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多、規模小、發展不平衡,盈利空間消減,是目前國內電影院線的真實寫照。”
2012年初,山東魯信院線正式掛牌獨立運營。至此,國內城市院線陣營從2002年院線制實施時的36個達到目前的45個。但經過10年歷練,電影院線發展極不平衡,萬達院線、中影星美院線等大院線如日中天,中小院線的生存處境并不樂觀。“數量多、規模小、發展不平衡,盈利空間消減,是目前國內電影院線的真實寫照。目前國內仍有10多個電影院線公司年票房不到1億元,有的甚至只有幾百萬元,靠自身的內生性發展很難擺脫生存困境。”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電影所副所長劉漢文指出。
中小電影院線激增
近兩年,院線整合的呼聲一直不斷,山東魯信此時入局似乎有些“不合時宜”。但在院線市場尚屬“新兵”的“魯信”,在影院投資界卻已經營多年。該院線隸屬山東魯信文化傳媒投資集團,背靠國有企業——山東魯信集團。該集團前身為山東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涉及金融服務、風險投資、實業投資等多項業務。2007年,山東魯信文化傳媒投資集團聯合濟南市電影公司、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公司成立了山東魯信影城有限公司,專門從事連鎖電影院的投資建設和經營管理。
2007年8月18日,山東魯信影城有限公司的第一家影城開業。2010年之后,伴隨著電影市場的繁榮和影院投資熱潮到來,山東魯信開始迅速布局,到目前為止投資影院18座,銀幕113塊。2011年,該公司申報成立山東魯信院線,并于今年獲批,成為山東省內第二個本土院線公司。據山東魯信院線總經理訾涌介紹,到今年年底,山東魯信院線影院數量預計能夠達到40座,其中直投影城約20座,加盟影城約20座。“魯信院線并非盲目入局,而是已經在這個行業打下一定基礎、積累了一定品牌,才申請成立院線。
除了山東魯信院線,近兩年國內還新增了紅鯉魚數字院線、沃美電影院線、江西星河院線、內蒙古民族院線等,但這些新增的小院線很多連行業內人士都對其知之甚少;而市場上早已存在的院線成員中,也有不少實力弱小者生存艱難。據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辦公室的統計數據,2011年全國排名前十的院線總票房達92億多元,占全國票房總額的70%以上。“有些小院線,全年的票房甚至不及一家有實力的大影城。”國家廣電總局電影資金辦公室副主任李東對此說。
院線整合:時機未到?
數量過多、兩極分化嚴重成為國內院線市場的突出問題。“院線過多帶來很多弊端。比如會增加制片方的宣傳成本。一次看片會,制片方要邀請40多家院線負責人,還有不少大影院經理。此外,由于生存困難,再加上管理不規范,小院線很容易出現偷、漏、瞞報票房現象,擾亂市場秩序。”
在李東看來,目前國內“有20個院線公司足矣。”而對于如何精簡,李東認為除了正常的市場兼并外,國家相關部門也可以起到一定引導作用。“首先提高院線市場的準入門檻,比如規定在全國擁有50家以上影院、單個影院平均年票房達到1000萬元或者2000萬元才允許成立院線。其次,鼓勵院線以資金入股形式加強對旗下影院的控制,以防止影院頻繁‘跳槽’。”
對此,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市場處處長周寶林表示,電影主管層面對于院線整合持積極態度,但目前尚未出臺相關政策。院線審批依然按照既定方針:在地方擁有8家以上影院即可申請成立地方院線,在全國范圍內擁有15家以上影院即可申請成立跨省院線。
雖然不少業內人士看好院線整合,但北京新影聯院線總經理黃群飛卻并不認同:“現在提整合為時尚早,因為國內影院市場還存在很大空白,每條院線都有繼續生存與發展的空間,也都在尋找資金與時機發展壯大。當市場飽和,院線只有通過兼并壯大自己,到那時再提整合為時不晚。”訾涌也表示,“現在國內院線市場的競爭還很低級,格局尚未確定,山東魯信在此時進入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李東也指出:“不排除有強勢投資人進入的可能。廣東大地與金逸珠江剛剛成立之時,沒人料到它們會發展得如此迅速。”
“存在即合理。”湖南瀟湘院線總經理王友林如是向記者表明自己的態度。“在二三線城市和縣級地區存在很多小影院,它們的票房產出能力很小,大院線不屑一顧,只能加入我們這些小院線。這正是小院線存在最重要的理由。雖然我個人認為兼并是件好事,但大院線是否愿意收編小院線旗下為數眾多的小影院尚存疑。”
中小電影院線生存困局
無論整合時機是否已經來臨,實力相對弱小的院線在做強做大或被收購整編之前,都要維持生存。
“我們現在面臨的最大困難是片源和宣傳物料的短缺。”王友林表示。由于票房產出能力小,不少制片方在宣傳物品的發放上往往對小院線和小影城有所忽略,有時甚至連拷貝都不予提供。“對于制片方來說,首輪放映影院并非越多越好。小影城的票價要低于大影城,它們分流掉大影城的觀眾,整體票房就會降低。所以小影城有時甚至拿不到首輪放映拷貝。”李東分析說。另一方面,小影城為了節約成本大多安裝1.3K放映機,制片方為了防止盜版,有些影片已不再提供1.3K的拷貝。這兩方面原因造成小院線片源吃緊。
人才缺乏、資金缺乏、競爭環境激烈,也加劇了小院線面臨的困境。對此,王友林呼吁,國家既然在大力發展二三線城市的電影放映市場,就應該多關注一下小影城及小院線的生存現狀。
目前在全國排名第20位的浙江星光院線就經歷了一段“痛苦”的歷程。浙江星光院線于2002年由寧波市電影公司等股東聯合成立。由于實力弱小及整體行業環境不景氣,浙江星光院線成立之初生存非常艱難,甚至于2004年前后考慮過放棄。但2009年之后,行業環境改善,他們通過自身努力,目前浙江星光院線已擁有28家影院、200塊銀幕,2011年票房突破1億元,并躋身全國院線排名前20。浙江星光院線總經理富海芳的經驗是:一方面提高服務品質,吸收加盟影城;另一方面積極尋找資金和影院新址,促成合作。“總之要多走動、多交流,善于尋找和發現機會。”
“我認為中國未來的院線會和肯德基類似,以品牌經營和提供服務為主。其盈利點也會有新的突破。山東魯信很看重這一市場,也會積極朝這一方向邁進。”訾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