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紫陽
新型超聲刀近年來廣泛應用于腹腔鏡手術中,其通過高頻的聲波振蕩產生機械能,使組織凝固變性,從而達到切割止血的目的[1]。隨著腹腔鏡技術在外科各領域的深入開展,超聲刀迅速在各級醫院包括基層醫院普及。由于其具有切割速度快,止血效果好等優點,在傳統開腹手術中亦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2]。我科于2006年3月開始在胃癌根治術中隨機使用超聲刀,本文選取三年間的病例進行研究,希望能對臨床的超聲刀的使用及胃癌的治療能有所幫助。
1.1 一般資料 2006年3月至2009年2月期間本科胃癌手術患者,計98例,其中男57例,女41例,年齡23~81歲,平均54.7歲,術前均經胃鏡及病理確診,排除標準:接受新輔助放化療,合并嚴重基礎疾病,凝血機制障礙,術前及術中發現遠隔轉移者。術前將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超聲刀組)和對照組(電刀為主)。經統計學檢驗,兩組平均年齡,性別構成,手術類型,術后病理分期,城鄉比例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遠期隨訪2年,共計有9人陸續失訪,超過2年后因失訪率過高,故數據不予采信。
1.2 器材 采用德國速靈超聲刀SONACA150。超聲波頻率:35KHz;最大超聲功率120W。實驗組及對照組均使用了德國蛇牌GN300電刀GN300。
1.3 研究方法 符合條件的病例首先按拋硬幣法分組,然后按照1999年日本胃癌處理規約第13版要求行胃癌根治術,兩組的淋巴清除范圍相同,全胃切除及近端胃切除均使用吻合器。實驗組在使用超聲刀過程中處理胃周直徑在5 mm以下的小動靜脈直接超聲刀處理,包括淋巴管,韌帶,組織束均不需結扎,注意創面不要有積血或積液,以免影響超聲刀工作,超聲刀切忌張力過大。對照組則以絲線結扎。
觀察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淋巴結檢出數,并發癥及遠期隨訪情況,進行統計學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輸入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或fisher精確概率法,計量資料采用方差分析法,P<0.05時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全部患者經手術治療,術中死亡率均為0,實驗組術中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引流量第1天無統計學差異,前3 d總量少于對照組,清掃淋巴結數目區別無統計學意義,實驗組住院日及住院費用無統計學差異,術后隨訪2年,兩組沒有統計學區別。

表1 術中情況比較

表2 住院期間情況比較

表3 遠期隨訪比較
胃癌是普通外科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來隨著診療技術的進步,胃癌的手術切除率升高,圍術期死亡率不斷下降,五年生存率顯著提高。目前根治性外科手術仍是胃癌治療中最重要的部分,胃癌切除加區域淋巴結清掃是目前治療胃癌的最重要手段。目前國內普遍將D2手術作為進展期胃癌淋巴結清掃的標準手術。手術效果取決于胃癌的分期、浸潤的深度和擴散范圍。對那些無法通過手術治愈的患者,部分切除仍然是緩解癥狀最有效的手段,特別是有梗阻的患者,術后有50%的人癥狀能緩解。因此,即使是進展期胃癌,如果無手術禁忌證或遠處轉移,應盡可能手術切除[3]。
3.1 胃癌的手術要求 涉及到要進行淋巴清掃,手術相對復雜,加上胃癌患者往往高齡,常有各種基礎疾病,所以手術時間長,術中發生危險,術后出現并發癥可能大。這就要求手術時間應盡可能縮短,盡量減少術中出血[4],而以超聲刀為代表的各種新器械的問世對這些問題有很大幫助。臨床要適應并積極掌握這些新工具,新方法,有助于胃癌患者延長生命和生存質量。胃癌根治術手術范圍大,涉及胰頭,胃后壁的血管,胰十二指腸韌帶等處血運豐富,術中及術后出血可能大,故必須徹底止血,這些要求都使的像超聲刀這樣行之有效的手段有了用武之地[5]。
3.2 符合現代醫學的發展方向 作為一種新工具,它的止血效果更好,殘留異物如鈦夾,線頭等更少,節省手術時間,止血更可靠,這些都決定了它在外科手術的前景優越,也因為上述原因,所以術后引流更少,恢復更快[6]。
3.3 超聲刀自身的特點 新型超聲刀通過高頻的聲波振蕩產生機械能,使組織凝固變性,從而達到切割止血的目的,隨著腹腔鏡技術在外科各領域的深入開展,超聲刀迅速在各級醫院包括基層醫院普及。由于其具有切割速度快,止血效果好等優點,在傳統開腹手術中亦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超聲刀的優點是由其特點決定的,它不產生焦痂,止血徹底有效,而且迅速,易于掌握操作要領,安全可靠,這些都是它得以普及的優勢所在[7]。
3.4 從治療的結果看,超聲刀對于胃癌根治術是明顯優于傳統術式的,表現在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引流量,并且不影響遠期療效。
[1]Yamaguchi A,Goi T,Yu J,et al.Expression of CD44v6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hematogenous metastasis and long-term prognosis.J Surg Oncol,2002,79:230.
[2]Yamamichi K,Uehara Y,Kitamura N,et al.Increased expression of CD44v6 mRNA significantly correlates with distant metastasis and poor prognosis in gastric cancer.Int J Cancer,1998,79:256.
[3]Kinoshita T,Takahashi Y,Sakashit Y.Regulation and induction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by over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 1 and 2 in human colon carcinoma cell.Biochemicalet Biophysica Acta,1999,1483:120.
[4]朱正綱.胃癌外科治療相關問題的基本認識.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08,01.
[5]王舒寶,夏志平.胃癌手術與手技.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
[6]Gunthert U,Hofmann M,Rudy W,et al.A new variant of glycoprotein CD44 cofers metastatic potential to rat carcinoma cells.Cell,1991,65:13.
[7]Nishi K,Tokunaga A,Shimiznu Y,et al.Immunohistochemmcal study of intracellular estradiol in human gastric cancer.Cancer,2001,59: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