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曼 李多松
(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環境工程系,江蘇 徐州 221116)
含酚廢水來源廣、危害大、治理難度高,是目前水污染控制中重點解決的有害廢水之一。隨著生產的發展,我們的環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為保護環境,防患未然,各種相應的法律法規相繼出臺。含酚廢水毒性非常高,對一切生物個體都有毒殺作用。因此對含酚廢水的處理勢在必行。
Fenton法是一種高級氧化技術,其超強的氧化性氧化能力主要來自反應產生的·OH,自由基鏈反應如下:

反應(1)是整個自由基鏈反應的引發步驟,Fe2+和H2O2的濃度決定·OH的生成量,·OH能夠和大多數有機物迅速反應。在一定范圍內,增加Fe2+和H2O2的濃度可以增強處理效果,但是過量的Fe2+和H2O2會與·OH反應。因此要嚴格控制Fe2+和H2O2的比例。
苯酚模擬廢水:稱取苯酚0.2g溶于蒸餾水,定量轉移至1000mL容量瓶中,苯酚濃度為200mg/L。
試驗測定指標為苯酚,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測定。
電子天平;pH計;分光光度計
(1)取水樣100ml于250ml錐形瓶內,水樣若干份。
(2)調節pH值,向錐形瓶內加入指定量的FeSO4·7H2O,溶解后加入一定量的H2O2,反應一定時間。
(3)反應結束后,調節溶液pH值到9以上,靜置,取上清液測定苯酚濃度.
3.1.1 雙氧水投加量對苯酚去除率的影響
為考察H2O2量對苯酚去除效果的影響,固定 pH值為 4,Fe2+加入量為 0.1g,反應45min。實驗結果如圖1所示。

上圖表明,苯酚去除率隨著H2O2投加量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當H2O2量不足時,隨著H2O2的增加,引起·OH的量增加,氧化效果增強。但是當溶液中的H2O2達到一定量后,過量的H2O2能夠和·OH反應,消耗了·OH的同時導致H2O2自身分解。確定H2O2的投加量為2-3mL/L。
3.1.2 Fe2+投加量對苯酚去除率的影響
本組試驗固定pH值為4,加入H2O20.2mL,反應45min,結果如圖2所示。

圖2顯示,苯酚去除率隨著Fe2+濃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當溶液中Fe2+濃度較低時,沒有足夠的Fe2+催化H2O2產生·OH,因此隨著Fe2+量的增加,苯酚去除率逐漸提高。但當Fe2+超過一定水平后會發生反應Fe2++·OH→Fe3++OH-,使·OH的量減少,去除率下降。Fe2+最佳投加量為0.3-0.4g/L。
3.1.3 pH值對去除效果的影響
在每份水樣中均加入0.2gFeSO4·7H2O和0.2mL H2O2,反應45min。實驗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pH值對去除效果的影響
從上圖看出,當pH值為3時,苯酚去除效果最好。pH值過低時,溶液中有大量的H+,由(3)和(4)得知,過量的 H+會抑制 Fe3+還原為Fe2+,減少·OH的產生量,從而使去除率下降。當pH值較高時,會使Fe2+的狀態發生變化,失去催化活性。因此,試驗最佳pH值為3。
以H2O2量、Fe2+量及pH值為考察因素,以苯酚去除率為指標,作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表,如表1所示。

表1 正交試驗因素水平

表2 正交試驗分析與結果注
:Kj代表某一因素第j(j=1,2,3)水平對
應指標值總和的平均值,R為極差。
在表2中,由于RC>RA>RB,所以各因素對實驗結果影響的主次順序為:pH值>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對于 H2O2投加量這一因素來說,因為K2>K3>K1,所以第2水平為最優;同理,因素B的最佳水平為第3水平,因素C為第2水平。因而本試驗最優水平組合為A2B3C2。
通過研究分析得出:
(1)在給定的水平下,三種因素對Fenton反應處理苯酚廢水影響的主次順序為:pH值>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
(2)正交試驗得出最佳因素組合為:H2O2投加量為2mL/L,Fe2+投加量為4g/L,pH值為3。
[1]趙天亮,寧平,陳芳媛.含酚廢水治理技術研究進展[J].環境與健康雜志,2007,24(8):648-649.
[2]王發珍,左東升,李天增等.Fenton試劑處理苯酚廢水的研究[J].環境保護科學,2008,34(4):18-20.
[3]鄧小暉,張海濤,曹國民,等.芬頓試劑處理廢水的研究與應用進展[J].上海化工,2007,3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