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純海 吳全理
術中自體輸血的應用可節約血源,減少異體輸血反應及并發癥。圍手術期的自體輸血來源有術前預存自體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釋(ANH)、術中自體血回收(IBS)及術后引流液回收。本研究使用術前急性等容血液稀釋聯合術中自體血回收,旨在研究此法對糾正神經外科手術患者貧血,維持患者血流動力學穩定,保證患者術后凝血功能方面的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5月—2011年1月我院神經外科預計出血量比較大的擇期手術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平均年齡(42±5)歲,其中動脈瘤患者9例,動靜脈畸形患者4例,巨大腦膜瘤3例。納入標準:術前血紅蛋白(HB)≥125 g/L,紅細胞比容(HCT)≥0.35,無急性等容血液稀釋禁忌證。
1.2 方法 患者入室后開放靜脈,采用全麻,麻醉后均行橈動脈以及鎖骨下中心靜脈穿刺置管,連續監測中心靜脈壓(CVP)、血壓(BP)、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血氧飽和度(SPO2)、心電圖。放血前均輸入平衡液8~10 mL/kg,經橈動脈穿刺管放血速度200~300 mL/10 min,放血量(L)=體質量(kg)×7%×2×(HCT實際-HCT理想)/(HCT實際+HCT理想),HCT理想設計為0.30,將采集到的新鮮動脈血液存入含枸櫞酸鈉的血液保護袋,同時經深靜脈輸入同等量長源雪安膠體液,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把靶值定在0.22以上可為術中大失血提供安全界限[1],術中使用北京京精公司生產的ZI?TI-3000 P血液回收機及一次性血液回收套件將術野丟失血液經過濾、離心、洗滌,HCT為0.40~0.50,手術出血基本結束時回輸給患者,最后回輸給患者術前采集的動脈血。
1.3 標本采集與指標檢測 分別于術前(麻醉誘導之后,切皮前H1)、急性等容稀釋后(H2)、回輸前(術中出血基本結束時 H3)、回輸機采血(H4)以及術前自體動脈血(H5)后采集血液標本,檢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原時間(PT)、血小板計數(PLT)、HB濃度及HCT。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5.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進一步組間比較采用LSD-t法,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不同時點APTT、PT、PLT、HB和HCT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1)。APTT、PT及PLT各時點比較中H1與H2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H1與H3、H3與H4、H4與H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HB和HCT指標的H1與H2,H1與H3,H3與H4,H4與H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2。
神經外科手術,因頭皮及腦組織血供豐富,血管不易收縮,手術部位深,故手術時間長,止血困難,術中出血量大,常需要輸血。通過術前血液的等容稀釋和補液的調整,可使血液的有形成分丟失減少,從而使術中出血量減少。血液稀釋對凝血功能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血液中的各種凝血因子受到不同程度稀釋,而凝血因子只需為正常值的30%,血小板>60×109/L即可滿足凝血功能的需要[2]。另外有研究報道氧運輸在HCT介于0.25~0.30時最大[3]。本組患者血液稀釋的目標HCT控制在0.30左右,考慮原因為手術時邊失血邊補充晶體和膠體,此為血液稀釋的繼續,可為防止術中患者不能耐受進一步失血留有余地。有研究證實血液回收機在糾正患者貧血,提高患者血紅蛋白有效性同時,患者仍可能發生凝血功能障礙和血小板功能不全等并發癥[4]。這可能給機體的凝血功能造成不利影響,使患者發生凝血障礙,造成術后大量滲血,甚至于生命危險。
本研究結果顯示,急性等容稀釋后和術前比較,凝血功能無明顯變化,輸入術中機采血后和出血基本結束時比較,凝血功能進一步下降,輸入術前采集自體血后與輸入機采血后相比,凝血功能改善;而且輸入術中機采血和術前采集自體血后均能提高患者血紅蛋白和HCT,證實了通過術前急性等容血液稀釋聯合術中自體血回收的應用,在有效糾正患者貧血的同時,又可以預防患者輸入機采自體血后凝血功能的進一步下降,增加手術安全性,其原因在于最后輸入的自體動脈血含有血液的全部成分,回輸在3~5 h內完成,包括凝血因子均保存完好。
Table1 Measurement of indicatorsin patientsafter combined useof two methods表1 患者經過2種方法聯合使用后各指標的監測 (±s)

Table1 Measurement of indicatorsin patientsafter combined useof two methods表1 患者經過2種方法聯合使用后各指標的監測 (±s)
*P<0.05,**P<0.01
?

Table 2 Comparison of results between groups表2 各指標組間及進一步兩兩比較結果 (P)
[1]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代麻醉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736-1740.
[2]陳方祥,劉懷瓊,葛衡江,等.體腔血自體回輸與凝血纖溶功能的變化[J].中華麻醉學雜志,1998,18(2):82-83.
[3]Homi HM,Yang H,Pearlstein RD,etal.Hemodilution during car?diopulmonary bypass increases cerebral infarct volume after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 rats[J].Anesth Analg,2004,99(4):974-981.
[4]宮利,鐘亮.術中回收式自體輸血的并發癥及其原因分析[J].國外醫學·麻醉學與復蘇分冊,2003,24(6):35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