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描述
目前只有“企業”可以開展特許經營,個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等不可以開展特許,否則無效。
目前比較有爭議的是:個體戶加盟后,可否成為區域特許方?從案例的情況看,一般是不許可的,否則無效;但也有實務界人士認為可以。
風險級別:重大風險
有效案例
鄭麗紅訴姜超特許經營合同糾紛一案:
2009年9月28日,上海費依公司出具《授權書》,授權姜超在北京、天津、華北特許銷售“費依”品牌系列服飾產品,并授權姜超女士連鎖加盟和特許經營權,全權受理“費依”品牌在北京某商場里面開展經營業務及管理事宜。
2010年4月17日,姜超與鄭麗紅簽訂了《特許加盟合同》,姜超不僅授予了鄭麗紅“費依”品牌的區域經營權,向其提供“費依”品牌系列服裝服飾產品,使其成為“費依”品牌在北京國泰百貨(天通苑)區域的經銷商,并且還對其經營權的使用與轉讓、加盟店的裝修、商標的使用、廣告的刊登等各方面做了嚴格規定。
后來,姜超與鄭麗紅之間因經營業績等問題發生糾紛。
法院審理認為:根據《商業特許經營條例》第三條第二款之規定,企業以外的其他單位或個人不得作為特許人從事特許經營活動。非企業從事特許經營活動,缺乏相關行為能力,其簽訂的特許經營合同應當被認定無效。本案中,被告姜超為自然人,其作為特許方簽訂的特許經營合同,應當被認定為無效合同。
風險防范
即使是區域代理的特許方,也要采取“企業”的形式。
風險處理
適用合同無效的規定:合同無效,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法律法規
《商業特許經營條例》第三條第二款:企業以外的其他單位或個人不得作為特許人從事特許經營活動。
《合同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合同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