖民地還不是一個國家。這面旗子用13條橫道來標志殖民地的聯合,但它的左上角仍有英國國旗米字圖案。

247 英國方面卻毫無妥協的表現。在喬治國王看來,一個正在進行武裝叛亂的集團所送來的《橄欖枝請愿書》是不會有誠意的。他拒絕接受它,并頒發一道詔諭,宣布殖民地處于叛亂狀態。這無疑是把殖民地推向獨立。

248 本杰明·富蘭克林回殖民地以前,結識了托馬斯·潘恩。潘恩同情殖民地人民的不幸遭遇,支持殖民地的斗爭,表示愿意到殖民地去做些有益的事情。經富蘭克林推薦,潘恩來到了殖民地。隨后,他的小冊子《常識》出版。

249 潘恩用通俗的形式表述了體現在后來的《獨立宣言》中的那種天賦權利的政治理念。在小冊子中,潘恩明目張膽地攻擊了君主制和不列顛憲法。潘恩指出,擺在殖民地面前有兩條路,或者是對一位暴虐的國王、一個腐敗的政府和一種邪惡的經濟制度繼續屈從,或者是作為一個自給自足的共和國,得享和平和幸福。

250 一個月之內,這本令人震驚的小冊子幾乎被所有的白種美利堅人閱讀或聽人朗讀過了??吹竭@種狀況,約翰·亞當斯激動地說:“獨立像一股洪流,每天從四面八方向我們滔滔涌來?!?/p>

251 事態迅速朝著獨立推進。1776年1月,馬薩諸塞的民兵火燒諾福克,以防它落入鄧莫爾總督之手。2月,北卡羅來納嚴陣以待的農民在莫爾河橋頭擊退了皇家軍隊和當地的效忠派。3月,北卡羅來納議會訓令它的代表宣布獨立,并尋求同外國結盟。

252 當年3月23日,帕特里克·亨利在大陸會議上作了《不自由,毋寧死》的演說。

253 最后,帕特里克高呼:“不自由,毋寧死!”

2545月初,有消息說,喬治三世正派遣1.2萬德意志雇傭兵前來鎮壓他的北美臣民。5月10日,大陸會議建議各殖民地成立獨立的州政府。弗吉尼亞和其他殖民地立即作出響應。6月7日,理查德·亨利·李在大陸會議上發言,他的動議于7月2日在會上獲得通過。

255 需要有一份堅強有力、以理服人的宣言向全世界昭示美利堅的獨立。這樣,大陸會議指定托馬斯·杰斐遜、約翰·亞當斯、本杰明·富蘭克林、羅杰·謝爾曼和羅伯特·利文斯頓等,組成一個委員會,起草這一宣言。1776年7月4日,宣言在會上獲得通過。

256 我們后來的人千萬不要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殖民地人民鐵板一塊,大家同仇敵愾,一致對付母國。每一個殖民地都存在著效忠國王的政治派別。有些殖民地,效忠派在人數上占有優勢。《獨立宣言》的通過,最終導致那些原本希望通過漸進方法來解決帝國體制問題的人,同主張用革命方法來解決問題的人分道揚鑣。

257 這就出現了新的問題:既然要創建一個新國家,就意味著背叛。在大多數殖民地,愛國黨人所組織的委員會立即展開活動。這迫使每個人宣誓忠于合眾國,違者處以監禁。有統計說明,戰爭期間共有8萬人離開了美國。

258 無奈留下來的效忠分子與革命派進行了長期的爭論。
259 一位美國歷史學家曾說,殖民地為獲得獨立而必須做的一切努力,只是要保住他們已經擁有的東西,而英國人卻須重新征服一片遼闊的土地,才能贏得勝利。這一論斷講明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實質,實際上也預測了戰爭的結局。

260 戰爭打響不久,英國的政治家們就發現,對殖民地的鎮壓是十分困難的。

261 一位美國歷史學家曾說,如果美國人真的像《獨立宣言》的鏗鏘語句所講的那樣團結一致和決心堅定,他們會在一年之內打敗英國,獲得獨立。而實際上,獨立戰爭進行了8年。當時,現役軍人工資微薄,裝備極差,長時間內沒有統一的制服。對他們來說,挨餓受凍是家常便飯。

262 戰爭中的松懈拖沓,是由當時美國政府的弱點造成的。大陸會議并無合法的立法和行政權力,它從屬于它的各成員。握有軍事最高統率權的華盛頓,既然依靠各州來獲得必需資源,又怎么能擔保會有充分的支持呢?

263 華盛頓不但是一位將軍,也是美國人民一切最高尚、最優秀品質的化身。他身任武裝力量總指揮,心卻渴望重返他心愛的弗農山莊,對于未來并無他想。他不僅必須率領一支軍隊,還得經常不斷地給大陸會議、各州政府寫信,請求撥款以供軍隊之需。他的軍隊中有很多從歐洲來的志愿人員,他得調解他們之間的爭吵,還須安撫受凍挨餓、沒有鞋穿的士兵們。

264 在法國派來了援兵以后,華盛頓還須做許多屬于外交性質的工作。他沒有要過也沒有得到過任何薪俸,卻還自掏腰包,給士兵購置服裝,并接濟他的戰友們的貧困家屬??梢院敛豢鋸埖卣f,沒有華盛頓,大陸軍就難以存在,更不用講贏得戰爭的勝利了。

265 為支援戰爭,解決財政困難,大陸會議的政治家想出了發行債券的主意——其名稱為“大陸券”?!按箨懢怼庇?777年發行,結果,從1778年開始,它便迅速貶值,變成了對民眾的一種強迫借債。到1780年,大陸會議承認大陸券的實際價值,僅為始發價值的四十分之一。大陸券成為歷史笑柄——后來,在美國,人們提到價值低廉的東西時,常有一句俏皮話:它不值一張大陸券。

266 我們曾介紹,1776年北卡羅來納議會曾訓令它參加大陸會議的代表宣布美國獨立,并尋求同外國結盟?!丢毩⑿浴吠ㄟ^之后,尋求同外國結盟成為大陸會議的一個既定目標。而法國,成為它結盟的首選。

267 1778年2月6日,美國和法國結盟的協定經法國議會批準生效。雙方約定為共同事業而相互合作,直到美國的獨立得到承認。對法國來講,這是一個慷慨的條約,美國得到了所需要的一切,而法國要求美國的,只是保衛法國在西印度領地的利益。

268 由于法國與美國締約,大不列顛隨即對法國宣戰。1779年,西班牙作為法國的同盟國宣布參戰。1780年,荷蘭也宣布參戰,站在美國一邊。隨后,俄國的凱瑟琳二世則組成一個“武裝中立聯盟”,在相當程度上鉗制了英國海軍對中立國商船的行動。這樣,到了1780年,在大西洋、地中海、加勒比海、北海、英吉利海峽,甚至印度洋,到處都有海軍在作戰。美國的獨立戰爭變成了一場國際戰爭。

269 1780年,戰爭已經進入第五個年頭。其間,在美洲大陸,英軍和大陸軍互有勝負。進入1780年,大陸軍卻度過了一段最艱難的時期。以查爾斯·康沃利斯勛爵為統帥的英軍占領了整個佐治亞。
270 很快,大陸軍丟掉了查爾斯頓。這之后,華盛頓招募了一支新軍。但大陸會議不聽華盛頓的勸告,委派霍雷肖·蓋茨指揮這支新軍。8月16日,新軍在南卡羅來納被康沃利斯打敗,蓋茨跨馬先逃。英軍控制了南卡羅來納。大陸軍遭受到了嚴重挫折。

271 大陸會議將臨陣脫逃的蓋茨撤職,華盛頓為南方軍遴選了一位新的指揮——納撒內爾·格林將軍。格林是羅德艾蘭一個農民的兒子。格林指揮的南方軍,于1781年1月和3月,分別在考彭斯和吉爾福德重創英軍,迫使康沃利斯不得不撤退到海岸邊去。隨后,格林揮師進入南卡羅來納,恢復了對該地內陸的控制。康沃利斯在南卡羅來納受挫,便領軍北上,進人弗吉尼亞。

272 1781年8月1日,康沃利斯占領了約克敦,把這一小鎮變成基地,以協助皇家海軍控制切薩皮克灣、馬里蘭和弗吉尼亞。

273 1780年,法國派出一支6000人的遠征軍,它由羅尚博將軍率領,攻占了羅得島的紐波特。1781年5月,一支更為強大的法國艦隊,在格拉斯伯爵的統領下,從海地角開赴合眾國海岸。而格拉斯伯爵的戰艦還運載著由德·圣西門侯爵統領的去參與北美作戰的駐海地防軍。

274 大陸軍的主力,也開始向約克敦集結。對美國獨立戰爭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戰——約克敦戰役,就要打響??偣ビ?月30日開始。聯軍連同弗吉尼亞民兵,總共15000人;康沃利斯的兵力約為此數的一半,但其陣地工事堅固。康沃利斯的兩個棱堡被聯軍攻占。

275 康沃利斯試圖渡過約克河,從那里突圍,但沒有成功。傷亡并不很重,但康沃利斯知道自己已被打敗。1781年10月17日,他率領全軍投降。英軍從聯軍的行列中間走過,放下了武器。聯軍軍中響起了嘹亮的《翻轉世界》曲。

276 戰爭結束,將軍們偃旗息鼓,外交家們紛紛登場。美國方面的談判代表是本杰明·富蘭克林、約翰·亞當斯、約翰·杰伊等。英方的代表是理查德·奧斯瓦德。雙方宣布,至1783年1月20日結束戰爭狀態,美國獨立最終得到了承認。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