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鸝,宋換新,龔 丹,蘇開科,劉學英
(長江大學期刊社,湖北 荊州 434023)
用Excel軟件輔助快速生成期刊目次頁
黃 鸝,宋換新,龔 丹,蘇開科,劉學英
(長江大學期刊社,湖北 荊州 434023)
為提高期刊目次頁生成的效率,借助Excel軟件,通過添加方正書版排版命令,在欄目編輯、期責任編輯和排版員的共同合作中,快速生成了期刊目次頁,在工作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目次頁;Excel軟件;方正書版排版
在期刊編輯排版的過程中,期刊目次頁的生成過程是比較繁瑣的工作,需要排版員在多個應用軟件之間頻繁切換,工作量較大,容易出現人為錯誤。為提高目次頁的生成效率和準確性,筆者結合《石油天然氣學報》雜志具體的出版流程,在實際工作中摸索出利用Excel軟件輔助生成期刊目次頁的方法,極大地降低了工作強度,提高了生成目次頁的準確性。
1)欄目編輯 期刊一般采用欄目編輯負責制,即每個編輯負責一個欄目。欄目編輯一般都會使用Word、Excel等辦公軟件。欄目編輯對每篇文章加工完成后,將作者名、文章標題名、分類號、實際頁數等信息用Excel表格報送給期責任編輯,將加工好的文章發給排版員排版。
2)期責任編輯 期責任編輯由欄目編輯輪流擔任,負責當期已編好文章的匯總和目次頁Excel頁碼的編排等工作。匯總后的Excel表格內容見圖1(只列舉了4篇文章的例子)。表1中F列“雜志頁碼”是通過Excel表格的計算功能實現的:單元格F2的數字是雜志首篇文章的起始頁碼,即數字1,在單元格F3里輸入“=E2+F2”,然后回車,即生成數字“7”。接下來將光標放在單元格F3的右下角,當光標變為“+”形狀時,雙擊鼠標,即可生成所有頁碼。

圖1 期責任編輯用Excel表格提交給排版員的目次頁資料
3)排版員 排版員在裝有方正書版排版系統的專用計算機上排版,修改各個校次的校樣文件,匯總當期所有已排版稿件;同時做好中文目次頁和英文目次頁文件,最后打包發送給印刷廠印刷。
1)作法1 期責任編輯將圖1所示資料提交給排版員,排版員開始逐篇上頁碼,同時將文章的標題、作者信息復制后,再打開目次頁文件,將內容粘貼進去。具體過程如下:打開每一篇文章的小樣文件(*.fbd);拷貝標題名、作者名;粘貼到目錄文件(*.fbd);在標題名后加上排版命令“漢體小五楷體居右排”;在作者名后加上命令“漢體小五書宋”;在括號內輸入頁碼。
如果一期有30篇文章,就要重復30次這個過程。待所有文章標題名、作者名信息都粘貼到目次頁文件中后,再將圖1中的頁碼逐一填到目次頁文件中,之后再逐個給出排版命令進行排版,最后生成目次頁。
2)作法2 直接在目次頁文件中手工輸入文章的標題名、作者名、頁碼,輸入完這些信息后,再統一加排版命令,生成目次頁。
上述2種作法,作法1的過程繁瑣,但準確率高,可不用逐字校對標題名和作者名,但必須認真核對頁碼,耗時較多;作法2的速度稍快,但需要期責任編輯逐字校對。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實踐中探索了如何利用Excel軟件[1]來輔助快速生成期刊目次頁的作法,步驟如下:
步1 期責任編輯將圖1所示表格復制后,打開另一個工作表,將圖1表格選擇性粘貼,選擇數值方式粘貼,這樣F列中的公式就不再帶入新表,只保留F列中的數值大小。保留“標題名”列,“作者名”列和“雜志頁碼”列,再添加一些空白列(圖2中的A,C,E,G列)。

圖2 添加了排版命令的目次頁(Excel表格)
步2 將方正書版排版系統中的命令“漢體小五書宋”拷貝到單元格A2,將光標放在單元格A2右下角,當光標變為“+”形狀時,雙擊鼠標,即可將該命令填充至A列;再將光標移至A列最后一個單元格的右下角處,例如移至圖2中的單元格A5處,在顯示的浮動框中點擊向下的黑色箭頭,打開下拉菜單,選擇復制,此時A2至A5就全部填充好“漢體小五書宋”這一排版命令了。
步3 按照步2的方式,在C列、E列、G列添加如圖2所示的內容,至此,就生成了Excel表格形式的目次頁。
步4 將圖2所示Excel文件發送給排版員,排版員選中A2~G5區域并拷貝,再打開方正書版排版系統進行粘貼,結果見圖3,即完成目次頁的初步生成工作,生成*.fbd的目次頁文件。
步5 排版員對該文件(見圖3)進行補充加工,即可完成目次頁成品文件的生成(見圖4)。

圖3 由Excel表格轉換到方正書版排版系統的目次頁

圖4 通過排版生成的目次頁
通過Excel軟件,將期刊目次頁生成的工作分散到各個欄目編輯;然后由期責任編輯匯總,添加排版命令,快速生成目次頁的初稿;再交由排版員具體加工,使得目次頁生成效率大幅提高。以30篇文章的目次頁生成為例,排版員收到期責任編輯提交的目次頁文件后,只需不到2min的時間就可以完成成品目次頁的生成工作。
[1]劉丹,陶則熙. Excel 2007 實戰應用大全:精華版[M]. 上海: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2008.
[編輯] 洪云飛
10.3969/j.issn.1673-1409(N).2012.06.040
TP391.13
A
1673-1409(2012)06-N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