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潔 (長江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5)
譚風云 (湖北城隆市政園林設計有限公司,湖北 荊州 434000)
潘佑找,劉曉玲,彭 斌,胡夢婷 (長江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5)
蘭州百合鱗片培養快速繁殖技術研究簡報
李 潔 (長江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5)
譚風云 (湖北城隆市政園林設計有限公司,湖北 荊州 434000)
潘佑找,劉曉玲,彭 斌,胡夢婷 (長江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5)
以蘭州百合(Liliumdavidiivar.unicolor)鱗片為外植體進行快速繁殖技術研究。結果表明,蘭州百合鱗片不同部位均可誘導出芽,其強弱依次為外層、中層、內層;芽誘導最佳培養基是MS + 6-BA 0.2mg/L+ NAA 0.5mg/L,NAA較2,4-D更有利于芽的增殖;NAA誘導生根的效果要好于IAA,生根誘導最佳培養基為1/2MS + NAA 0.5mg/L,而且生根培養對后期的移栽也有影響。
蘭州百合(Liliumdavidiivar.unicolor);鱗片;外植體;組織培養;快速繁殖
蘭州百合(Liliumdavidiivar.unicolor)是百合科百合屬川百合的變種,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蘭州百合營養豐富,品質極佳,以“名菜良藥”著稱,是百合中的佼佼者。百合的常規繁殖方法主要采用常規分球、分珠芽鱗片扦插、鱗片包埋等,但存在繁殖系數低、易感染病毒、栽培面積難以擴大以及多代繁殖后退化等缺陷。由于組織培養具有繁殖速度快、占用空間小、便于種質保存與交換等優勢,在百合繁殖中占有主導地位。百合屬植物鱗片作為外植體具有容易獲得、分化能力強、對培養基要求不嚴等優點,是目前百合組織培養中普遍采用的外植體[1]。另外,百合葉片[2]、莖段[3]、根[4]、珠芽[5]作為外植體的也有相關研究。本研究以蘭州百合鱗片為材料,擬建立較完整的快速繁殖體系,達到降低生產成本目的。
1.1 材料
蘭州百合于2011年9月采自恩施藥用植物研究所,保存于花盆中。
1.2 方法
(1)材料處理 將蘭州百合鱗片刷凈泥土,流水沖洗10min,75%乙醇消毒35s,10%次氯酸鈉溶液消毒10min,無菌水沖洗6次。將蘭州百合鱗片分為外層、中層、內層,切成0.5cm×0.5cm的小方塊用于接種。
(2)誘導培養 以MS培養基為基本培養基,培養基中6-BA為1.0mg/L,NAA設置0.2、0.5mg/L 2個濃度。培養溫度為25℃,光照強度為1000~1500lx,每天光照12h。
(3)繼代培養 接種后一個月,進行繼代培養,繼代培養基為MS + 6-BA 0.2mg/L + NAA(0.05、0.20、0.50mg/L)或2,4-D(0.05、0.2、0.5mg/L)。
(4)生根培養與移栽 將經過繼代培養的無根苗接種到生根培養基,生根培養基為1/2MS + IAA(0.2、0.5 mg/L)或NAA(0.2、0.5 mg/L)。試管苗的根長到1~2cm時進行移栽,移栽前進行煉苗。
2.1 NAA及鱗片部位對蘭州百合芽誘導的影響
接種第11d后蘭州鱗片百合開始膨大,20d左右切口處出現黃綠色愈傷組織,少數有氣生根出現,30d時形成綠色小芽。在6-BA相同的情況下,NAA 0.5mg/L比0.2mg/L更有利于芽的誘導,且鱗片不同部位分化強弱順序為外>中>內(表1)。

表1 NAA及鱗片部位對蘭州百合芽誘導的影響
2.2 NAA和2,4-D對繼代培養的影響
從表2可看出,在6-BA相同的情況下,芽增殖率隨NAA和2,4-D濃度的升高而升高,但NAA較2,4-D更有利于芽的增殖,且增殖芽的質量也好。

表2 NAA和2,4-D對蘭州百合繼代培養的影響
2.3 IAA和NAA對生根培養的影響
由表3可見,所有處理的生根率都是100%,IAA處理的平均生根數較NAA處理的多,綜合根數和根的粗細來看,NAA 0.5mg/L對生根更有利。

表3 IAA和NAA生根培養的影響
百合的鱗片外植體的切取部位除了外、中、內層,其上、中、下部位對組織培養結果也有影響[4,6-7]。這在本研究的蘭州百合中也得到了證實。試管苗葉面無角質、蠟質、表皮毛很少或者無,氣孔開關能力弱,極易失水,煉苗是非常必要的措施。通過光照和濕度的變化促進莖葉保護組織的發生和氣孔功能的恢復[8-9],以促使其適應環境。移栽成活率隨著煉苗的天數而有所提高,但并非煉苗時間越久越好,本研究州鱗片百合百合煉苗3d,加上移栽后給予合適的條件,移栽成活率達100%。
[1]蔣細旺,司懷軍.百合的組織培養技術綜述[J].湖北農業科學,2004,(1):78-82.
[2]潘佑找,柯尊濤,趙宇瑛.不同外植體對蘭州百合組織培養的影響[J].安徽農學通報,2007,13(19):242-245.
[3]孟 楊,潘佑找,賈珊珊,等.湖北百合組織培養技術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6,34(17):4247-4248.
[4]楊成德,種 康,敬蘭花.百合鱗片不同部位的小鱗莖分化與激素調節研究[J].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24(3):95-99.
[5]趙祥云,程 廉,刑尤美,等.百合珠芽組培及脫毒研究[J].園藝學報,1993,20(3):284-288.
[6]潘佑找,林 強,陳香麗,等.鱗片不同放置方式對卷丹快速繁殖的影響[J].湖北農業科學,2009,48(10):2499-2501.
[7]Pan Y Z.Study on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WildLiliumlancifolium[J].Medicinal Plant,2011,5:51-55.
[8]Jeong J H.Invitropropagation of bulb scale section of several Korean native lilies [J].Acta Hortic,1996,41:269-276.
[9]Pan Y Z,Zhao Y Y,Liu X L,et al.Different Explants ofLiliumlancifoliumhave Different Potential to Differentiate and Regenerate in Tissue Culture [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12:1437-1440.
10.3969/j.issn.1673-1409(S).2012.08.010
Q813.1+2;Q949.71+8.23
A
1673-1409(2012)08-S030-02
2012-07-10
李 潔(1991-),女,北京人,現從事園藝植物繁殖研究。
潘佑找,E-mail:panyouzh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