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斌
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微創治療已經滲透到醫療領域的方方面面,在泌尿外科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輸尿管上段結石是泌尿外科常見的疾病之一,臨床治療方案眾多,但是迄今為止,在國內,尚未形成對于輸尿管上段結石統一的治療規范,全國各地甚至是同地的不同醫院對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治療方案和預防措施均存在較大的差異[1-6]。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對疾病的治療不僅停留在治好疾病層面,還要求將醫療操作對身體的損傷減少到最小。因此,探討安全高效的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方案成為廣大泌尿外科醫師和學者們關注探討的焦點領域之一。本研究選擇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療的96例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本研究入選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患者進行微創經皮腎鏡碎石術,而實驗組患者則進行輸尿管氣壓彈道碎石術,比較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碎石成功率、結石排盡率及并發癥發生率等療效指標,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療的96例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本研究入選患者符合以下情況:①患者術前均經泌尿系統超聲、X線平片(KUB)+靜脈腎盂造影(IVP)及CT等常規檢查證實。②結石最大徑大于1.0 cm,且在患者輸尿管內停留時間長于12周。③患者出現中度以上腎積水。④患者自愿參加本研究且簽訂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入選患者排外以下情況:①患者合并嚴重的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不能耐受手術。②患者合并嚴重脊柱疾病導致患者不能俯臥進行手術。③患者合并全身出血性疾病未完全糾正好。④患者無言語交流障礙,能夠明確表達自己的想法。⑤患者合并腦血管疾病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藥物停藥未到2周。⑥患者腰部皮腎距離超過20 cm導致建立皮腎通道有困難。⑦患者體重指數(BMI)>30 kg/m2。其中,男60例,女36例;結石部位:左側55例,右側有41例;結石長徑1.0~1.9 cm,平均(1.21±0.17)cm。應用隨機數字法將本研究入選對象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結石大小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手術觀察指標 收集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碎石成功率、結石排盡率及并發癥發生率等療效指標。同時,術后3~5 d接受KUB檢查以便了解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結石清除情況。如果患者術后殘留結石碎塊直徑不大于5 mm則認為治療成功。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分析,首先對各變量進行正態性檢驗和描述性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絕對值及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術中并發癥比較 實驗組患者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術中并發癥明顯少于/低于對照組的(P<0.05),實驗組患者出現輸尿管損傷1例,術后感染并高熱1例,而對照組患者則術中并發嚴重出血3例,輸尿管損傷2例,術后感染病高熱2例,出現胸膜損傷1例,腎盂損傷1例。詳見表1。
2.2 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碎石成功及結石排盡術后率比較 實驗組患者住院費用明顯多于/高于對照組的(P<0.05),而實驗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碎石成功及結石排盡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P<0.05),詳見表2。
表1 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術中并發癥比較(±s)

表1 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術中并發癥比較(±s)
*包括患者術中出現出血、胸膜損傷、腎盂損傷、術后感染并高熱、輸尿管損傷。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 術中并發癥(例)*實驗組48 27.54±10.87 19.78±8.86 2對照組 48 48.51±12.38 37.25±11.52 9 P值 <0.05<0.05

表2 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碎石成功及結石排盡術后率比較
輸尿管上段結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見疾病之一,臨床對該疾病的治療方案眾多,但是到目前為止,在我國,對于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治療和預防并沒有形成統一的規范[7-12]。目前使用最多的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微創治療方法為輸尿管鏡下碎石及微創經皮腎鏡碎石術等。因此,探討安全高效的輸尿管上段結石治療方案對醫療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本研究選擇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療的96例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本研究入選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患者進行微創經皮腎鏡碎石術,而實驗組患者則進行輸尿管氣壓彈道碎石術,比較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碎石成功率、結石排盡率及并發癥發生率等療效指標,結果發現:實驗組患者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中并發癥、術后住院時間、碎石成功及結石排盡率明顯少于/低于對照組的(P<0.05),但是實驗組患者住院費用明顯多于/高于對照組的(P<0.05)。這一結果與以往研究結果一致[13]。可見,輸尿管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但是對于輸尿管上段較大結石、結石停留時間較長的患者優先選擇微創經皮腎鏡碎石術進行治療。。
[1]谷現恩,王剛.泌尿系結石的微創治療新進展.微創醫學,2011,6(2):91-93.
[2]孫穎浩.泌尿系結石微創治療的若干問題.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1,11(1):6-9.
[3]楊增士,洪景范,葉寧,等.側臥位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療效觀察.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1,25(9):917-918.
[4]馮自衛,冼志勇,李東,等.側臥位經皮腎鏡取石術臨床分析:附83例報告.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2011,5(5):394-396.
[5]陳瑤,黃偉,陳萍.側臥位超聲引導下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64例報告.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11,45(1):86-88.
[6]衣學龍,裴昌松,武藝,等.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腎結石(附75例分析).吉林醫學,2011,32(21):4417-4418.
[7]張旗,吳奎,王志勇,等.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與開放性腎切開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療效比較.安徽醫藥,2011,15(1):62-64.
[8]鐘煜韡,鄭永宏,張載樂,等.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療效及安全性.吉林醫學,2011,32(18):3723-3724.
[9]廖凱.輸尿管上段結石不同治療方法的療效比較.當代醫學,2011,17(32):69-70.
[10]尤平洪,譚銳,戴慶德,等.輸尿管鏡下鈥激光和氣壓彈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療效比較.西部醫學,2012,24(2):276-277.
[11]侯保山,李凱清,周亞松,等.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96例分析.中華全科醫學,2012,10(1):34-35.
[12]何秉勛,朱衛國,張孝國,等.超聲定位微創經皮腎輸尿管鏡氣壓彈道碎石取石術320例 .四川醫學,2012,33(1):134-135.
[13]劉功海,吳世東.氣壓彈道碎石術與微創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療效比較.醫學綜述,2012,18(3):46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