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國增 (長江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湖北 荊州434025)
吳雪蓮 (長江大學文理學院,湖北 荊州434020)
賈德華 (長江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湖北 荊州434025)
風景園林工程類課程體系構建探討
肖國增 (長江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湖北 荊州434025)
吳雪蓮 (長江大學文理學院,湖北 荊州434020)
賈德華 (長江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湖北 荊州434025)
根據風景園林行業的發展,針對現有風景園林工程類課程設置所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在原有基礎上構建了風景園林工程類課程體系,對課程模式、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計劃學時等設置和安排進行了優化。
風景園林工程;教學研究;課程
2008年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的成功舉辦,進一步促進了我國風景園林事業的蓬勃發展。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土山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堆疊的最大土山,上海世界博覽會中軸線上“上采陽光、下蓄雨水”的“喇叭花”陽光谷是當今世界獨一無二的景觀建筑。其中大量新材料、新工藝應用到場地與場館的建設中,表明我國風景園林工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然而,風景園林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卻不能很好地適應這種發展,尤其是缺乏對風景園林工程相關任務的了解。因此,構建適應社會發展的風景園林工程類課程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風景園林工程是風景園林學科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工”、“程”、“技”、“藝”4個方面[1],涉及到工程設計、材料、工藝、規范、標準、工程概預算、施工管理等。與風景園林工程相關的課程包括風景園林工程制圖、風景園林工程材料學、風景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風景園林工程結構與構造、風景園林工程、風景園林工程概預算與施工管理。該類課程特點是應用性、實踐性很強,是風景園林建設項目從規劃設計到實現的重要一環,直接關系到項目建設的成敗。
2.1 相關課程內容設置針對性不強
我國風景園林專業雖然都設置了相關課程,但是多數對整體性和銜接性考慮不周,造成課程相對獨立,針對性不強,不足以解決實際問題。如園林工程制圖主要內容是畫法幾何、初步設計方案圖表現,以及少許施工圖單項繪制內容,缺乏計算機工程制圖的內容;風景園林工程結構與構造則主要與房屋建筑有關,缺少護坡工程、駁岸工程等常見構筑物的結構與構造的內容;園林植物類課程主要是涉及分類與識別,栽培和養護管理的內容偏少。
2.2 風景園林工程包含的內容過多
由于工程類課程的整體安排和規劃不合理,造成主干課程風景園林工程內容過多,從場地工程、給排水工程、水景工程、園路工程、假山工程、種植工程、照明與供電工程、機械都需要講授,而且這些內容要在一個學期64學時中完成。因此,有限的時間內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重點講解場地工程、水景工程、園路工程、假山工程、種植工程。在實際工程中應用較多的給排水、機械和照明的內容,只能采取學生自學的方式進行,教師教得費勁,學生學得膚淺。
2.3 風景園林工程類課程教學方式不適應
風景園林工程類課程教學的傳統方式是備課——上課——課外作業——課外輔導——期末考試——學業成績的評定。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顯現這種教學方式的弊端[2]。這種方式使得學生被動地接授知識,不能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學生積極性不高。對當前新材料、新工藝的具體應用了解很少,即使記住了,當面臨實際問題時還是不能很好地應用。
2.4 與風景園林工程建設項目結合不夠
風景園林工程類課程都是應用性和實踐性強的課程。目前,該類課程的教學大多是集中的理論知識的傳授,在課程階段很少結合實際項目來進行應用和實踐的教學。一旦學生面對實際工程項目時就會手足無措,無從下手,而當工程技術人員提點時,學生反應是在課堂學過,這就是典型的理論與實踐脫鉤,使得風景園林專業本科生在實習和工作中不能很好地適應。
3.1 課程設置模式
根據風景園林工程類課程的特點,按照“初級——中級——高級”遞進提升的模式來設置課程(表1)。初級階段主要使學生掌握關于風景園林工程制圖、材料識別與應用、風景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中級階段是在初級階段的基礎上,進一步使學生掌握風景園林常見建筑與構筑物的結構與構造,以及場地工程、給排水工程、水景工程、園路工程、假山工程、種植工程和照明工程的內容、設計方法和工藝流程;高級階段使學生掌握風景園林整項工程施工圖繪制、投標書編制和相關工程的具體施工。整套風景園林工程類課程體系環環相扣,每門課程解決各自的問題,共同服務于實際風景園林工程的設計和具體實施。
3.2 課程設置與學時安排
課程體系除了課程的設置及其學時安排外,課程的內容安排也很重要。根據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風景園林工程類課程應按由初級到高級循序漸進、由基礎到綜合、由易到難、實踐重于理論的原則來設置(表2)。該課程體系采用學分制,如每學分16學時,則總學分31.5,總課時504,其中理論學時212,占總學時的42.1%,實驗學時292,占57.9%,實驗學時部分占總學時接近6成,充分體現重實踐的原則。理論部分的教學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也可根據需要在施工現場、建材市場、公園綠地現場講授。實驗部分的教學主要包括制圖室、計算機室、植物實驗室、施工工地等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實踐教學。第7學期的風景園林工程綜合實習,采取導師制來進行,每個教師指導6~8人,把學生帶到風景園林工程建設工地,參與實際的風景園林工程建設。根據具體課程考核重點采用開放式來考核每門課程,考核形式多樣,可以是試卷,也可以是市場調查報告、圖紙、編制造價書、投標書以及對工藝流程論證的論文等。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風景園林工程要與時代同步,在傳承優秀工藝的同時必須進行課程設置、課程內容的更新以及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改革。風景園林工程類課程體系的構建,除了課程設置和計劃學時的安排外還涉及到其他一系列的問題,如教學師資、教學條件等。因此,建立一整套合理的、行之有效的課程體系還有待于進一步探索和實踐。

表1 風景園林工程類課程設置

表2 風景園林工程類課程設置與學時安排
注:6/表示在第6學期的上半學期開課,/6、/8表示在第6、第8學期的下半學期開課。
[1]梁伊任,瞿 志,王沛永.風景園林工程[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1.
[2]張令梅,園林工程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教學改革模式探討[J].廣東農業科學,2009,(12):358-360.
[3]姜 虹,張 丹,任珺華.風景園林建筑結構與構造[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4]錢覺時.建筑材料學[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
10.3969/j.issn.1673-1409(S).2012.08.016
G642.3
A
1673-1409(2012)08-S049-03
2012-07-12
肖國增(1979-),男,湖南永州人,碩士,講師,從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與工程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賈德華,E-mail:4570744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