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曼
福建省福州市中醫院眼科,福建福州350001
利水散結方治療玻璃體混濁臨床觀察
宋曼
福建省福州市中醫院眼科,福建福州350001
目的:觀察利水散結方治療玻璃體混濁的臨床療效。方法:將符合標準的60例患者分為治療組30例(45眼)和對照組30例(42眼)。治療組予利水散結方內服,對照組予石斛夜光丸口服。結果:1、兩組藥物均有治療玻璃體混濁的作用,治療前后各項指標均有差異(P<0.05)。2、兩組藥物臨床療效相比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
玻璃體混濁;利水散結方;中醫藥療法
玻璃體混濁為眼科常見病,患者多表現為眼外觀端好,自覺眼前有蚊蠅蛛絲或云霧樣漂浮物的眼病。[1]玻璃體混濁的部位和程度的不同,對視力影響的程度也不一樣。我科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60例玻璃體混濁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觀察病例均來源于福州市中醫院眼科門診。將符合診斷標準的玻璃體混濁患者60例(87眼)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45眼)和對照組30例(42眼),其中治療組男16例,女14例,雙眼患者15例,單眼患者15例,年齡16~64歲,平均38.77歲,病程最長為2年,最短1天;對照組男13例,女17例,雙眼患者12例,單眼18例,年齡17~65歲,平均37.83歲,病程最長為1年,最短2天。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均無統計學差異。
1.2 診斷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擬訂。
①自覺眼前有黑影,形狀不一,或濃或淡,眼球轉動時無規律之運動。
②輕者不影響視力,重者影響視力。
③眼底鏡徹照法檢查:令被檢眼上下、左右轉動時,可見有黑色或有半透明之點狀、膜狀、條狀等混濁飄動。
④裂隙燈顯微鏡檢查,可觀察玻璃體中混濁物之位置及性狀。
⑤必要時作眼部超聲檢查及眼電生理檢查。
1.3 納入病例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全身狀況尚好、能配合治療,按時復診。
②年齡16~65歲,性別不限。
1.4 排除標準①玻璃體混濁同時伴有視網膜脫離者、眼內腫瘤患者、對碘劑過敏者及甲狀腺腫大或有甲狀腺功能亢進者。
②不及時復診,用藥不滿10日者。
③用藥出現過敏反應而停藥者。
治療組:予利水散結方。藥物組成茯苓、黃芪、浙貝、車前子、陳皮、澤瀉、昆布、白芍、豬苓、五味子、茺蔚子各10g,每日一劑水煎,分兩次服,連服60天。
對照組:予滋陰明目的石斛夜光丸口服,每日2次,每次6g,連服60天。
服藥前后觀察①視力:2周檢查一次,采用國際標準對數視力表;②散瞳檢查治療前后玻璃體混濁的變化。
3.1 療效判定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確定。顯效:混濁基本吸收,原發病變已控制,癥狀消失,視力進步;有效:混濁部分吸收,癥狀減輕或視力略有增進;無效:混濁程度無變化,癥狀無好轉。
3.2 治療結果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
玻璃體混濁屬于中醫之云霧移睛范疇,古人對其癥狀作了形象的描述:“自見目外有如蠅蛇、旗(旌)旌、蛺蝶、條環等狀之物,色或青黑粉白微黃,在眼外空中飛揚撩亂,仰視則上,俯視則下。”可單眼或雙眼發病。本病可由玻璃體液化、變性、后脫離或眼內炎癥、出血等引起。中醫認為本病病位在水輪。或因肝腎虧損,氣血虧虛,目竅失養;或因痰濕內蘊,郁久化熱,濕熱濁氣上泛,目中清純之氣被擾;或因氣滯血瘀,血溢絡外,滯于神膏。
利水散結方中黃芪益氣健脾,茯苓健脾利水、兼有安神之功。二者為君藥意在脾健則濕濁去;豬苓、澤瀉、車前子利水滲濕;陳皮、浙貝、昆布軟堅散結合為臣藥;白芍、丹參、五味子、茺蔚子為佐藥滋補肝腎,養血明目。諸藥合用共奏利水散結,養肝明目之功效。
綜上所述,運用利水散結方治療玻璃體混濁療效確切,值得推廣應用。
[1]曾慶華.全國高等中醫院校規劃教材.中醫眼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191.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09.
R776.4
A
1007-8517(2012)21-0120-01
2012.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