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良 秦 玲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吉林 長春 130031)
尋求預防和治療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已成為醫療界的熱點。本文旨在觀察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吉林大學第一醫院二部心內科患者84例,按WHO判定的冠心病心絞痛的診斷標準確診[1]。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2例,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齡 45~76 歲,平均(51.20±7.30)歲;病程 2~12 年。治療組42例,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齡 48~71歲,平均(56.14±7.40)歲;病程1~13年。兩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去除誘因,囑患者低鹽低脂飲食,硝酸酯類、阿司匹林、β受體阻滯劑等常規治療。如出現心絞痛,臨時含服硝酸甘油片至心絞痛消失。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丹參川芎嗪注射液1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靜滴(糖尿病患者改為0.9%氯化鈉注射液),每日1次。兩組均以14 d為1個療程。
1.3 療效標準 (1)心絞痛癥狀療效參照《心血管藥物臨床試驗評價方法的建議》[2]。顯效為同等勞累程度不引起心絞痛或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80%以上;有效為心絞痛次數減少50%~80%;無效為心絞痛次數減少不到50%。(2)心電圖療效按照《中國常見心腦血管疾病診治指南》[3]中的標準。顯效為心電圖恢復正常或大致正常;有效為治療后ST段回升0.5 mV以上但未達正常,或倒置的T波變淺達25%以上或T波由平坦變成直立;無效為心電圖基本與治療前相同。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心絞痛療效比較 見表1。結果示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P<0.01)。

表1 兩組心絞痛療效比較(n)
2.2 兩組心電圖改善情況比較 見表2。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1)。

表2 兩組心電圖療效比較(n)
2.3 不良反應 兩組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現代醫學認為,冠心病心絞痛是冠狀動脈內膜脂質和復合糖積聚,出血和血栓形成,使得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及管壁上斑塊的形成,導致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臟病[4]。積極有效的穩定粥樣斑塊,擴張冠脈,防止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改善冠脈供血、供氧是心絞痛的治療原則[5]。丹參川芎嗪注射液主要成分有丹參酮、丹參酸、丹參酚酸、川芎嗪等,具有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冠狀動脈供血,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代謝,有效保護血管內皮、改善微循環、降脂、抗炎、抗凝等作用,可以有效緩解心肌缺血狀態,并有可能有助于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臟事件的發生,無出血、過敏及其他不良反應[6-7]。本觀察表明,丹參川芎嗪注射液無論在緩解心絞痛及改善心電圖方面均有明顯療效,且無明顯不良反應。
[1]國際心臟病學會和協會與世界衛生組織命名標準化聯合專題組.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J].中華內科雜志,1981,20(4):254.
[2]劉國仗,吳寧,胡大一,等.心血管藥物臨床試驗評價方法的建議[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8,26(6):405.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政司.中國常見心腦血管疾病診治指南[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59.
[4]葉任高.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271-294.
[5]高潤霖.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痛雜志,2001,29(12):710-725.
[6]張可訓,張小利.川芎嗪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中外醫學研究,2010,8(7):148.
[7]賀運河,陳鏡合.中藥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作用的機制研究現狀[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4,2(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