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月喬 陳 光 徐鑫亞 (南京市鼓樓醫院康復醫學科,江蘇 南京 210008)
物理治療方法配合康復訓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
黃月喬 陳 光 徐鑫亞 (南京市鼓樓醫院康復醫學科,江蘇 南京 210008)
目的 探討物理方法配合康復訓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方法 入選近期在該院住院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143例,根據患者在住院期間治療方式的不同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n=72)和對照組(n=71),觀察組患者給予物理治療配合康復訓練,對照組患者只給予物理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近期和遠期療效。結果 觀察組患者痊愈率、顯效率、總有效率分別為51.4%、26.4%、95.9%均高于對照組患者36.6%、18.3%、84.5%(P<0.05);而觀察組無效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在治療后、治療后6個月、治療后12個月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JOA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物理治療方法配合康復訓練可以顯著提高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臨床療效,優于單純的物理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物理治療;康復訓練
腰椎間盤突出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腰椎間盤變性,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刺激和壓迫神經根及馬尾神經〔1〕。非手術治療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基本治療手段,臨床觀察顯示,80%以上的患者經過非手術治療均能達到較好的臨床療效。物理治療可以在患者病變局部發揮作用,具有風險低、臨床療效好的優點,因而在臨床上成為首選的治療手段〔2〕。康復護理人員進行有效的健康訓練指導,可促進患者康復,避免患者因盲目鍛煉加重損傷〔3〕。本研究旨在評估物理方法配合康復訓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
入選2008年7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143例,其中男78例,女65例,年齡37~62〔平均(49.2±11.3)〕歲,主要臨床表現為: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動受限、間歇性跛行、脊柱側凸、感覺麻木等。診斷主要依賴患者的病史、臨床表現以及影像學檢查等,患者在住院期間均選擇非手術治療,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n=72)和對照組(n=71),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發病情況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給予物理治療。根據患者自身的情況選擇恰當的物理治療手段,主要的方法包括:腰椎持續牽引治療(牽引力250~450 N,每次20 min)、微波治療(微波直接照射患者椎間盤突出部分,每次30 min)、中頻電治療(2~8 Hz電流,每次40 min)、穴位刺激治療(每個穴位點擊20~30 s,1次/d)。
觀察組患者在物理治療的基礎上實施康復訓練,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4~6〕:①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告訴患者注意事項,避免各種加重病情的動作;②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在坐位或站立位時保持腰挺直;③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進行腰肌訓練,根據患者自身情況調整訓練量;④指導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定時改變體位,調整姿勢。
在患者出院時對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將臨床療效分為痊愈、顯效、有效和無效。痊愈:指患者達到臨床治愈,各種癥狀和體征消失直腿抬高>70°;顯效:患者癥狀明顯改善,但未達到治愈標準,直腿抬高>50°;有效:患者癥狀和體征有所改善,直腿抬高增加>10°;無效:患者癥狀和體征未見改善,甚至加重。計算患者總有效率=(痊愈人數+顯效人數+有效人數)/總人數×100%。采用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評分(JOA評分標準)和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標準(VAS評分)在患者出院時、出院后6個月以及12個月進行隨訪。
觀察組患者痊愈率、顯效率、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患者。見表1。
著時間推移,VAS評分逐漸降低,且觀察組在治療后即刻、6、12個月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隨著時間推移,JOA評分逐漸升高,且觀察組在治療后、治療后6個月、治療后12個月JOA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隨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s)
個月觀察組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后6個月治療后12 72 8.52±0.79 2.94±1.18 1.37±0.87 0.57±0.42對照組 71 8.51±0.69 3.87±1.24 2.69±0.91 1.97±0.64 t值 0.852 2.012 2.241 2.537 P值 >0.05 <0.05 <0.05 <0.05

個月觀察組 72 12.74±2.14 19.34±1.98 23.14±1.72 25.67±2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后6個月治療后12.01對照組 71 12.76±2.11 17.25±1.92 20.71±1.69 22.10±2.27 t值 0.985 1.924 2.013 1.982 P值 >0.05 <0.05 <0.05 <0.05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患者由于長期負重,導致椎間盤發生變性,纖維環破壞,髓核突出,壓迫神經,而出現腰腿痛以及其他相應的臨床表現,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嚴重的影響〔7〕。采用非手術綜合治療是目前臨床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基礎治療,大部分患者經過治療可以獲得良好的臨床效果。非手術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物理治療是采用各種物理因子進行干預的手段,主要包括:牽引治療、微波治療、射頻治療等,各項臨床觀察顯示,物理方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效果顯著,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價值〔8,9〕。
本研究表明盡管物理治療可以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但是在此基礎上增加康復訓練,臨床效果更加顯著。綜上,采用物理治療方法配合康復訓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近期療效和遠期療效都非常顯著。
1 楊 俊,洪加津,蔡偉斌,等.硬膜外腔注射結合物理療法治療部隊官兵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分析(附210例報告)〔J〕.海軍醫學雜志,2011;32(5):322-3.
2 嚴力生,羅旭耀,鈕心剛,等.復發性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手術療效與方法選擇〔J〕.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2010;17(3):171-3.
3 叢 明,金 強,龐卿強,等.綜合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觀察〔J〕. 中國療養醫學,2010;19(8):724-5.
4 趙滿貴.物理療法加甘露醇靜脈滴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分析〔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10;10(10):1173-4.
5 雷景和,魏三川.綜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78例療效觀察〔J〕.頸腰痛雜志,2009;30(1):78-9.
6 劉 劍,周玉梅,王曉信,等.健康教育和運動指導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中的作用〔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1;14(8):1112-4.
7 畢世慶,劉興文,趙開祝.物理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觀察〔J〕.遵義醫學院學報,2008;31(3):254-5.
8 張鳳英,白俊玲,曹 蕾,等.多種物理因子聯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觀察〔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1;28(4):424-5.
9 賈黎明,劉桂英,李秋敏,等.醫療體操配合無創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7;13(6):520-1.
R68 〔
A
1005-9202(2012)22-4922-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22.032
黃月喬(1960-),女,主管技師,主要從事康復治療研究。
〔2012-03-31收稿 2012-08-10修回〕
(編輯 袁左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