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雨果唱片公司不僅出版中國古典樂器名曲、著名演奏家、原生態歌手的作品,還有新潮音樂、西洋音樂等作品、新年音樂會等,范圍廣泛,幾乎無所不包。雨果唱片曾經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是亞洲最高水平的錄音制作機構。
關鍵詞:唱片花絮 特色點綴 問題與出路
1986年,音樂家出身的易有伍先生創辦了香港雨果唱片公司。二十余年來,雨果旗下作品CD已經發展到四百多張,以出版中國民歌民樂、戲曲曲藝、管弦樂作品以及由中國人演奏或指揮的外國音樂為特色,以“中國”二字為核心理念,從而成為國內最知名、最早的發燒唱片公司之一。
曾幾何時,國內大凡擁有音響器材的發燒友、專業音樂人士的音像架上總會豎起厚厚的雨果唱片,莊重、典雅,充滿中國意蘊。不能不說,國內曾經出現的音響器材熱與雨果唱片的努力有著很深的淵源。遺憾的是近些年來,雨果唱片出現了衰落的趨勢,人們非常懷念過去有雨果老唱片伴隨的日日夜夜。
一、采擷雨果唱片花絮
雨果唱片公司不僅出版中國古典樂器名曲、著名演奏家、原生態歌手的作品、還有新潮音樂、西洋音樂、新年音樂會等作品,范圍廣泛,幾乎無所不包。由于易有伍先生的音樂從業經歷以及對音樂的獨特理解和專業的錄音水平,當然更為重要的他對于作品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雨果唱片每每被發燒友視為音響必備,也是個人品位的象征。每當雨果有新作品問世,必將帶動一股熱潮,發燒友與專業人士無不翹首以盼,以擁有這樣高水準的專業唱片而欣喜若狂。
但能夠收集齊全雨果所有唱片的人恐怕不會有。因為在雨果崛起的年代,正版CD唱片價格昂貴,數十乃至上百元人民幣一張,而且,雨果唱片數量龐大,有多個系列問世。于是有用CD來翻版為卡帶的,借別人CD機和CD盤來聽的,當然,無論何種方式,都能得到純正專業音樂的洗禮。
雨果唱片最終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亞洲最高水平的錄音制作機構。假如沒有雨果,我也許不會節衣縮食,幾乎傾盡所有積蓄,采購來那一套價格昂貴的音響設備;假如沒有雨果,不知那些不堪回首、無所適從的日子會如何度過;假如沒有雨果,不知道怎樣才能夠和先圣先哲們有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如何在心靈上接受純凈高雅圣潔音樂圣殿的洗禮。
那一張張充滿了懷舊淡然、清新雅致的光盤封面,一句句透出人文關懷的話語,像兄長、像良師、像益友一般將音樂掌故樂理技巧娓娓道來,樸實得近乎普通,淡雅得近乎純凈,與蘊藏了精美絕倫無限風光的光盤渾然一體,讓你無法忘記。高品質的音樂、高品位的享受,人生中曾經有雨果唱片伴隨的日子已經定格成為永恒的回憶。
如此的悠悠意境,我們不能不感謝雨果唱片和來自新加坡,致力于中國文化傳播,力爭使中國音樂藝術走向世界,又將世界音樂介紹到中國的音樂家、雨果唱片公司創建者易有伍先生。
我們已分不清究竟是易有伍成就了雨果,抑或是雨果成就了易有伍,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曾經擁有過雨果唱片和易有伍的境界以及他們的理想,并與我們的理想融合為一,難分彼此。
二、雨果唱片中的特色點綴
雨果唱片公司的成功除了強大的智力支持之外,還有自己產品的特色,從而走出了一條成功之路。
1.高雅、舒緩,沉穩大方而又頗具中國風格的封面 舊時雨果唱片的封面,多以銀灰為背景,“雨果”二字古樸蒼勁,由隸書轉化而來,略帶夸張;往往以寫意的中國畫坐于正中,暗合了中國哲學的四平八穩;專輯名稱多以行書寫就,傳統意蘊綿長;雨果的英文Logo十分莊重卻不失現代感。從而,先聲奪人,制造了藝術境界的預告片,吸引著你不由得去關注雨果又推出了什么樣的音樂盛宴。
2.封面內頁彰顯魅力 每一張雨果唱片都附有說明,十分詳盡。字體、版面、插圖等與封面設計風格接近,渾然一體。曲目都用中英文準確的標注詞曲作者、指揮及演奏者的姓名,凸顯對知識產權的尊重與保護,以及為合作者的事業助推的明顯意圖。于是,易有伍和雨果唱片公司當仁不讓地承擔起音樂文化推介的時代重任。
3.專業的錄制介紹 雨果以錄音見長,在其唱片推出的同時,也會詳細列舉錄制人員、錄音器材、錄音地點、錄音時間,甚至會標明錄音位置。在當時獨樹一幟,絕無僅有的。
4.緊緊把握了時代脈搏 雨果敢于在市場開放、精神生活匱乏、流行元素充斥市場、快餐式的文化制品泛濫于市場的時代,另辟蹊徑,走精品路線,開創純音樂的一方凈土,足可證明創建人易有伍先生思維的活躍、觀察的敏銳、不屑于媚俗的寶貴品格及獨到的眼光和市場洞察力。
5.對新人的推介不遺余力 通過雨果唱片,劉星、姜小鵬、何訓田、武亦文等一批有才華的中國音樂人憑借自身的實力和表現逐步得到世人的關注與認可,事業也逐漸走向成熟。薛偉、許裴平、陳佐湟、麥家樂、錢舟、許忠、莫華倫、葉詠詩等都是當時的新人,與雨果的合作使他們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享譽全球。這里還必須提及朱哲琴,剛剛獲得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亞軍,就加入了雨果團隊,而且踏上了一條成功之路。雨果這種甘當人梯的思想和覺悟不能不說是成就了一個雙贏的最佳道路和結局。
三、近年來雨果唱片的問題與出路
非常可惜的是,近些年來,雨果唱片公司出現了滑坡的趨勢。盡管唱片仍有一定的水準,卻很少再有當年那樣的精品。尤其自從與國內某公司合作發行始,封面設計趨于花哨,格調不再高雅,制作開始粗糙,封面內頁紙質欠佳,像《九月的故事》《胡弓傳奇》等,內頁介紹缺乏整體感,錯漏屢現,背景設計庸俗化,商業的味道愈加濃厚,沖淡了其所有的藝術性、整體感與藝術的深度。
比如黃紅英與張杏月的演唱水平應該不屬于同一檔次的級別,一并選納進來不能不說對于唱片整體質量是個硬傷。或許真的雨果唱片公司有意淡出江湖,或是想要改變長期的風格與形象,但這畢竟與自己遵守的特色大相徑庭。在如今時代,雨果要重振輝煌,必須進行深思和探索。吸取經驗和教訓,對成功和失策進行深入的反省。筆者認為,雨果唱片公司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堅持精品路線 雨果走了多年的精品路線,事實證明這是一條成功之路。假如就此放棄未免太過可惜。在這里,精品指的是樂海之中尋求音樂的精品,市場中追求唱片的精品。
2.在大眾化方面下工夫 在當今時代,網絡成為了最重要、最具有傳播力量的渠道,雨果如果放棄了這一條,無疑是對大眾訴求的無視。其實完全可以在網絡中建立自己穩固的受眾群體,也是雨果最后的市場保證。
3.技術上繼續精益求精 雨果過去的成功在于它的優勢就是技術。現在錄音技術花樣翻新,雨果更有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把握住這樣的機遇必然會使其立于不敗之地。
4.認真研究市場趨勢 雨果起步和成功的時代恰逢國人對于文化和傳統恢復關注的時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的傳播人們對音樂的欣賞,不止局限于CD,這在銷量上會受一定影響。但是人們對于音樂的愛好正如美味人人愛吃的一樣。好的音樂、好的作品、甚至好的音樂商品也是人們的精神食糧之一。中華民族歷來就有熱愛音樂的傳統。只要雨果能夠認真審視人們的社會心理、文化感受,就不會失掉這樣一塊世界上最龐大的市場,也會繼續在唱片業界以音樂文化傳播而成為翹楚。
5.形成并維護品牌 雨果的品牌已經叫響了數十年,假如雨果可以重新整裝出發,相信他曾經的熱愛者們一定會對雨果唱片不離不棄,這樣一個品牌假如消失,也將是音樂文化傳播事業的一大遺憾。其所讓出的市場份額就會被惡俗、庸俗、世俗的噪音所占據,也對人類精神文明的傳承、人們的精神生活帶來不良的后果。
綜上所述,易有伍和雨果唱片公司辛勤耕耘了二十余年,成就斐然。目前的問題是雨果開始了一條自己并不熟悉的領域,加大市場風險,對于雨果愛好者來說,必將會有一定的損失。雨果重新崛起,是雨果愛好者的期望,也是保護和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希望易有伍先生和雨果唱片公司慎之又慎。
參考文獻:
[1] 熊永明.雨果專柜·音樂愛好者[J].2005,(04).
[3] 熊永明.雨果專柜·音樂愛好者[J].2005,(06).
作 者:張 敏,平頂山學院音樂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聲樂。
編 輯: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