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金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湖北武漢 430063)
貴廣客運專線兩廣長大隧道,起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步頭鎮南水村,止于廣東省懷集縣藍鐘鎮下竹水庫區西南,全長8 560m,起訖里程為DK614+480~DK623+040,為山嶺深埋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約722.6m。
兩廣隧道為長大隧道,為加快施工進度,實施長隧短打。
設置了斜井輔助坑道。隧道在DK617+300右側設置與線路方向呈90°的榕木斜井,綜合坡度為9.6%;斜井采用無軌運輸雙車道襯砌斷面,井口里程XDK1+080,斜長1080m。為保證隧道順利按質按期貫通,加快施工進度,同時改變工人施工環境,方便施工,保證工人、技術人員的身體健康,解決隧道通風成了關鍵問題。
兩廣隧道榕木斜井長1 080m,進入正洞后,壓入式通風主攻方向(廣州方向2 540m)長度3 620m,按3 600m計算,副攻方向(貴陽方向1 395m)通風長度2 475m,按2 500m計算。斜井為雙車道斷面,按照設計初步計劃安裝兩條φ1.5m風管。斜井采用無軌運輸出碴,在距斜井洞口25m處設置4臺SDF(B)-No18隧道施工專用軸流通風機。主洞兩頭同時施工,每頭最大配用電機功率分別為:低速22×2 kW,中速45×2 kW,高速132×2 kW,擁有6個擋位的通風量(可隨距離的增加逐步增加供風量)。采用帶鋼筋肋加強柔性風管,風管鋼筋肋間距為0.3m,節長20~50m。每個工作面增加1臺射流風機,增加該處風流。
(1)按洞內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計算風量

式中 q——洞內每人每分鐘所需新鮮空氣量,《隧規》規定按每人每分鐘3m3計算;
m——洞內同時工作最多人數,副攻方向按45人考慮,主攻方向按50人考慮;
k——風量調整系數,取1.10~1.15。
計算結果為副攻方向需風量148.5m3/min,主攻方向需風量165m3/min。
(2)按滿足洞內允許最小風速要求計算風量

式中 s——隧洞開挖斷面,116.11m2;
v——允許最小風速,全斷面開挖取0.15m/s。
計算結果為主、副攻方向均需風量1 045m3/min。
(3)按同時爆破的最多炸藥量計算

式中 t——通風時間,30 min;
A——一次爆破炸藥消耗量,418 kg;
b——每公斤炸藥爆破時所構成的一氧化碳體積(L),一般采用b=40 L。
計算結果為主、副攻方向均需風量2 787m3/min。
(4)按爆破后稀釋CO至許可最高濃度計算

A、t、b 符號意義同前;
k為風量備用系數,取1.10。
計算結果為主、副攻方向均需風量1 339m3/min。
(5)按壓入式通風30 min內將齊頭工作面爆破產生的有害氣體濃度稀釋到允許濃度計算

式中 s——隧道斷面積,70m2;
L——通風區段長度,取100m,即工作面向洞口方向100m范圍內;
A、t符號同前。
計算結果為主、副攻方向均需風量1 049m3/min。
(6)按稀釋內燃機排放廢氣中有害氣體濃度至許可濃度計算

式中 Q——柴油機廢氣排量。假定當一個工作面出碴時,洞內有自卸車8輛(柴油發動機排氣量9.3 L,轉速1 900 rpm),3 輛重車,3輛空車。ZL50C裝載機1臺(柴油發動機排氣量7.6 L,轉速2 100 rpm),取重車及裝載機的負荷率0.9,轉速系數1.0,空車負荷率0.3,轉速系數0.8;
δ——稀釋系數,10.6;
η——安全系數,1.5。
計算結果為主、副攻方向均需風量2 310m3/min。
取上述風量的最大值作為設計風量,故工作面所需風量應大于2 787m3/min。
(7)考慮漏風因素
據風管廠提供的技術指標,百米漏風率正常時可控制在1.5%以內。本方案通風距離考慮主攻方向3 600m,副攻方向2 500m,據此計算漏風系數

式中 L——通風距離,主攻方向3 600m,副攻方向2 500m;
P100——百米漏風率,取1.5%。
計算結果為P主攻=2.17,P副攻=1.60。
故計算結果為主、副攻方向需最大風量為6 048m3/min和4 459m3/min。
從理論上講,通風系統克服通風阻力后在風管末端風流具有一定的動壓,克服阻力則取決于系統靜壓,動壓與靜壓之和即為系統需供風壓。
(1)動壓計算

式中 γ—空氣密度,1.2 kg/m3;
v——末端管口風速,5.2m/s。
計算結果H動=16 Pa。
(2)靜壓計算
管道摩擦阻力

式中 λ——管道摩阻系數,0.015;
ν0——管道內平均風速,,主攻方向 20.87m/s,副攻方向17.92m/s;
L,γ,Qmax,Q 符號意義同前;
d——風管直徑。

計算結果 h主靜:8 820 Pa,h副靜:4 516 Pa。
系統風壓

計算結果 H主:8 836 Pa,H副:4 532 Pa。
選用山西省侯馬市鑫豐康風機有限公司提供的SDF(B)-No18型對旋式軸流風機,設計風量2 973~6 100m3/min,風壓782~5 124 Pa,電動機功率4×185 kW,三級調速,通風軟管直徑1.5m,送風長度主攻方向3 600m,副攻方向2 500m。
榕木斜井施工正洞通風系統布置見圖1。

圖1 榕木斜井正洞通風系統示意
按照設計的通風系統,應用于兩廣隧道榕木斜井及正洞,經現場施工實踐檢驗,工作面及二襯施工段均在25℃左右,完全符合施工要求,解決了長大隧道的通風難題。
[1]夏永旭.我國長大公路隧道通風中的幾個問題[J].公路,2003(5):23-25.
[2]陳文英.鐵路隧道通風方式的探討[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1980(4):56-57.
[3]鐵道建筑編輯部.日本的長大鐵路隧道[J].鐵道建筑,1981(2):78-79.
[4]張濤,楊玉玲,包太.長大隧道獨頭壓入式通風技術[J].山西建筑,2010(6):124-125.
[5]馬紅章,李永紅.北天山長大隧道8 km獨頭掘進通風技術[J].鐵道建筑技術,2009(5):30-31.
[6]楊洪海,崔興華.公路隧道縱向通風系統射流風機選型計算[J].風機技術,2000(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