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大學管理學院江蘇徐州221116)
上市公司現金分紅一直是我國投資者的關注熱點。筆者通過對我國上市公司歷年現金分紅研究發現,盡管我國上市公司長期以來不愿意進行現金分紅現象嚴重,但在近兩年已經得到很大改善,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始采用現金分紅的手段,對資本利潤進行分配。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分紅與不分紅背后的原因,并提出個人的建議。
(一)采用多留存收益手段,為股東避稅。企業分配給個人股東的股息、紅利應按照個人所得稅有關規定計算個人所得稅,由企業在分配現金股利時代扣代繳;而對于不分紅,由于每股凈資產值的增加,會導致每股價格上漲,股東要交股票增值利得稅,即資本利得稅,為個人自申自繳。因此,有很多企業通過不派發現金股利,幫股東合理避稅,而導致公司的少分紅、多留存收益形成不適當累積。
(二)公司管理預防,提高股價。公司由于不分紅或者少分紅,會導致每股凈資產值的增加,從而使得股價上升,誤導廣大投資者進行投資。而且,現金分紅會導致公司現金流減少,凈利潤由于分配也相應減少,因此,很多上市公司更傾向于送轉股,而不是現金分紅。
自2008年10月 《關于修改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若干規定的決定》通過并實施以來,我國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情況得到了改善。據統計: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分紅收益率 (即每股派息/股價)指標,發現排名前100位的公司分紅收益率均超過1.86%,更重要的是有16家公司的分紅收益率高于3.25%,即超過目前一年期的存款利率。
(一)為配合上市公司再融資需要。2008年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修改并通過的 《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規定:最近三年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于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而且,上市公司應披露本次利潤分配預案或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對于本報告期內盈利但未提出現金利潤分配預案的公司,應詳細說明未分紅的原因、未用于分紅的資金留存公司的用途。公司還應披露現金分紅政策在本報告期的執行情況。同時應當以列表方式明確披露公司前三年現金分紅的數額、與凈利潤的比率。很多公司為了進行再融資的需要,分配現金股利,希望在資本市場獲取更多的資金,擴大自身的發展。
(二)為配合大股東獲取利益需要。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被人為的分為國家股、法人股和公眾股,其中,只有公眾股能在資本市場流通,但是,公眾股只占總股本的30%左右。把國家股和法人股稱為非流通股,把公眾股稱為流通股。非流通股與流通股在取得時的成本是不一樣的,非流通股按股票的面值即一元購買,而流通股的股票價格為每股代表的凈資產值,再加之市場的供求關系,可能為每股十幾元甚至幾十元。但是,在公司決定進行現金分紅時,每股代表的權利是相同的,分得的現金也是相同的,因此,流通股與非流通股的投資收益率相差是巨大的。因此,大股東可以通過現金分紅獲得公司大量的利潤,而侵占了小股東的權益。
筆者認為,相對于上市公司不分紅的行為,還是應鼓勵上市公司進行現金分紅。投資者獲得投資回報可以通過上市公司派發現金股利或者股票買賣價差。而一味的通過股票買賣價差來獲取收益,則會導致資本市場的投機行為,不利于資本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因此,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是實現投資者投資回報的重要形式,對于培育資本市場長期投資理念,增強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和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存在大股東侵占小股東利益的問題。筆者建議:一是加強公司治理,提高中小股東相應的決策權或者外部中小股東的發言決策權,防止大股東侵占小股東利益,或者外部中小股東聯合發言權。二是根據現金流派發現金股利,杜絕高派現行為。高派現會使得大量的現金流向少數股東,而不利于公司長遠的健康發展。只有上市公司長期持續的派發現金股利,才真正有利于投資者。如果單純基于利潤,而不考慮現金流的影響,則會導致公司面臨資金鏈斷裂和破產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