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曉瑞
走進紅興隆農墾城,你會看到閃爍的霓虹燈,郁郁蔥蔥的綠化帶,寬闊的柏油路,別具時尚的高標準住宅小區……使人們感受到了城鎮化建設的快速和超前。在這里北國的雄奇與江南的靈秀完美結合,北大荒文化與現代文明在這里相互交融。
紅興隆農墾城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管理局黨委始終高度重視城市生態環境建設,以建設生態宜居精品城鎮為目標,以“立足長遠、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分步實施”為原則,聘請上海同濟市規劃設計院完成局直地區規劃修編工作。在實施過程中,以“三軸、兩心、一帶、五區”為格局,將北方自然和人文景觀融入到建筑風格、建筑色調、建筑立面之中,力求做到“規劃一張圖、建設一支筆、俯瞰一幅畫”。
加快城市建設,提升城市品位,實現人與自然和諧,開辟城市發展遠景,已成為全局人民的共識。近年來,紅興隆局直城管局黨委按照管理局黨委制定的“擴大城市規模,提高城市品位,建設自然生態園林城市”的戰略構想,不斷加大城市建設力度,積極營造最宜人居的城市環境,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就。先后榮獲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省級“三優”文明城市、墾區“十佳宜居”農墾城等榮譽稱號。但紅興隆人并沒有就此放慢城市建設的腳步,而是快馬加鞭,再上征程。今年,管理局黨委高瞻遠矚、審時度勢,作出用三年時間把紅興隆農墾城建成園林和諧城市的重大決策,集全民之智,傾全局之力,不斷掀起創建高潮。
如今的紅興隆農墾城,天更加湛藍,水更加澄碧,綠色以線的秀美、點的鋪陳、塊的厚重,編織著城市的美麗,使紅興隆農墾城成為現代化的、最宜人居的北方生態園林城市,綠化覆蓋率達33.5%,人均占有綠地面積59.41平方米。
近幾年,紅興隆農墾城不斷加大城市道路的建設力度,新建和改造了紅興隆大街、保險路、湖心路、學府路、新福街等多條城市主次干道,在高標準搞好新建和改造道路綠化的同時,還對其他道路進行苗木補植,進一步加大綠化量,提高生態效益,突出綠化景觀效果。如今的紅興隆農墾城30余條主次干道總長12.62公里,綠化普及率達98.5%,綠化達標道路達25條,占道路總長83.33%以上。
管理局黨委一直以打造“省級園林城市”為目標,將城鎮化建設作為建設生態宜居城鎮、優化城鎮發展環境,變嚴格按照立體化高標準建 綠規劃設計,科學建率,注重生態、景觀和人文并重,全力打造“一路一景、路景相融”的立體化綠化生態亮點。現在,各具特色的道路綠化為這座城市繪就了一道道美麗的風景。
漫步在夏日的西興路,高大茂密的云中楊撐起濃濃綠蔭,為行人送去幾縷涼爽的清風;中心路那輕柔的柳枝則為兩旁高樓林立的街道平添了幾分嫵媚;廠融路枝葉整齊的杜松,構成了一片迷人的小綠洲;立秋時節,念軍街路的梧桐樹更是讓人們感受到如火如荼的濃情;還有學府路的紅皮云杉等等,形成無數條綠色的長廊。最使人驚嘆的是,當你驅車行駛在開闊而平坦的紅興隆大街時,那一望無盡而交替變換的綠色風景,足以使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走進占地12萬平方米的“紅興隆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12根高高聳立的文化柱,每一根文化柱代表一個農場,上面不僅雕刻了各農場的特色產業,還篆刻了每個農場的簡介和發展歷程。沿著甬道前行,以北大荒第一部小說《雁飛塞北》為題制作的《塞北雁飛》的主題雕塑便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您的眼球,基座上《塞北雁飛賦》道明了紅興隆發展的風雨歷程,高高懸起既似三片犁鏵又似三只展翅飛翔大雁的銅質雕塑,代表著拓荒三支隊伍、三代北大荒人和騰空飛翔的大雁,寓意著北大荒已全面走進振興騰飛的發展時代。
單位庭院和居住小區綠化作為城市綠化的有機組成,是文明程度、文化品位和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多年來,城區以鞏固國家級生態園林示范點、省級“三優”文明城市、墾區“十佳宜居”農墾城創建成果為契機,對新建單位和小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高質量服務;同時,對舊城區積極進行綠化改造,并引導市民借助自身條件養花種草,大搞綠化、美化,有力地促進了城市綠化水平的整體提高。在搞好城區綠化的同時,局直城管局黨委還按照管理局黨委的部署從紅興隆農墾城所處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和現狀出發,以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眼光,高度重視城市周邊大環境建設。多年來,按照管理局制定下發的《局直單位“門前四包”管理辦法》的要求,層層簽訂責任狀,建立了以局直城管局為主題,社區為依托,路段為單元,有關單位、機構、部門協助的“四位一體”工作網絡。同時,理順了局直城鎮管理體制,加大管城協作力度,加大對公共設施建設和維護投資,建立和完善了“六區、三隊、兩辦”,即六個社區,綠化隊、環衛隊、城管監察中隊、物業管理辦以及社區管理辦,繼續深化360°全方位公共場所環境管理作業機制,對居民區的環境衛生實行定期評比。同時,為使城鎮管理工作得民心、順民意,不斷探索社區化城鎮管理模式,專門成立社區管理辦,下設管理工作小組,以6個社區的工作人員為小組成員,對城鎮社區化管理進行全程指導把關。將管理工作小組重心下移,實行“包片管理”制度,每名小組成員負責300~400戶,全面指導幫助街道、各住宅區、商業街做好方案制定、組織設置、硬件功能建設和輿論宣傳等。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紅興隆農墾城猶如一枝奇葩鮮艷綻放,營造“天藍、水清、樹綠、花香”最宜人居的綠色家園,紅興隆人民正用滿腔的熱忱譜寫著一曲和諧優美的綠色交響曲。在這片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黑土地上,紅興隆農墾城正以其卓越的雄姿,迸發出更加耀眼奪目的光彩。□(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