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雄峰
相關研究報道結果顯示[1]:在絕經期婦女骨質疏松的治療過程中,采用激素替代療法可以取得較好的臨床實踐效果。鑒于此,為了進一步探討激素替代療法在絕經期婦女骨質疏松中的實際效果,本文選取了我院相關患者的臨床實踐資料為研究對象進行了回顧分析,現將相關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了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間入院治療的66例絕經期婦女骨質疏松患者為研究對象。66例絕經期婦女骨質疏松患者中,年齡58~78歲,平均年齡為(72.13±7.11)歲。根據患者實施治療方法的不同,將66例絕經期婦女骨質疏松患者分成了兩組,分別是治療組和觀察組,每組33例患者。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用口服鈣爾奇D 600 mg,1次/d,連續治療3個月。治療組在觀察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雌激素治療,予諾坤復片1 mg口服,1次/d,連續治療3個月。針對兩組患者實施不同治療前后的骨密度值(BMD)進行了比較分析[2]。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1.5軟件包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進行t檢驗,計量資料組間進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實施不同治療前后骨密度值(BMD)的變化情況如下:觀察組和治療組治理后,兩組患者的骨密度值(BMD)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治療前后比較,P均<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的骨密度值(BMD)治療前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比較,治療組的骨密度值(BMD)優于觀察組,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情況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實施不同治療前后骨密度值(BMD)的變化情況比較結果一覽表
對于絕經期的女性骨質疏松患者來說,相關的臨床統計發現,她們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骨量逐漸呈現出了一個逐漸減少的趨勢[3]。在這樣的趨勢下,女性骨質疏松患者在臨床上發生骨折的幾率大大升高了[4]。這對絕經期女性的生活質量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由此可見,針對絕經期的女性來說如何選擇合適有效的治療骨質疏松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論研究意義和臨床實踐意義。
從目前相關的臨床報道結果上看,激素替代療法在治療絕經期婦女骨質疏松中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5,6]。而從本文的研究結果上看,本文的結果也進一步證實了這一結論:觀察組和治療組治理后,兩組患者的骨密度值(BMD)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兩組患者的骨密度值(BMD)治療前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比較,治療組的骨密度值(BMD)優于觀察組,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因此,通過本文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在臨床上治療絕經期婦女骨質疏松的過程中,運用激素替代療法的臨床效果顯著,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1]Luger A,Mattsson AF,Koltowska-Haggstrom M,et al.Incid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evolution of glucose parameters in growth hormone-deficient subjects during growth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a long-term observational study.Diabetes Care,2012,35(1):57-62.
[2]劉長云.應用小劑量激素防治圍絕經期婦女骨質疏松癥.中國當代醫藥,2011,18(33):61-62.
[3]涂玲英.性激素和骨質密度對圍絕經期婦女骨質疏松的診斷意義.中外醫學研究,2010,8(10):33-34.
[4]齊紹霞.小劑量雌激素預防圍絕經期骨質疏松癥的臨床觀察.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8,14(7):517-518,497.
[5]龍申美.樂力鈣加雌激素治療絕經期骨質疏松療效觀察.醫學理論與實踐,2010,23(2):186-187.
[6]Winer KK,Zhang B,Shrader JA,et al.Synthetic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1-34 replacement therapy:a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 comparing pump versus injec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ypoparathyroidism.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2,97(2):39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