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國立 詹向紅 李 偉 楊麗萍 侯俊林 王淑玲 王有杰 劉勝利 劉高健
(河南中醫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8)
阿爾茨海默病(AD)是老年期癡呆最常見的類型,近年來其病因研究報道較多,主要集中在年齡、性別、遺傳等方面。然而有關憤怒情志與AD關系的研究鮮見報道。憤怒是負性情緒的核心,許多重大的心身疾病往往可以追溯到情緒的長期憤憤不平〔1〕。本研究選取AD患者作為病例,采用1∶1匹配的病例對照研究,探討憤怒情志與AD的病因學關系,為憤怒長期積累可加速腦老化論斷提供流行病學依據。
1.1 病例來源 來自本院神經內科、康復科的AD患者。病例診斷按照美國精神病學會的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DSM-Ⅳ)標準診斷癡呆,以美國神經病學、語言障礙與卒中-老年性癡呆和相關疾病學會(NINCDS-ADRDA)的標準診斷AD。病例納入標準:①符合以上診斷標準;②缺血指數量表得分<7分且漢密爾頓量表得分<25分者121例,男71例,女50例;③年齡50~90歲;④知情并同意家訪者。病例排除標準:①有精神障礙病史者;②缺血指數量表得分≥7分且漢密爾頓量表得分≥25分者;③無法配合調查者;④有其他重要器官嚴重疾病者。
1.2 對照選擇 主要來自社區及醫院無癡呆病、抑郁癥等神經或精神疾病史者,具有獨立生活能力,接受測驗時不需要言語和行為上幫助的中老年人121例,年齡50~90歲,男71例,女50例。與病例按照同性別、同年齡段(±3歲)、同等教育程度1∶1匹配隨機選取。兩組人群在居住環境、婚姻狀況、經濟狀況、職業等方面具有較好的可比性(P>0.05)。
1.3 調查方法 由經過嚴格培訓的調查員采用統一的調查程序和調查方法,以面對面訪談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
1.4 調查問卷 憤怒情志的測查采用Speilberger制定的狀態-特質怒表達量表Ⅱ(STAXI-2)。該量表有三個維度,共57個條目,分別測量狀態怒、特質怒、怒的表達與控制。怒的表達與控制有4個亞量表:發怒量表、郁怒量表、控制發怒量表、控制郁怒量表。STAXI-Ⅱ采用1~4級記分法,狀態怒量表按“根本不、有一點、中等程度、非常強烈”四個級別,其他量表按“幾乎從不、有時、經常、幾乎總是”四個級別分別計 1、2、3、4分。將每個項目的得分累加即得原始分,再進行標準分轉換。
1.5 質量控制 調查員來自青年教師及研究生,并進行嚴格培訓,統一規范調查員的調查步驟及指導語。預調查Kappa系數為0.82,一致性較好。調查完成后,由專人對調查表進行審核、復查,進行邏輯糾錯,建立數據庫,嚴格管理數據庫。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處理。定量資料采用s描述,組間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定性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并計算OR值及95%CI。
2.1 特質怒與AD的關系 病例組與對照組在特質怒量表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3.16±5.18)分 vs(16.09±4.27)分,t=44.784,P<0.01〕。病例組與對照組高、低特質怒頻數差異顯著〔44、7 例 vs 4、33 例,χ2=49.253,P <0.01,OR=51.857,95%CI為(14.009,191.954)〕。
2.2 怒的表達與控制和AD的關系 病例組發怒、郁怒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而控制發怒、控制郁怒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病例組與對照組怒的表達與控制比較( s,n=121)

表1 病例組與對照組怒的表達與控制比較( s,n=121)
控制郁怒病例組 16.63±5.79 17.61±4.92 17.93±4.22 17.81±3.51組別 怒的表達發怒 郁怒怒的控制控制發怒對照組 14.23±4.30 16.06±4.10 20.60±4.37 20.46±3.72 t值 4.450 2.755 -4.965 -5.939 P值0.000 0.007 0.000 0.000
2.3 怒表達指數與AD的關系 病例組怒表達指數顯著高于對照組〔(46.50±10.05)vs(37.23±10.44),t=7.493,P <0.01〕。
憤怒乃基本情緒之一,又是負性情緒的核心。研究表明,長期心理應激或憤憤不平會導致下丘腦-垂體-腎上腺(HPA)軸持續亢進、血中血漿糖皮質激素(GC)水平升高,使機體出現正常衰老過程加速、學習記憶障礙、癡呆、抑郁癥、免疫力低下等多系統疾患〔2,3〕。課題組基于多年對情志與衰老相關疾病的研究,從憤怒情志切入,綜合中西醫學研究成果,提出“憤怒應激長期積累可加速腦老化”假說,并得到了前期動物實驗的支持:慢性憤怒應激的確加速了大鼠腦老化進程,降低學習記憶能力〔1,4〕。然而,動物實驗的結果很難直接推論到人體,故本研究借助于病例對照研究,從人群流行病學角度探討慢性憤怒應激與AD(過速腦老化)的關聯及關聯強度。
Speilberger〔5〕認為,個體易怒與否可用特質怒來評價,特質怒是“察覺苦惱和挫折等情境的敏感度上的差異和對這些情境憤怒的反應傾向”,高特質怒比低特質怒的個體更容易憤怒。詹向紅等〔6〕研究發現,憤怒應激對生理的激活程度呈現高特質怒大于低特質怒,高憤怒特質更大程度地激活了HPA軸,使機體產生更為明顯的應激反應。Anderson等〔7〕運用STAXI-Ⅱ縱向研究憤怒與衰老關系時發現高特質怒是頸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Erik〔8〕、Player等〔9〕研究發現高特質怒可增加老年相關疾病發病風險。本研究結果提示高特質怒是AD的危險因素。
根據STAXI-2量表中怒的表達與控制英文短語的具體含義,我們對其進行了重新翻譯,以使其更為簡潔并適應中醫情志研究的需要,具體如下:Anger Expression-Out,即發怒;Anger Expression-In,即郁怒;Anger Control-Out,即控制發怒;Anger Control-In,即控制郁怒。Macías等〔10〕應用 STAXI-2 對帕金森病病例對照研究發現,與對照組相比帕金森病患者更容易發怒且憤怒控制水平較低。本研究結果證明,與正常對照人群相比,AD患者具有容易發怒或郁怒的傾向或特質,怒的表達程度高而控制力較弱,提示慢性憤怒應激是誘發AD的原因之一。本研究為“憤怒應激長期積累可加速腦老化”的論斷提供了人群流行病學依據。
1 詹向紅,李 偉,徐瑋瑋,等.慢性憤怒應激對衰老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及其脂質過氧化機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6):752-3.
2 Kudielka BM,Buske-Kirschbaum A,Hellhammer DH,et al.HPA axis responses to laboratory psychosocial stress in healthy elderly adults,younger adults,and children:impact of age and gender〔J〕.Psychoneuroendocrinology,2004;29(1):83-98.
3 Simpson EE,McConville C,Rae G,et al.Salivary cortisol,stress and mood in healthy older adults:the Zenith study〔J〕.Biol Psychol,2008;78(1):1-9.
4 李 偉,詹向紅,徐瑋瑋,等.慢性憤怒應激加速腦老化大鼠模型建立及行為學評價〔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23):3509-11.
5 Speilberger CD.State-trait anger expression inventory-2〔M〕.Odessa: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 Inc,1999:30.
6 詹向紅,喬明琦,張惠云,等.憤怒情志調節的機體反應及個體差異研究〔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0;16(9):796-8.
7 Anderson DE,Metter EJ,Hougaku H,et al.Suppressed anger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carotid arterial stiffness in older adults〔J〕.Am J Hypertens,2006;19(11):1129-34.
8 Erik Farin,Milena Meder.Personality and the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as predictors of quality of life of cardiac patients after rehabilitation〔J〕.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2010;8:100.
9 Player MS,King DE,Mainous-AG 3rd,et al.Psychosocial factors and progression from prehypertension to hypertension 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nn Fam Med,2007;5(5):403-11.
10 Macías Y,Benito-León J,Louis ED,et al.Anger in Parkinson's disease:a case-control study〔J〕.Mov Disord,2008;23(2):195-9.