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綱,孫亞東,梁燕,閆見敏,羅雷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陜西楊凌,712100)
西農206番茄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以自交系B7為母本、自交系B23為父本于2006年配制的雜交一代番茄良種。自交系B7是從ARC-AVRDC引進的TTI11011系中選育的生長勢強、連續結果能力強、耐貯運、果實品質和商品性狀良好的無限生長類型的番茄優良單株后代,5~6片葉著生第一花序,果實扁圓形,成熟果粉紅色,單果質量230 g,果實硬度大,耐貯運,不易裂果,綜合抗逆性、抗病性強。自交系B23則是從引自法國的TTI1407系中經過多年選育得到的優良株系,其為無限生長類型,7~8片葉著生第一花序,單株坐果數多,果實近圓形,粉色,單果質量250~260 g,果面光滑,品質極佳,植株抗病性、抗逆性強,低溫坐果能力強。
2006年以B23為父本,以TTI11011系為母本配制雜交組合20個,同年對各組合在耐低溫、熟性、抗性、生長勢和綜合性狀方面進行觀察評價,并對特殊配合力進行測定,選育出優良組合。該組合(B7×B23)為無限生長類型,植株生長勢強,低溫坐果能力強,葉片中等、葉量較少,植株通風透光性好,葉色深綠,果實扁圓形、粉紅色,果面光滑圓整,無綠色果肩,果柄短,商品性好,耐貯運,抗病性強,適合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設施栽培。
2006-2008年在陜西楊凌、西安、寶雞等地進行區域試驗和生產示范,同時對其品質、抗病性進行分析和鑒定,獲得了良好的結果。2010年7月通過陜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鑒定。
2006-2007年進行區域試驗,經綜合評定,西農206生長勢強,坐果和連續結果能力強,果實大小均勻,色澤光亮,葉色深,葉量少,通風透光性好,病害少,產量高,平均產量111 778.5 kg/hm2,比對照增產13.0%(表1)。2008年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蔬菜所、陜西省國家農作物新品種引種示范園、渭南市臨渭區下吉鎮、寶雞市農科所和涇陽縣云陽鎮5個點進行生產試驗,5個點產量均高于對照,平均為113 635.5 kg/hm2,比對照增產12.8%(表2)。
經陜西省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測定,西農206含可溶性固形物4.9%(對照4.1%),總糖2.45%(對照 2.38%),總酸0.401%(對照 0.377%),VC 12.6mg/100 g(對照 10.3mg/100 g),品質優于對照。
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鑒定,西農206番茄抗病毒病、早疫病和葉霉病,其綜合抗病性和對照相當。
無限生長類型,生長勢強,葉色綠,主莖第6~7節著生第一花序。果實扁圓形,每隔2片葉著生一花序,青熟果綠色,成熟果粉紅色,無綠色果肩,果臍小,果實勻稱、整齊,表面光滑,外形美觀,單果質量 230~260 g。低溫坐果能力強,坐果率高,連續結果能力強,豐產性好,每穗可結4~6個果實。果實硬,耐貯運,貨架壽命長。品質優,VC含量高,風味好??狗褵煵莼ㄈ~病毒(ToMV),耐黃瓜花葉病毒(CMV),對葉霉病和早疫病具有一定抗性,抗逆性強。適宜在陜西省及同等生態區作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栽培。

表1 西農206區域試驗產量結果

表2 西農206生產試驗產量結果
①適期播種 播期根據栽培季節和栽培條件而定,建議陜西關中地區,春溫室栽培12月下旬播種,翌年2月上旬定植;春大棚1月中下旬播種,3月下旬定植;秋溫室7月或8月初播種,8月下旬或9月上旬定植;秋大棚6月下旬播種,7月中下旬定植;冬春茬日光溫室9月中下旬播種,11月中下旬定植。
②合理密植 該品種葉片較少,可根據栽培季節和栽培條件適當密植。
③合理整枝,及時疏花疏果 整枝方式要根據栽培季節和栽培條件而異。建議春秋大棚栽培2~3穗果摘心,秋延茬日光溫室5~6穗果摘心,冬春茬日光溫室6~8穗果摘心,長季節栽培采用單稈整枝,及時摘除和清理老、病葉。
④施足底肥,適時追肥 在栽培過程中,要加強肥水管理,重施底肥,多施有機肥,促進秧苗健壯生長。建議施優質農家肥150 000 kg/hm2,磷酸二銨750 kg/hm2。結果后應早施、勤施追肥,多施復合肥。建議在定植后1周施緩苗肥,第一穗果膨大時進行第2次追肥,采收期每7~10 d追肥1次,追肥要N、P、K肥結合,也可噴施葉面肥。
⑤病蟲害防治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①調節始花期,使父本比母本早5~7 d開花,故父本播期較母本早10 d左右。
②將父母本按1∶5的比例定植在50 m內無番茄栽植的隔離區內。
③除去父本田的雜株,選擇適齡花朵收集花粉。蕾期去雄,去雄后2~3 d內授粉,授粉的適宜時間為每日 8:00~10:00。
④果實完全成熟后及時采收,采收后的果實應發酵24 h再用清水洗凈,洗凈后及時晾干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