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定芬
(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城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浙江 紹興 312000)
急性宮頸炎指從子宮頸外口到宮頸內口的宮頸黏膜、黏膜下組織發生的感染性疾病。多見于剖宮產、人工流產、診斷性刮宮及其他宮頸手術時擴張宮頸后引起的宮頸損傷,病原體進入損傷部位發生感染引發的急性炎癥[1]。筆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宮頸炎。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婦產科門診采取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的急性宮頸炎患者20例(治療組),均符合宮頸糜爛標準及第6版 《婦產科學》教材擬定的診斷標準,均已婚,有孕產史;年齡 22~50 歲,平均(36.00±13.70)歲;病程1~7d;婦科檢查可見宮頸糜爛、充血、宮頸口有黏液膿性分泌物;臨床癥狀表現為黏稠有腐臭氣味的白帶增多,多為色黃綠色膿性,外陰瘙癢,輕度發熱,有不同程度的下腹部、腰骶部墜痛及膀胱刺激,患者還表現為舌質紅,苔黃膩,口苦咽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結,坐臥難安,脈滑數。排除宮頸惡性病變者。選擇同期以西醫方法治療急性宮頸炎的患者20例為對照組。兩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治療前后均行婦科檢查,血、尿檢測,藥敏試驗及陰道分泌物涂片化驗。治療組采取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檢測結果給予相應抗生素入液靜滴;物理治療始于患者月經干凈后3~7d,取膀胱截石位,采用2‰新潔爾常規消毒外陰、陰道,窺器充分暴露宮頸,用5%碘伏消毒宮頸,用干棉球擦凈消毒液及宮頸黏液,用50W功率微波雙極探頭與糜爛面接觸并稍加壓,用腳踏開關,從宮頸口內0.5cm處開始向外周放射狀移動,直至移到正常組織1~2mm,持續4~6s,使探頭下的糜爛面呈乳白色,術中需根據患者對微波刺激的反應程度調整功率,盡量減輕患者的不舒服感覺。術畢觀察凝固組織止血是否徹底,如有滲血則應徹底凝血,局部涂以龍膽紫。術后開始應用銀爾舒,兩日1次,每次1g,置于陰道后穹窿部,10d為1療程。同時口服中藥(敗醬草10g,黃芪15g,兩面針15g,土茯苓 15g,澤蘭 15g,丹參 15g)。有明顯出血加白茅根 30g,茜草10g,仙鶴草 12g;氣虛者加黃芪 15g,白術 10g;血瘀者加紅花6g,桃仁10g;輕度發熱者加連翹13g,蒲公英20g;濕濁者加萆解15g,蒼術10g。每日1劑,水煎分服,共服30d。對照組西醫治療方法與治療組相同。術后保持外陰清潔,避免劇烈活動,禁性生活。2個月后評效。
1.3 療效標準 治愈:患者宮頸光滑,癥狀及體征消失,婦科及實驗室檢查結果無陽性。顯效:患者宮頸炎癥面縮小,由乳突狀轉變為顆粒狀,婦科及實驗室檢查無陽性,但仍有較多陰道分泌物。無效:患者癥狀及體征無改變,甚至炎癥加重[2]。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及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術后陰道出血量及流液量大例數、不同時段陰道黏血例數比較 見表1。結果示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術后陰道出血量及流液量大例數、不同時段陰道
2.2 兩組療效比較 見表2。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 (P<0.05)。

表2 兩組療效比較(n)
急性子宮頸炎是婦科常見疾病之一,是感染性流產,產褥期感染不潔性活動導致的宮頸損傷或陰道異物致病原體進入而發生感染[3]。病原菌主要有淋球菌、葡萄球菌、鏈球菌、腸球菌等。鏡檢可見宮頸黏膜及黏膜下組織有大量嗜中性白細胞浸潤、充血及程度不等的水腫,宮頸黏膜呈潮紅色、布滿網狀血管及螺旋狀、點狀血管向外翻出,有大量膿性黏液自頸管內排出。合并腺體感染者,其宮頸表面散在分布多個黃色小泡狀膿點,腺體開口被膿液充滿[4]。西醫治療急性宮頸炎主要采取抗生素抗感染,結合微波、冷凍、激光、紅外線及電熨等物理方法治療。為達到快速控制炎癥的目的,應結合婦科檢查、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有針對性的用藥。鏈球菌、葡萄球菌感染應采用頭孢類藥物,淋球菌、支原體、衣原體感染應采用紅霉素、羅紅霉素及阿奇霉素治療,合并厭氧菌感染者需加用甲硝唑[5]。有宮頸息肉者需采取手術方法摘除宮頸息肉,有宮頸腺體囊腫需穿刺放液;對于宮頸黏膜外翻或有陳舊裂傷者,需實行子宮頸修補術[6]。中醫學認為,急性宮頸炎病因為濕邪入侵,致任、帶二脈失約。而濕邪可分內外,內傷因脾失健運,腎虛失固,濕濁內蘊,久而化熱,濕熱互結,流注下焦而成帶下。或因肝氣郁結,郁久化熱,溫熱蘊于帶脈而成帶下。外濕因經期、產時、產后,以及感染性流產時期,血室正開,濕毒穢濁之邪乘虛入侵,傷致腦脈,以致帶脈失約而成帶下。本組所用中藥湯劑中黃芪為補氣生肌藥,其性甘、微溫,歸脾肺經,可托毒生肌、利水退腫、補氣升陽、益胃固表,對脾肺氣虛、中氣下陷之證、氣血不足所致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有較好的療效;當歸收斂止帶兼以補血調經,回血止痛,兩面針行氣活血、除濕止痛,澤蘭可清熱利濕、活血化瘀,黃芪、白術行氣化濕、益氣健脾,茜草、白茅根、仙鶴草具有止血作用。在西藥抗感染、消炎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湯劑可在指標的同時,從根本上祛除病機。本組觀察結果表明,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急性宮頸炎療效顯著優于單用西藥治療。
[1]王福美,吳永茂,陶昌瓊.中西醫結合治療難治性宮頸炎100例[J].山東中醫雜志,2011,31(3):183-184.
[2]李雅釵,潘艷萍.微波聯合中藥治療中重度宮頸糜爛臨床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20):3118-3119.
[3]林雪愛.中藥加微波治療慢性前列腺炎54例 [J].浙江中醫雜志,2009,44(4):282.
[4]張宇華,袁遠霞.微波與干擾素聯合中藥治療女性尖銳濕疣110例體會[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8,17(5):340.
[5]包甘芬,葉紀溝,吳線玲.中西醫結合治療宮頸糜爛160例[J].中國藥業,2010,19(8):77.
[6]李鏖,溫木生,曾原,等.中藥配合微波治療慢性咽炎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09,25(3):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