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威 童世虎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19)
五年制高職土建施工類專業實訓遞進式教學改革初探
張 威 童世虎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19)
結合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土建施工類專業實訓分層次教學的實踐與探索,提出實訓分層次教學分為認識實訓、工種實訓、綜合實訓、項目實訓四個層次。圍繞實訓分層次教學體系任務的建立,對五年高職學生實訓作業的工作量、功能性和操作性進行了分析,并以任務為核心的實訓分層次教學實踐為例,展示了7個小型的工種實訓構成項目實訓作業。
五年制高職;土建施工類專業;實訓;遞進式
五年制高職是以專科學歷層次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為培養目標,招收初中畢業生,實施五年一貫制培養模式,融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于一體的職業教育。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五年制高職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五年制高職院校要想在競爭中取勝,就要不斷改革和完善教育與教學,不斷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與創造力,使學生走上工作崗位之前既具備崗位所需的專業技能、又養成良好的文化意識與素養。因此,進一步開展五年制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探索和教學實踐很有意義。
近年來,為了落實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土木工程系“基礎實、口徑寬、素質高、能力強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總體培養目標,實訓教研室在土建施工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培養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按照教育部2004年3月頒布的 《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和江蘇省2008年2月頒布的《江蘇省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專業目錄》,土建施工類專業分為建筑工程技術(560301)、地下工程與隧道工程技術(560302)、基礎工程技術(560303)。這在一定意義上淡化了專業界限,拓寬了專業面,要求學生掌握的專業基礎知識比原來更寬泛,同時,學生的就業范圍也比原來更為寬廣。按照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對專業課程設置、實踐教學環節內容編排及教學方式的指導性意見要求,實訓教學作為實踐教學環節中重要的節點,在整個土建施工類專業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工程實踐能力和創造精神的關鍵環節。
按照我校目前土建施工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求,實訓教學環節約占總學時的10%以上,其作用與功能是理論教學環節所不能替代的。目前,設有土建類專業的許多高校都已經開始注意把實踐教學改革納入整個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改革之中。因此,如何利用好學校現有資源,加大對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建立更為貼近市場需求的實踐教學培養模式,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實訓遞進式教學體系的探索
土建施工類專業實訓教學一直存在單純將實訓教學簡單地歸類為工種實訓的誤區。土建施工類專業最常見的實訓內容為抹灰工、砌筑工、模板工、鋼筋工、架子工等。這些工種源于土建類工種分類,學生在實訓時受到體能與實踐時間不充分等因素制約,往往無法達到工種的熟練要求。五年制高職土建施工類專業就業方向一般為多工種配合的現場管理,并非單一的工種操作,因此,現行的土建施工類專業單一的工種實訓不僅與教學脫節,也不符合學生的就業需求。
實訓教學環節是貫穿于五年制高職始終的,從單一的認識實訓、工種實訓、到復雜的綜合實訓、項目實訓,是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的認知、實踐過程。在不同實訓層面學生需要掌握的實訓內容是經過精心設計的、遞進式的、差異化的。實訓項目需要與課程相聯系、與實際相結合,充分體現企業、市場對學生能力的需求。實訓遞進式教學體系分為認識實訓、工種實訓、綜合實訓、項目實訓四個層次。
認識實訓 是指對實訓內容的認知,如圖紙識讀。認識實訓在理論教學時期已經完成,在實訓過程中更多的是與實際類比,讓學生認知工程實踐中的圖紙識讀。
工種實訓 是指單人的單一工種實訓,如鋼筋工、抹灰工等。工種實訓的目的是讓學生認識該工種的工作范圍、工作環境、工作任務。
綜合實訓 是指單人多工種實訓,如“一段磚墻的砌筑”涉及砌筑與抹灰兩個工種的工作。綜合實訓的目的是讓學生認知工種的銜接、配合及組合。
項目實訓 是指多人多工種實訓,如“一段完整的有窗磚墻”涉及四個工種,由于工作量較大,需要兩名學生在先期準備的基礎上共同來完成。項目實訓的目的是以項目為核心,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進一步模擬一個建筑項目,并讓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小型項目認知現場施工管理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實訓遞進式教學是緊密聯系的整體,學生通過低年級的認識實訓、工種實訓,對工程局部有了初步的認知,通過高年級的綜合實訓、項目實訓對工程的認識進一步加深,對工程的整體性、項目性有更深刻的體會,為高年級即將進行的實習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實訓遞進式教學體系任務的建立
實訓任務是實訓遞進式教學體系的核心。實訓任務是認識實訓、工種實訓、綜合實訓、項目實訓聯系的紐帶。應把實訓任務通過認識實訓、工種實訓、綜合實訓、項目實訓逐層分解,讓學生在認識實訓、工種實訓、綜合實訓、項目實訓過程中最終完成實訓任務。實訓任務是一個彼此聯系的綜合性任務,可以拆分為獨立的工作頁,在認識實訓、工種實訓、綜合實訓中分步完成,更可以組合起來成為完整的項目實訓工作任務。在實訓任務的建立過程中,應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實訓作業工作量問題 五年制高職生源入學年齡是16~20歲,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心理狀態相當于高中學生,體能儲備并未達到成年人體能標準。實訓工作量大小將直接影響到實訓教學的有效性。工作量過大學生無法完成,或完成困難,會挫傷學生完成實訓任務的積極性,無法通過實訓作業指導激勵學生。
實訓作業功能性問題 實訓作業要達到什么樣的效果,也就是實訓作業的功能性要求。在德國慕尼黑12所職業學校提供的實訓資料中,可以發現他們的實訓作業是圍繞手工業行會的考試展開的,手工業行會的命題是圍繞各工種的難易節點展開的,他們的實訓作業最終要把學生培養為合格的技術工人。而我國的五年制高職培養對象并不是一線的技術工人,而是初級技術工作者。在土建類專業方向中,每一個傾向性不同的專業,就業要求都是不一樣的,如施工員需要了解工種施工方法,更偏向施工規范的理解與認知,監理員偏向于驗收規范的理解與認知。針對這種情況,實訓作業功能就不應該局限于某一工種的認知與熟練,而應該把握這些專業的共性。因此,實訓作業內容要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貼近多工種合作的現場感,以各類設計、施工、監理等規范規程為準繩,模擬真實的初級技術工作者的工作環境。
實訓作業操作性問題 實訓作業應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需要人、材、機械等一系列條件的支撐。實訓作業的設計不可能是孤立的,這就需要結合各個學校,因地制宜地開發實訓作業。土木系實訓場地不寬余,若實訓作業過大,實訓規模將受到限制。土木系標準班為45人,以作業面與通道6平方米/人計算,一個標準班實訓場地至少需要270平方米。實訓計劃中同時實訓的至少為2個平行班。實訓作業過大,材料及各項經費也是沉重的負擔。
(三)實訓遞進式教學改革的實踐
實訓作業的設計 實訓作業應是一個整體,是多個實訓作業的有機組合,可分可合,各工種實訓作業是為完成項目實訓作業而準備的。在實踐中,將鋼筋工、模板工、砌筑工、抹灰工、混凝土工種有機結合,學生需要完成一段鋼筋混凝土梁鋼筋骨架的制作、一段鋼筋混凝土梁模板的制作、一段鋼筋混凝土梁的混凝土澆筑、一段帶窗垛的墻體的砌筑、一個給定尺寸的花格窗制作、一個小型木屋頂的制作、一段窗垛的墻體的抹灰等實訓作業。考慮到男女學生的生理特點,將實訓作業量減小,增強了工程的實踐性,充分體現了建筑工種是多工種結合的特點。以小組合作形式完成,既貼近實際工作,又可增添團隊合作意識。在五年制高職低年級階段完成工種實訓階段,由7類小型實訓作業構成;在學生掌握基本的工種實訓作業后,將實訓作業組合起來,完成2個以上不同工種的實訓作業即“綜合實訓”;高年級學生經過了工種實訓、綜合實訓的訓練后,進行分組(每組2人以上),完成多工種、多作業的項目實訓。圖1為7個小型實訓作業構成的項目實訓作業。
實訓教學的實踐 首先由實訓教師完成一個參照的模型 (見圖2),講解要點,然后由學生分組分別完成,在2周共60課時內完成由7個小型工種實訓構成的項目實訓。實訓過程牽涉到4個工種,分別由各工種實訓教師講解,學生在完成各工種小的實訓作業后完成項目實訓。這對實訓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實訓教師懂得多個工種,更要善于指導學生進行多工種之間的配合,以及指導多個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

圖2 參照模型圖
學生的項目實訓實踐 對我系五年制的 2007級、2008級14個班級共630名學生進行了2010~2011年度為期2個學期的實踐。學生能夠完成這樣的項目實訓說明本次項目實訓作業的工作量是符合青少年生理特點的。學生經過多個工種的穿插練習,激發了興趣,自發地延長實訓時間。2009級高職班進行了工種實訓與綜合實訓。圖3為在工種實訓基地的未加屋蓋的實訓作業成果。圖4為學生在綜合實訓基地的實訓作業半成品。

圖3 未加屋蓋實訓作業樣圖

圖4 室外學生未完成實訓作品樣圖
目前,我校實訓遞進式教學體系已基本完成,結合德國“雙元制”實訓的特點,設計了符合課程要求與學生實踐需求的工種實訓作業、綜合實訓作業與項目實訓作業。經過實訓遞進式教學體系培養的學生更容易理解施工相關課程,如《施工技術》。在參加江蘇省建設廳組織的施工員考試中,通過率高。實訓遞進式教學也得到了已就業學生的充分肯定,從企業也得到了良好的反饋。實訓遞進式教學不僅對學生的課程理解有幫助,更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做好了鋪墊。從學生的反饋意見看,幾乎所有參加過實訓遞進式教學的學生都對這項實訓教學改革有良好的評價。
(一)實訓教學改革的問題
實訓師資 實訓師資尚不足,實訓遞進式教學不僅對實訓管理提出了要求,更對實訓教師提出了要求。這次實訓教學改革在暑期進行,針對這種情況,對實訓教師做了有針對性的培訓,對實訓作業、教案等做了多次交底,保證了改革的實施。不過由于實訓教師大多從施工一線來,文化程度不高,與任課教師交流不夠,沒有達到實訓與課程互動的良好狀態。
實訓作業 實訓作業還有待豐富。當前建筑工程施工日新月異,傳統的實訓內容有所脫節,如干裝工實訓受限于裝備與場地,并沒有納入實訓遞進式教學中來。
實訓材料 實訓材料受限于市場價格。由于近年來建筑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實訓成本高昂,易耗的裝飾鑲貼也只能做簡單性的操作,并沒有做更多的要求。
(二)一些思考
我校是與德國合作的“雙元制”學校,借鑒德國職業教育的“雙元制”模式已有多年。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設計的特點在于建立了完整、協調和極具操作性的法律法規體系;制定了全國統一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行業協會對職教實施公正監管;企業發揮主導作用,學校、跨企業教育中心和企業構成“雙元制”的三個支柱,且分工明確、運行有據。
對德國職業學校培養模式分析后可以發現,其專業設置與就業方向緊密相連,專業性非常明顯。理論課以實訓項目為依托進行基礎教學和延伸拓展,使得理論課更生動,不會枯燥乏味而且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特別是實訓教學計劃已形成了完整體系,并以教師為主體參與到教學計劃的制定,形成了以就業為導向,以實訓項目為主體,以理論課為基礎和延伸的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學生動手能力強,掌握了基本的就業技能,畢業即能就業,就業即能上崗,上崗即能熟練。
本次進行的實訓遞進式教學改革是借鑒德國 “雙元制”模式,結合我校土建施工類專業五年高職實訓情況所做的一次嘗試。如果要真正形成以就業為導向,以實訓項目為主體,以理論課為基礎和延伸的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不僅涉及實訓遞進式教學改革,更要使實訓與理論教學緊密結合,還需進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實踐。
[1]丁莉東.五年制高職測繪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的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0,(17).
[2]江蘇省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專業目錄[OL].(2009-03-09).http://www.docin.com/p-10011691.html.
[3]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OL].(2007-05-28).http://www.eol.cn/zyjs_2924/20070528/t20070528 _235024.shtml.
[4]王武林.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設計探析[J].職業時空,2010,(11).
張威(1974—),男,江蘇南京人,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京分院實驗師,研究方向為建筑工程中職高職實驗實訓。
童世虎(1983—),男,江蘇南京人,碩士,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京分院教師,研究方向為建筑工程中職高職實驗實訓。
G718
A
1672-5727(2012)01-01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