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張筱梅
近日記者獲悉,工信部有關部門正在著手制定掛車生產企業及產品的準入管理制度,該準入管理制度將掛車從專用車中獨立出來,對掛車的三大類產品半掛車、全掛車和中置軸掛車分別進行要求和準入管理,正式實施日期是今年的9月1日。
據悉,2011年12月31日國家工信部發布的工信部聯產業【2011】632號文,即“關于進一步提高大中型客貨車安全技術性能 加強車輛《公告》管理和注冊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632號文),是促使掛車準入管理制度制定并實施的主要原因之一。632號文明確指出,自2012年9月1日起,全掛車納入《公告》管理,自2013年1月1日起,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按照《公告》辦理全掛車注冊登記。
要想對全掛車產品及生產企業進行《公告》管理,政府主管部門必須出臺相應的文件。據有關人士透露,有關掛車的管理細則工信部將在“兩會”之后著手制定。
據專家介紹,2009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工產業【2009】45號文《專用汽車和掛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對八類專用車產品,如專用客廂車、專用貨車、專用作業車、通用貨車掛車、其他掛車、特種作業車、消防車、特種作業車底盤等進行統一的準入管理規范。之后,國務院辦公廳又下文對專用汽車新增企業進行管控,要求專用汽車新增企業必須是在原有公告內企業的基礎上進行兼并重組。這一規定盡管有效地抑制了專用汽車生產企業數量的增加,但同時也滋生了倒賣資質的不良現象。近五年來,專用車生產企業資質的倒賣現象在業內司空見慣,一個資質價格從1000萬~ 3000萬元不等,社會影響極差。從這個角度上來考慮,適時放開專用汽車準入門檻,并從掛車準入上放開最為合適。
業內廣泛關注的是,對掛車尤其是全掛車如何進行門檻的設定。掛車共分為三大類,即半掛車、全掛車和中置軸掛車,其中,對國內全掛車的管理制度問題一直是企業呼吁最多的。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的全掛車和貨車間的連接件設計不合理,導致剎車狀況下拖掛的全掛車對貨車形成一個沖力,非常不安全,再加上其行駛穩定性不如單車以及半掛車,因此國家明確規定全掛車不得上高速行駛。隨著我國高速公路網絡的快速發展,該規定大大限制了全掛車的運輸范圍,對其生產和銷售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全掛車的市場一直沒能打開。至今,我國的全掛車多見于郊區或者煤廠之間的短途運輸,其運輸效率完全沒被發揮出來。
與我國全掛車現狀相反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國外發達國家,全掛車的比例遠遠大于半掛車的比例,因為全掛車通常由一輛或多輛平板車和一輛叉車或牽引車組成一列車輛來進行貨物平面運輸或大型設備的搬運工作,具有貨物中轉平移的效率高等優點,并能減少車輛和人力的消耗成本。參考這些發達國家和地區低成本、高效率的運輸車輛,再加上目前我國全掛車牽引裝置的設計已經完全不存在任何問題,要求全掛車能上高速公路的呼聲越來越高,全掛車高效且節能的優點也逐漸被國家有關主管部門認可。
有專家認為,目前掛車生產企業及產品的準入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是企業的準入管理細則,允許全掛車上高速行駛是最關鍵的一部分,因為國家強制性標準如GB1589-2001機動車輛及掛車分類等已經完全適用于各類掛車產品,標準已經統一下來,產品的管理細則已經不存在問題。
還有專家認為,該掛車準入管理制度的起草與制定將逐漸改變我國運輸車輛尤其是掛車類車型的結構,一旦全掛車納入公告管理,并允許其上高速公路行駛與運輸,將是對我國節能減排的最大貢獻。掛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的門檻一旦放開,對掛車的發展尤其是全掛車的發展非常有利,我國在未來將迎來全掛車的發展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