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紅瓊
(云南省陸良縣中醫醫院, 云南 陸良 655600)
中藥薰蒸是中醫治療方法之一,根據辨證施治的原理,通過蒸汽的溫熱作用使身體毛孔張開、毛細血管網開放,肌體內邪外出,藥物離子通過對患病部位和經絡病變區進行有效滲透,藥力直達病灶,起到疏風散寒,溫經止痛,調節臟腑,通經活絡的作用。對改善微循環、松弛骨骼、鎮痛及活絡關節有良好效果。本科自2001年開始采用局部中藥薰蒸治療腰腿痛,通過對3356例患者臨床觀察,證明此方法操作簡便、療效確切。現報道如下。
3356例患者均為本科2001年~2010年的門診患者,其中(以CT和MRI診斷為依據)腰椎間盤突出癥2286例,腰椎間盤骨質增生854例,腰椎間盤退變失穩168例,脊柱側彎的48例,均表現為腰腿疼痛、下肢脹麻、跛行等臨床癥狀,根據中醫辨證論治原則診斷[1]為氣滯血瘀708例、濕熱痹痛976例、風寒濕困698例、肝腎虧損964例。其中,男1866例,女1490例;年齡最小14歲,最大92歲;病程最短1 d,最長6 a。隨機分為治療組1678例,對照組1678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1 對照組 以單純的牽引加藥物治療,并進行跟蹤觀察。
2.2 治療組 以薰蒸為主的綜合治療。薰蒸器材:自制的簡易薰蒸床,由可控式調溫電爐加中空床組成。藥物組成:防風、川烏、草烏、秦艽、桑寄生、透骨草、麻黃、白芷、獨活、桂枝各100 g。使用方法:將上述中藥加入紫砂鍋中,加水煮沸后待用。幫助患者平臥于床上,卷起背部衣服露出腰背部皮膚,調溫至患者適宜,蓋上毛巾,薰蒸30 min。每天1次,10 d為1個療程。
初次治療的患者易產生緊張、恐懼心理,護理人員要做好耐心的解釋工作,消除其緊張心理;治療前囑患者多飲水,禁止空腹和過飽狀態進行治療,以免造成患者虛脫;隨時觀察患者的反應,指導患者自行調控溫度,避免燙傷;注意保暖,薰蒸后及時擦干身上的蒸汽與汗液,以防著涼誘發其他疾病;治療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反應,如有頭暈、胸悶、氣短、心慌、惡心等癥狀,可降低溫度或停止治療;根據病因進行辨證施護,氣滯血瘀的應叮囑其適當活動,改善血液循環;濕熱痹痛的應保持環境干燥,多食清熱利濕的食物,如瓜類、豆類;風寒濕困的應注意保暖,不宜在寒冷、陰雨天氣進行戶外活動,以免加重病情;肝腎虧損應注意調理情志,節制性欲,護肝養腎。
4.1 療效標準[2]治愈:腰腿疼痛,下肢脹麻消失,直腿抬高試驗達70°以上,恢復正常工作半年以上未見復發;顯效:腰腿疼痛脹麻等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試驗達60°以上,勞累后感腰腿疼痛,脹麻,活動不利,但能堅持工作;有效:腰腿疼痛、脹麻等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試驗達45°以上,勞累后感腰腿疼痛加重,經休息后不能工作;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治療前后無變化。
4.2 治療結果 治療組有效392例,顯效736例,治愈550例;對照組無效5例,有效747例,顯效525例,治愈356例。
局部中藥薰蒸在腰腿痛的治療中是一種確實有效的方法,而且簡單易行,護理方便。不受環境條件的限制,指導后患者可以自行操作。中醫認為本病是以腎虛為本,外邪阻絡為標,寒主收引,不通則痛,屬“腰痛”、“痹證”范疇。腰背乃督脈、膀胱經循行之處,腰者腎之府也,為一身陽氣所發,華佗夾脊穴布于脊柱兩側,與所有內臟神經相連,督脈總督一身陽氣,膀胱總領一身之表,腎經總領一身之里,為人之先天之本。薰蒸療法是有效的外治方法之一,為歷代醫家所重視。《黃帝內經》中即有“病在骨,淬針藥熨。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等的記載。薰蒸療法是通過熱、藥的雙重作用而取效。中藥薰蒸的溫熱作用,可以溫潤督脈,溫通足太陽膀胱經;中藥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作用。中藥蒸汽中含有生物堿,氨基甙類植物抗生素,鞣質及微量元素,直接通過背腰部的經絡、腧穴、肌膚、孔竅等,吸收、擴散、輻射的途徑深入腠理、臟腑,促使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加快,組織溫度升高,促進和加速血液循環,使新陳代謝旺盛。緩解腰部肌肉、血管、韌帶、筋膜的痙攣,降低和消除神經根的水腫,促使炎癥及代謝產物的吸收或隨溫熱作用使邪毒外出,抑制和減少5-羥色胺、組織胺、前列腺素、激肽等物質的釋放,使疼痛、麻木、沉重的癥狀迅速改善。創造有利于髓核還納的外環境,達到消除腰腿痛的目的[3]。此方法操作簡便、無痛苦、無毒副作用,藥液可以反復煎熬,重復使用,不浪費,經濟實惠,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經濟負擔。治療后患者感到舒適,樂意接受。
[1]蔣位莊,周衛.椎間盤源性腰腿痛診治規范化研究[J].中國骨傷,2004,(11):15.
[2]ZY/T001.1~001.9-94,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
[3]邵國維,孟德芹.中草藥熏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J].中國民間療法,2009,(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