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靚芬,陳小平
(廣東省第二中醫醫院,廣東 廣州510095)
月經過少是指月經周期正常,月經量明顯減少,或者行經時間不足2 d,甚或點滴即凈者。人工流產術后的月經過少,跟人工流產有著密切的關系,多表現為既往月經量正常,人工流產術后月經周期規律,但月經量明顯減少,行經時間縮短,甚者月經點滴即凈,伴或不伴痛經,腰膝酸軟,小腹疼痛等癥狀。近年來,隨著人工流產術作為避孕失敗的補救措施而被廣泛采用的同時,其術后導致月經過少的問題亦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月經過少不經調治,可發展為閉經、不孕,或孕后流產等不良后果,嚴重影響了患者身心健康甚至家庭穩定。筆者采用中醫補腎活血法治療人工流產術后月經過少,取得了滿意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本院婦科門診就診,符合人工流產術后月經過少診斷,且月經周期在28~30 d者60例,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0例,平均年齡(26.28±2.16)歲,病程(8.23±1.21)月,人流次數(2.45±1.06)次;對照組30例,平均年齡(27.08±3.06)歲,病程(8.08±1.34)月,人流次數(2.31±1.23)次。2組患者的年齡、病程、人流次數經統計學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診斷標準[1]月經周期正常,月經量明顯減少,或行經時間不足2天,甚或點滴即凈者,一般認為月經量少于20 mL為月經過少。
2.1 治療方法 治療組:補腎活血調經湯Ⅱ方:菟絲子20 g,當歸10 g,熟地黃15 g,枸杞子15 g,山茱萸15 g,山藥20 g,丹參15 g,赤芍15 g,香附10 g,補骨脂10 g,桃仁10 g,川芎10 g。補腎活血調經湯I方:在補腎活血調經湯II方基礎上去川芎、桃仁,加黨參、白術各15 g。于月經第5 d開始使用補腎活血調經湯I方,每日1劑,連服10劑。月經第14 d開始使用補腎活血調經湯II方,每日1劑,服至月經來潮停藥。連服3個周期為1療程。對照組:采用人工周期即雌孕激素序貫療法,于月經周期第5 d開始口服補佳樂1 mg/次,每日1次,連服21 d,自服藥第11 d開始加用黃體酮膠囊100 mg/次,每日1次,連服10 d。連服3個周期為1療程。
2.2 觀察指標 觀察月經量的變化、行經時間以及子宮內膜厚度(治療前月經周期第21 d和治療3個周期結束后月經周期第21 d行B超檢查記錄子宮內膜厚度)。
3.1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和《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治愈:停藥后月經量恢復至既往月經量,經期3~7 d;顯效:停藥后月經量明顯增加,達到既往月經量的2/3以上,經期3~7 d;好轉:停藥后月經量增加,達到既往月經量的1/3~2/3,經期2~7 d;無效:月經量無增加,或者是仍少于既往月經量的1/3,或經期<2 d。
3.2 治療結果
3.2.1 2 組患者療效比較 治療組30例,治愈14例 (46.67%),顯 效 9 例 (30.00%),好 轉 5 例(16.67%),無效2例(6.67%),總有效率93.33%。對 照 組 30 例,治 愈 5 例 (16.67%),顯 效 9 例(30.00%),好 轉 7 例 (23.33%),無 效 9 例(30.00%),總有效率70.00%。治療組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P<0.05)。
3.2.2 2 組治療前后行經時間比較 2組治療后行經時間均較治療前明顯延長(P<0.05),2組患者治療后行經時間經統計學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3.2.3 2 組治療前后子宮內膜厚度比較 2組治療后子宮內膜厚度均較治療前明顯明顯增厚(P<0.05),且在治療組厚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子宮內膜厚度比較(-x±s)
人工流產所致月經過少是人工流產術后的一種并發癥。近年來,人工流產數逐漸增加,尤其是未生育的年輕婦女要求人流數量及重復流產的數量與日俱增,本病的發生率也呈上升趨勢。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人工流產術后致月經過少的病因概括起來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刮宮直接損傷子宮內膜功能層及以下的組織;二是宮腔感染致使內膜無法增生變厚,從而使月經量減少;三是異常終止妊娠致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正常平衡被打破,軸系統功能的恢復如青春期的發育過程一樣易發生正負反饋失調而出現月經過少、閉經[4];四是人流術中可能傷及子宮內膜雌孕激素受體,使受體含量減少,子宮內膜周期性變化受到影響發生月經過少[5]。
中醫學認為,女子的月經是天癸、臟腑、氣血、經絡協調作用于胞宮的生理現象,其中以腎為主,月經來潮與腎氣的強盛、腎精的充盈、沖任的通盛有著密切的聯系。《內經》有云:“腎氣盛,天癸至,月事以時下。”中醫認為人工流產耗氣傷血,損傷腎氣,使腎的陰陽平衡失調,同時人流手術損傷胞脈,使沖任氣血失調,從而導致月經紊亂。此外,人工流產時患者多處于一種恐懼心理,《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恐傷腎”,也可導致腎氣紊亂,月經量少甚則閉經。因此,腎虛血瘀是本病發生的病理特點。
補腎活血調經湯由歸腎丸合四物湯加減組成,方中菟絲子既補腎陽,又滋腎陰;當歸養血活血,熟地黃滋腎養血;枸杞子、山茱萸、補骨脂補益肝腎,養血益精;丹參、桃仁、赤芍、川芎活血化瘀;更配山藥氣陰雙補,增強補腎之力,再加香附辛香理氣,更助活血之功。諸藥合用,陰陽并調,通補兼用,補腎益活血,活血助補腎。由于胞宮有定期藏泄的生理規律,所以臨床施治中以補腎活血法為主導,結合胞宮藏泄規律分期論治。經后期子宮藏而不泄,腎氣封藏,宜補宜養,治當以補腎填精、健脾益氣養血為主,故在補腎活血調經湯I方在II方基礎上去桃仁、川芎,加入黨參、白術,加強健脾、益氣養血,再佐以活血化瘀,補中有攻,虛實同治,以促進陰精的集聚,使胞宮、沖任經血漸充,沖任調暢。經前期則加強活血化瘀、行滯通經,促使胞宮、沖任由滿而溢,經血下行,用補腎調經湯II方。
本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2組患者治療后子宮內膜厚度均較治療前明顯明顯增厚,且在治療組厚于對照組。表明用補腎活血法治療人工流產術后月經過少,因勢利導,合理用藥,先補后通,補通結合,切中病機,療效確切。
[1]張玉珍 .中醫婦科學[M].2版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87~91.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239~243.
[3]ZY/T001.1~001.9-94,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
[4]張黨生 .人工流產對今后生育的影響[J].國外醫學計劃生育分冊,1987(4):206~210.
[5]耿秋麗,王永宏 .淺談中西醫對人流后月經過少的認識[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19(1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