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聰慧
(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天津 300132)
職業教育引入精益思想的探析
——以天津濱海新區為例
張聰慧
(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天津 300132)
為使天津濱海新區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更好地為濱海新區服務,促進職業教育科學發展,本文從精益思想的角度,闡述了精益思想在濱海新區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建設與人才培養中的重大作用,提出了精益思想在創新型人才培養方面的應用建議。
天津濱海新區;精益思想;職業教育
數據顯示:我國在“十一五”期間計劃年均新增勞動力需求總量為1800萬,但“十一五”期間每年新增勞動力供給為2000萬,每年出現200萬富余勞動力。毫無疑問,就業危機成為了當代學生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雖然我國也采取了很多積極有效的措施來刺激經濟,鼓勵企業多招人,鼓勵大學生創業,然而大量畢業生仍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只有擁有特定的能力、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的學生才有就業的機會,這就對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學校培養出的學生接近市場需求,是所有學校都在努力思考的問題,構建科學有效的建設方案和人才培養模式已經成為各院校亟待解決的課題。本文擬就天津濱海新區為例,就職業教育基地建設及學校教學管理中引入精益思想進行了一些探討。
精益思想最早來源于精益生產方式這一概念。James Womack和Danel Jones于1990年出版的《改變世界的機器》一書中將豐田汽車公司的成功經驗總結為“精益生產方式”。1996年,James Womack和Danel Jones又在兩人合著的《精益思想》一書中明確提出了“精益思想”這一理論。二人在此著作中提煉出了精益管理五原則,即精益思想:顧客確定價值、定義價值流、價值無間斷流動、拉式生產、盡善盡美追求卓越。但精益思想的精華遠不止于此,組織和人是精益生產成功實施的決定性因素。這說明,精益思想是人、過程、技術的集成,任何一個企業在踏上精益歷程時都不能單純把精益思想當成一種管理措施或技術的運用,精益思想的精髓是把管理當作企業運營中的一個職能,將這一職能與采購、生產、銷售、財務等活動等同起來,在管理中創造利潤,在管理中控制成本,從管理中索取效益。精益思想發展到今天,不僅僅是一種方法和生產方式,更是一種思想與管理理念。
精益思想的五個原則更像是五個步驟,通過不斷循環的過程將最終用戶價值帶入系統中,并將系統中的浪費一層層逼下來,消滅之。(1)根據客戶需求,重新定義價值。精益思想的關鍵出發點是價值,價值只能由最終客戶來確定。即價值只有在由具有特定價格、能在特定時間內滿足客戶需求的特定產品來表達時才有意義。(2)識別價值流,重新制定企業活動。識別價值流的含義是在價值流中找到哪些是真正增值的活動、哪些是可以立即去掉的不增值活動,即浪費。精益思想要求價值流域中的各個企業重新思考其經營方法,共同發現浪費、消除浪費。(3)使價值流動起來。一些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和做法,如部門的分工、大批量生產等等,阻斷了本應動起來的價值流。精益思想將所有的停滯視為企業的浪費,用持續改進、JIT、單件流等方法創造價值的連續流動。(4)依靠客戶需求拉動價值流。理解拉動思想的最佳途徑,要從一個實際客戶表示對一件實際產品的需要開始,然后倒推至把合意的產品交給客戶所需要的各個步驟,而不是把用戶常常不想要的產品硬推給他們。拉動原則更深遠的意義在于能拋開預測,直接按用戶的實際需要進行生產。(5)追求盡善盡美。價值流中浪費的步驟不可能通過一次改善徹底消除,浪費是被不斷發現和具體化的。這就要求我們根據當前的價值流狀況設定一個新的目標,重新開始流動和拉動的過程,發現和消除更多的浪費,不斷地持續這一改進過程。
目前,天津濱海新區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及裝備制造、石油和海洋化工、現代冶金、食品加工、生物制藥、新材料新能源七大主導產業,產業配套服務能力突出。天津濱海新區擁有世界吞吐量第六的綜合性港口和中國北方國際航空貨運中心,聚集了國家級開發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及正在建設的東疆保稅港區、空港物流加工區、濱海高新區、臨港產業區等功能性區域。優越的地理環境為天津濱海新區的職業教育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2005年8月,國家決定在天津建立“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目前,濱海新區建成天津濱海職業學院、天津開發區職業技術學院、天津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天津工商職業學院和天津生物工程職業學院等五所高職院校,另外還有塘沽中專、濱海職專等十幾所中等職業學校,開設機械、物流、航運、工程管理、生物醫藥等專業近百個,在校學生近五萬人。
(一)精益思想在試驗區規劃中的成功應用
天津濱海新區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在規劃過程中已經成功應用了精益思想,這是因為精益思想的核心就是以越來越少的投入——較少的人力、較少的設備、較短的時間和較小的場地創造出盡可能多的價值;同時也越來越接近用戶,提供他們確實需要的東西。
由于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需要大量高層次、高技能型人才。在濱海新區空間發展方向上,規劃和建設好教育改革試驗區,對于提升濱海新區人才素質、擴大人力資源儲備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試驗區已經啟動了8個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基地,這8個基地直接對接濱海新區重大建設項目。在此基礎上,天津海河教育園區選址于海河中游南岸地區,規劃中設有園區管理中心、公共圖書館、公共實訓中心(技能大賽中心賽場)、體育館、體育場、游泳館和酒店等7個公共設施。目前,一期工程已經完工,已有7所職業院校入駐,其中包含5所高職學院和2所中職學校。園區內校區相對集中,便于搭建優質資源共享平臺,因此,入駐的院??梢怨蚕韴@區提供的各種配套設施,享受良好的文化氛圍,避免了每個院校的重復建設,減少了浪費。另一方面,為適應市場的需求,入駐的院校將進行專業整合及資源整合,這樣便會有效降低國家及學校的投入成本。如專業方面的整合和開發就是要充分考慮到“資源導向”與“需求導向”相結合,避免一個學院由于辦學資源有限而專業跨度過大導致資源的分散程度加大。又如實訓基地的校際整合,可為國家節省辦學投資,同時還可以降低教學成本,提高設備利用率,避免同樣的專業每所學校都建實訓基地,同樣的設備、儀器重復投入。
(二)精益思想在創新型人才培養方面的應用建議
職業院校相對于人才市場來說就是生產者,職業院校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就是“產品”?!爱a品”到底能否滿足市場的需求、如何使“產品”適銷對路,是現在職業院校亟須解決的一個問題。精益思想為職業院校提供了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拉動”方式 職業院校培養的學生大多具有一定的技能,但仍有大量學生無法適應市場需求,這是因為很多院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只是按照自己的辦學模式、課程設置來制定培養計劃,沒有考慮到市場的需求。精益思想中的“拉動”一詞最簡單的意思是,在下游客戶提出要求之前,沒有一家上游企業生產商品或提供服務;但是要真正按這個規則辦事,則要復雜一些了。理解拉動思想的邏輯和挑戰的最佳途徑,要從一個實際客戶表示對一件實際產品的需求開始,然后倒推至把合意的產品交給客戶所需要的各個步驟。這也就意味著職業院校在制定辦學模式及學生培養計劃時,一切應該以市場為導向,首先應該深入市場了解市場需求。一旦有了市場需求的時候就應快速制定一系列的培養方案,迅速滿足市場需求。這就是說,職業院??梢宰屖袌霭葱枨罄瓌优囵B學生,而不是把市場常常不想要的“產品”硬推給市場。職業院校與市場之間的合作關系,可以應用供應鏈管理中合作伙伴的合作關系匹配圖來說明,如圖1所示。其中,橫軸以合作數量表示合作關系的相對廣度,縱軸表示合作的相對深度。在整個關系匹配矩陣中,定義了4類不同程度的合作關系:交易型合作、協作型合作、協調型合作和協同型合作。事實上,職業院校向市場推銷所培養的學生,職業院校和市場中的用人單位之間暗含著一種關系,但卻未必意味著彼此間存在合作。所有的關系不盡相同,所有的合作也有所差異。交易型合作關系的雙方比較注重短期的效果,不太重視發展長期的伙伴關系;協作型合作關系具有較高的信息共享水平,比如用人單位會及時更新用人需求,職業院校就能夠迅速采取行動,更改培養計劃等,這是一種單向的溝通;協調型合作關系的合作伙伴關系更加密切,需要溝通的信息在合作伙伴之間雙向流動,緊密地協調流程的計劃和執行;在協同型合作關系中,職業院校與用人單位之間不只是相互傳輸和交換信息,而是更關注于未來的戰略愿景,雙方共同制定培養計劃,共同培養所需人才。職業院校在選擇合作模式時,要平衡理論上可行、支持院校戰略及管理日常運行切實可行等要求,同時還要考慮用人單位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院校自身發展的模式。
圖1 合作關系匹配矩陣圖
柔性教育 職業院校在培養人才時應將大批量生產改為精益生產,提倡柔性教育。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政府教育部門和某些大學的管理者就開始關注和探索適應信息全球化和知識經濟時代要求的大學教育發展新思路,并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一種新的大學教育理念——柔性教育。柔性教育是美國為適應全球信息化社會對人才的柔性需求而采取的一種大學教育理念。這種教育理念的顯著特征在于它強調向學生傳授“可轉移性技能”,培養和開發學生應對能力的柔韌性和靈活性。職業教育面對的是快速變化的市場,因此,學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要轉變教育觀念,要善于繼承、學習及創新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使學生在知識技能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及學會創新。
天津濱海新區被納入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天津濱海新區職業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其建設勢必會對全國職業教育起到示范作用。精益思想在職業院校建設中的應用,能為天津濱海新區職業教育帶來一種較新的發展模式。
[1](美)沃麥克·瓊斯.精益思想[M].沈希瑾,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2]趙卓.精益思想理論與實踐探析[J].航空工業經濟研究,2006,(6):43-46.
[3]王建飛.淺析精益思想及其在中國企業中的發展[J].中國商界,2009,(4):265.
[4]曲志濤.高職院校實訓基地校際整合發展模式的探索[J].職業教育研究,2007,(10):33-34.
[5](美)肖尚納·柯恩,約瑟夫·羅塞爾.供應鏈最佳績效管理原則[M].汪蓉,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149-153.
[6]梁文明,訚金童.論美國柔性教育對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啟示[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3):16-17.
[7]朱軍.高校教學管理引入精益思想的探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8(2):79-82.
張聰慧(1977—),女,河北承德人,回族,博士研究生學歷,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講師,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
G718
A
1672-5727(2012)03-01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