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煒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天津 300211)
胃癌發現時多進入中晚期,手術切除機會小,既使能夠手術切除,又容易在短期內復發,治療效果不理想〔1〕。對胃癌術后患者一般采用全身化療、放療、化放療結合等多種方法綜合治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延長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2〕。中醫理論辨證認為,化療時患者出現脾胃虛弱,肝腎虧損,氣血兩虧,抑制骨髓造血;化療毒副反應主要病機為全身化療后出現熱毒熾盛,氣血虧虛,津液不足,氣機受損,脾胃消化功能虛弱以及肝腎受損〔3,4〕。本文對胃癌術后患者進行中醫藥與化療聯合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在預防胃癌術后再次復發轉移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方面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在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集進展期胃癌外科手術治療患者54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予中西醫結合化療,對照組予單純化療,所有患者均經手術切片病理檢查確診胃癌,均屬于國際通用的TNM分期Ⅲ~Ⅳ期,并排除已發生遠處轉移性者。本組54例患者中男34例,女20例;年齡37~74〔平均(54.6±18.5)〕歲;病程1~23個月,平均(7.5±9.2)個月。大體分型:息肉型20例,無浸潤潰瘍型14例,浸潤潰瘍型16例,彌漫浸潤型4例;胃癌組織學類型:腺癌30例,腺鱗癌9例,鱗狀上皮癌7例,未分化癌3例,其他1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胃癌組織學類型、病程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FOLFOX4化療方案,第1天予奧沙利鉑85 mg/m2靜滴;第1、2天予亞葉酸鈣200 mg/m2,在氟尿嘧啶(5-Fu)前2 h靜滴;第1、2天均先予5-Fu 400 mg/m2靜脈注射,然后600 mg/m2持續靜滴22 h。14 d后重復治療,共12個周期。觀察組在對照組化療基礎上予中藥消瘀散結方加減煎服,方劑組成:半枝蓮 30 g、生半夏15 g、白花蛇舌草15 g、雞內金 12 g、白英 15 g、全蝎6 g、地龍15 g、蛇莓30 g、凌霄花15 g、沉香6 g,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服,共6個月。根據患者不同病證加減如下:血虛者加龜板、阿膠、雞血藤、當歸;氣虛者加白術、黨參、茯苓、黃芪;陽虛者加肉桂、巴戟天、淫羊藿、菟絲子;陰虛者加麥冬、太子參、黃精、川石斛;兼嘔吐加姜竹茹、蘇梗、金沸草;兼腹痛加延胡索、九香蟲、蓽茇、降香;兼腹水加澤瀉、大腹皮、貓人參。
1.2.2 觀察指標 對所有入選患者進行為期至少3年的隨訪,每3個月復查胸片、彩超、CT等檢查監測有無復發;評價3年生存率等指標進行比較分析。治療6個月后對生活質量進行評價,采用體力狀況評分(Kanrofsky標準),治療后上升>10分為增加,升降在10分以內為穩定,減少>10分為下降。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數據采用s表示,組間均數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1 兩組防治胃癌術后復發轉移效果分析 觀察組胃癌術后復發轉移率及3年生存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防治胃癌術后復發轉移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體力狀況評分分析 觀察組患者體力狀況評分下降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312,P=0.012)。見表2。

表2 兩組胃癌患者體力狀況評分比較〔n(%)〕
胃癌的主要癥狀是胃部脹痛、嘔吐頻繁、黑便、消瘦等。胃癌的致病因素與長期食用腌熏食物、霉變食物等生活習慣,慢性胃潰瘍、萎縮性胃炎等慢性疾病,及遺傳易感因素密切相關〔5〕。祖國傳統醫學認為脾胃虛損、正虛血瘀、痰濁內蘊是胃癌發病的根本病因病機。憂思惱怒、情志不遂引起肝失疏泄,胃失降和,或久病脾胃損傷出現運化失職,痰凝氣滯,熱毒血淤,交阻于胃,積凝成塊而為胃癌〔6〕。晚期胃癌病人往往以正虛為本、邪實為標,尤以脾胃虛弱、脾腎虧虛最嚴重〔7〕。總之,胃癌是因為臟腑功能失調、外感內傷等多種因素共同致病,病變主要在脾胃,傷及肝腎,表現為臟虛食積、氣結血瘀、痰凝毒蘊為患,性質屬于本虛標實,虛實夾雜,故治療胃癌要根據標本變化特征進行辨證施治。
胃癌術后復發或遠處臟器轉移在中晚期胃癌很常見,一旦發生預后較差,FOLFOX4被認為是晚期胃癌較好的化療方案,可預防腫瘤復發轉移〔8〕。但是FOLFOX4毒副作用較大,容易出現骨髓抑制、嘔吐等不適,患者體質難以承受,臨床應用受到限制。研究證明,對化療患者根據胃癌病機病證進行中醫調理,可提高腫瘤治療的緩解率,減少化療毒副反應,提高患者免疫力,從而延長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9〕。因此,本文對中西醫結合防治胃癌術后復發轉移的效果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胃癌術后應用FOLFOX4方案化療的患者應用消瘀散結方加減進行辯證調理,能夠降低腫瘤復發轉移率,提高患者生活狀況評分,延長患者生存期。與王治業等〔10〕研究結果相符。
總之,胃癌術后予中西醫結合治療可充分發揮中醫增效減毒、扶正抗癌的作用,預防復發轉移,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延長患者存活時間。
1 李涌健,張曉迪.中西醫結合治療胃癌的臨床與實驗研究進展〔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0;5(11):3429-33.
2 陸志芳.中西醫結合治療中晚期胃癌的臨床觀察〔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6):3356-8.
3 于永勝.中西醫結合防治胃癌的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1;9(16):316-7.
4 張 卿,許尤琪,李 京.晚期胃癌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進展〔J〕.亞太傳統醫藥,2011;7(5):175-6.
5 王 鴿,關云萍.中西醫結合治療中晚期胃癌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4):156-7.
6 姜 華.中西醫結合治療中晚期胃癌療效觀察〔J〕.黑龍江中醫藥,2011;40(1):8.
7 袁可淼,尤建良.晚期胃癌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新進展〔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13(1):209-11.
8 曹妮達,趙愛光,楊金坤.中西醫結合治療晚期胃癌生存期分析〔J〕.中西醫結合學報,2010;8(2):116-20.
9 鄔曉東.中西醫結合治療對胃癌術后生存質量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27):3458-9.
10 王治業,李應蘭,劉丕祖,等.中西醫結合治療胃癌腹腔轉移的臨床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09;9(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